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為學四等第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899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1),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2)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論語·季氏第十六》)

【註釋】
(1)生而知之者:聖人,不學而能者。
(2)困:有所不通。

【語譯】
孔子說:「生下來就知道的,是上等資質的人。經過學習而知道的,是次一等資質的人。經過困頓才學會的,是更次一等的。經過困頓後卻怠惰不學習的,這種人是最下等的了!」

【研析】

本章主旨在說明人因天賦資質不同,學習態度也不同,因此勉勵人要以力學為貴。

由內容可知,人因悟性不同而有不同層次的學習態度體現。「生而知之者」覺者聖人先知先覺的境界,是一般人所望塵莫及的。「學而知之者」體現的是透過穩健學習仍能漸悟出一番道理。而「困而學之」乃所謂「中士」,學也行不學也行,意志不夠堅定,因此常等到阻礙連連才體悟學習的重要。「困而不學」者就是所謂「下士」了,此等人不相信學習,也不願學習,即使遇到阻礙,還像井底之蛙一般沾沾自喜,庸庸碌碌終其一生,而不知生命所為何來?豈不悲哀?

【延伸思考】
1、根據本章內容而言,你希望自己的學習態度是哪一種人?而你現在或曾經是文中所提的哪一種人?如何改善才能達成你的理想?
2、快樂的學習才有效果,你覺得學校生活快樂嗎?哪一科目學習起來最如意?為什麼?

【相關資料】

朝斯夕斯

《三字經》是宋朝王應麟寫給兒童的啟蒙讀物,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讀起來壓韻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因此廣為流傳,歷久不衰,歷代又有人修改或增加。雖然今天的《三字經》也只有1500多字,卻包括了道德、天文、地理、歷史和教育等等內容。

例如《三字經》告訴兒童要重視學習,說:狗會在晚上守夜看門,公雞會在早晨鳴曉報時,畜生都能忠於職守,我們人如果不知道學習上進,只是苟且度日,還有什麼 資格做人呢(犬守夜 雞司晨 苟不學曷為人)?如何讀書呢:用嘴去讀,用心去想。早上要學習,晚上也要學習,持之以恆才行(口而誦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還說:宋朝的趙普,年齡已經很大了,官也做到中書令了,每天還手不釋卷地閱讀《論語》, 沒有因為自己已經當了大官,而忘記學習(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朝斯夕斯」指早上這樣,晚上也這樣。形容求學勤奮而有恆心。

(出自《三字經》)

【課後作業】
請查找二個關於勉人學習的成語。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嘗有二雕(1),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2),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玃(3),遂一發雙貫(4)焉。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暱(5)近之,以學彈射。《北史.卷二二.長孫道生列傳》
  • 子曰:「莫我知(1)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2)。下學(3)而上達(4),知我者其(5)天乎! 」 (《論語·憲問第十四》)
  • 孔子說:「可以和人格卑陋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嗎?他還沒取得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已經取得官位後,又擔心失去;如果他擔心失掉官位的話,那他就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了。」
  • 孔子到武城,看到子游以禮樂教化人民。孔子微笑著說:「這樣的小地方,哪裡需要以這麼雅正的禮樂教化呢?」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習正道 (以禮樂教化使人民歸順正道)就能愛人,小人學習正道就容易役使。」孔子說:「學生們,言偃說的對!我剛才只是開開玩笑罷了。」
  • 孔子說:「由呀,你聽過六種美德和六種弊病了嗎?」子路回答說:「沒有。」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愛好仁德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被人愚弄;愛好智能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放縱不受拘束;愛好誠信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遭受傷害;愛好正直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急切、偏激;愛好勇敢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愛好剛強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傲慢自大。」
  • 韓非是戰國七雄之一韓國的貴公子,曾與李斯同拜在荀子門下,當時國力較弱的韓國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隨時都有亡國之虞。韓非屢次上書獻策給韓王,卻無法受重用,於是將抱負寫成《韓非子》一書,此書集法家思想於大成。
  • 陽貨說:「懷有才德卻聽任國家陷於混亂狀態,這可以說是仁嗎?」孔子回答說:「不可以。」陽貨說:「有意出仕施展抱負,卻屢次錯失機會,這可以說是智嗎?」孔子回答說:「不可以。」陽貨說:「時光流逝,時間不等待我們啊!」孔子說:「好吧,我將要出仕從政了。」
  • 春秋時代,有一次晉國國君晉平公坐船游河玩樂,說:「要如何才能尋得賢士,和他們共享這美好時光,宜人景色啊!」划船的船夫盍胥聽到後,跪下回答說:
  •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想前往。子路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去的。」現在佛肸佔據中牟邑反叛趙簡子,你卻要去,這是為什麼?」孔子說:「是的,我有說過這樣的話。但是人們不也說:為人處事不應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意志;人們不也說:本質極好就不會受惡劣環境影響。我難道只是個苦葫蘆嗎?怎能像苦葫蘆那樣,只懸掛在那裡而不讓人吃呢?」
  • 孔子說:「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純真本性,互相之間是接近的,而後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卻是互相之間差異甚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