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憤怒者的陪伴

蘇絢慧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憤怒是最強大的外爆性情緒能量,常常被比喻成火山爆發。可見憤怒有其殺傷力與破壞性。正因如此,許多人對於憤怒者避之唯恐不及,或是被勾動出更強大的情緒與之抗衡。

憤怒其實對動物而言,是保命的情緒,可以讓動物抗敵。對人類而言,憤怒可以使人防禦威脅,對抗侵犯。

合理的憤怒,一定要存在,個體才能擁有保護自己的力量。

但因為我們的文化長期受儒家思想影響,沒有止乎於禮的行為不被認同,在表面行為上,大家必須以禮相待,也要顧及他人的感受與眼光,像憤怒這樣的情緒很容易破壞表面和諧,也容易產生爭端,漸漸被視為一種不應該、沒有禮貌的行為。

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也總是輕易的將憤怒歸為一種不對、不好的情緒表現,而勸誡學生,或是輕易的判斷對錯。但又十分矛盾的是,往往握有權力者,或處於權威位置者,可以任意的對地位較弱勢者發洩憤怒、表達憤怒。

憤怒於是變成一種權威者或權力者傷害或破壞另一個弱勢者的特權。這使得許多人的生命經驗,當提到憤怒,聯想起的是過去被憤怒傷害的經驗,感到害怕與無助。

如果一個陪伴者沒有回顧他與憤怒之間的關係,與過去經驗,他便容易陷在對憤怒的恐懼與驚嚇中,而無法接觸憤怒者。

而憤怒者內心被威脅的恐懼,與感受到的挫折,也無法被聽見與聽懂。

憤怒在我們的社會是一種詭譎的情緒,往往在表面上非常具有爆發性能量,但內在其實是一種對失去控制感的害怕與擔憂。

失去控制感代表著未知的發生,也代表不安全感的發生,失去控制感容易使強烈需要控制感的人經驗到挫折與無助,表面越散發強者訊號的人,越是強勢面對環境的人,對於失去控制會越感到恐懼與無助。

避免經驗到害怕與無助感受的好方法,就是以憤怒自我防衛,以憤怒提升自己內在能量,迴避經驗挫折與無能感。當他以憤怒的展現找回控制感時,會更強化他以此種方式面對未知與恐懼。

而憤怒者的強勢,與想抓回控制感的需要,往往讓面對他的人感受到一種威脅與指責,而覺得委屈或恐懼。

如果陪伴者不自覺的也進入那被指責的位置,好像必須要討好與臣服在憤怒者的情緒下,那陪伴者也將無法成為憤怒者的陪伴者,陪伴他經驗自己的憤怒,並探索他憤怒情緒背後的需要,與更深層的情緒感受。

如果陪伴者可以不太快進入被迫害者的位置,能培養出一種能力與穩定感來面對憤怒者,憤怒者便能在陪伴的歷程下,體會到安全的陪伴,經歷一種從高張情緒到和緩情緒的歷程。

如果陪伴者可以先獲得安全感,並且對憤怒情緒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在經驗累積下,便會發現,許多憤怒者的深層內在其實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脆弱與恐懼,甚至壓抑了許多不願意去經驗的悲傷與難過。

陪伴者在陪伴憤怒者時,必須要能先學會聽見憤怒之聲背後的渴望或需求。憤怒者往往是不允許自己可以脆弱,也不允許自己可以認輸或失敗,這可能是過去成長過程中被迫要成為強者,或是不被允許可以害怕,憤怒常是他們維護尊嚴的方法。

陪伴者若可以試著懂憤怒者的憤怒意義,也可以試著了解憤怒者內心表達不出來的話,這可以使憤怒者感受到尊重與理解,不需要為了防衛,再引發更多的憤怒。

陪伴者才能有建立關係的機會,才能讓憤怒者慢慢信任陪伴者,舒緩他的憤怒與緊繃。@(待續)

摘編自 《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 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