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氣喘患者自我感覺良好 忽略控制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5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許多氣喘患者,自認為控制差不多了,沒有按時服藥,導致發作症狀突然上身,醫師提醒,不是非得「喘」才是氣喘,自我感覺良好是氣喘患者控制的一大迷思。醫師建議定時回診規律用藥,同時透過台灣氣喘協會上線的自我檢測ACT問卷,就能達到更好氣喘控制。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劉文德表示,日前1名53歲林先生與同事起了爭執,突然臉色一陣發白、胸痛、喘不過氣,送往急診後發現是氣喘急性發作,差一點就呼吸衰竭,緊急戴上氧氣並用藥物治療才緩解。另林先生不解的是,過去五年來自認為氣喘控制得宜,而且還常運動,對於氣喘再度上身,感到疑惑。

劉文德表示,評估氣喘控制除了治療氣喘之外,最重要是要監控並且維持氣喘控制!病患「自我感覺良好」,常常因此而害到自己。因為氣喘的嚴重度與病人的主觀症狀不能劃上等號,不是非得要「喘」才是氣喘!門診上發現大約有3、4成的患者自認為氣喘控制得宜,但是發作的症狀卻突然上身。

他表示,氣喘好發的因素很多,加上目前都市中的建築、交通、環境等因素,以及溫差、沙塵暴、流感等,也和氣喘有關,因此,胸腔門診的氣喘病患已經不像過去一般,有明顯的季節落差,可以說氣喘危機全年無休。

既然氣喘病情易受環境因素變化與個人生活狀況的影響,規律回診就不一定保證能完全控制氣喘,但如能加上定期自我檢測氣喘控制程度的好壞,則可以在急性症狀發作之前適時地調整藥物治療,並改善整體的氣喘控制與生活品質。

台灣氣喘諮詢協會理事長郭壽雄教授表示,「氣喘控制測驗(ACT)」問卷是國際認可簡單的自我監測工具,患者每個月只花1分鐘時間回答5個題目,回診時將自己的ACT問卷檢測狀況,提供給醫師做為診療的判斷,就可以根據測驗結果調整用藥,達到更好的氣喘控制,同時減少急性惡化的發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