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加國大學生和移民面臨類似挑戰

畢業生技能未能滿足市場需求 加拿大高等教育需改進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綜合報導)加拿大政府正在全面改革移民政策,為了能挑選最合適的移民,舒緩加拿大勞工市場技術勞工短缺的現狀。同時,加拿大高等院校培養出來的很多畢業生,卻不能符合勞工市場的要求,導致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對口;更何況,今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加拿大無緣前20名。

安省是加拿大最重要教育基地之一,省政府設定教育目標是70%省民獲得高等教育,並稱未來勞工市場,高等教育是必要通行證。

安省高等院校在迅速膨脹,畢業生就業數據也不錯。省政府提供的2011年數據,92%大學畢業生在6個月內找到工作,而學院畢業生同期找到工作的比例是83%。不過,很多畢業生並沒有找到合適工作,竟然與技術移民在職場遇到的挑戰類似。

勞工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加拿大30歲以下的,擁有高等教育文憑的年輕人中,有32%的人沒工作,或者做兼職、臨時工作。約25%的畢業生稱,他們的學位與工作完全沒關係。

禍不單行,今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的前20名中,加拿大全軍盡墨。去年唯一闖進頭20名的多倫多大學,今年排名第21位,其他加拿大名牌大學,下跌名次從6名至20名不等。

高等教育與市場需求不符

高等院校畢業生遇到的一個重要困難是所學專業市場需求不足,尤其是藝術類畢業生。根據Colleges Ontario(代表24所應用藝術及技術學院)信息,不少藝術類畢業生在職場遇到困難後,返回學校深造,或到社區學院學習更實際技術。

據《環球郵報》報導,在多倫多一個體育館接電話,疊毛巾的布拉德利(Paul Bradley)今年28歲,擁有3個學位。他還在讀皇后大學提供的網上課程,希望將來能找到一份教師工作。實際上,布拉德利已經在歷史及教育專業獲得碩士學位,但還是沒能找到一份教師工作,只是留下了20,000元的欠債。

布拉德利說,他曾經看不起那些高中畢業後到西部油公司工作的朋友,「我認為他們不明白大學的重要性。現在我看到他們在翻開人生的一頁,我卻慾求而不得。」

他說:「諷刺的是,有高中學生在體育館做和我一樣的工作,而我卻有資格當高中教師。我不得不吞下自己的自豪感,不去想它。」

越來越多人為讀大學而讀書

政府及學校的鼓勵,父母的督促及期望,使越來越多的加拿大年輕人為了有個好未來努力讀書,但上了大學後,卻不一定能如願。華人社區是一個典型例子,多倫多教育局教育研究統籌邱綺雯在一個社區教育活動中說,教育局所做的一個家長調查顯示,10個華人家長中有9個半說要子女讀大學。不過,很多華人學生以高分數入大學,但在大學第一年成績急劇下降,有人甚至被學校停學。

一些讀不下去的大學生,會轉去讀一些容易的課程。讀者Argos2 在回應《環球郵報》文章時說,大學面對的一個問題是接受了太多學生。很多高中生獲得了平均分85分進了大學的會計課程,第一年有些科目有40%的學生不及格,第二年還有相當數量的學生被淘汰。Argos2稱,這些課程並非那麼難,「高中一定是在誇大分數」;並稱這些退出會計課程的人,幾乎都轉去讀藝術類的課程。

加拿大目前是世界上教育程度最好的國家之一,25歲至34歲國民中,有56%的人擁有高等教育學歷。擁有120萬全職及兼職大學生,70萬社區學院學生的加拿大,在為社會及經濟培養人才上的形象並不理想。

安省高等教育委員會總裁Harvey Weingarten對《環球郵報》說,這種文憑膨脹的現象,使得以前不要求學位的職位,現在也在挑大學畢業生。一家運輸公司只聘請大學畢業生做司機,公司老闆稱,貨車的駕駛室挺複雜,貨倉物流管理也不簡單,「如果有2個學生來找我,都想做貨車司機,拿同樣的報酬,其中一個有學位,我為甚麼不應該聘用那個大學畢業生呢?」

教育質量下降 敦促改革

加拿大高等教育系統被批評只產出畢業生,但未能成功使畢業生找到與他們專業相關的工作。一些專家認為,大學需要檢討及改革教程,需要更多的創新,以保證畢業生的質量。

學生抱怨上課的時間太多,內容缺乏挑戰性,沒能學到工作技能,甚至與教授接觸的機會也很少;教師則抱怨學生入學前沒有做好準備。僱主的抱怨是,所聘請的很多畢業生,缺乏關鍵工作技能。

《環球郵報》10月份發起的對高等教育的討論,引來了很多學生的回應。阿爾伯特大學學生Erin Hennessey說:「第一年及第二年的班級越來越大,學生人數與教授的比例是400比1,學生如何能獲得幫助?」

為這次討論建立了一個由15名專家組成的小組。小組成員之一,社會科學及人類研究委員會執行副總裁Ted Hewitt說:「我的感覺是,儘管我們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有了解,但我們大部分人的施教方法,還與幾十年前基本一樣。」

西門菲沙大學的Dimitrios Paleo說,大學缺乏對畢業後找工的幫助,「看起來是,你獲得了學位,停止給他們付款,他們就停止關心你了。」

渥太華大學的Jeremy Schmit說:「重點已經從教育變成數字、分數、畢業生數量、就業率,一切都是為了聲譽及吸引更多的學生。」

Thompson Rivers大學的John King提到,大學未能增加市場需求高的課程學生人數,也沒能減少市場需求低的課程的學生人數。

目前大學的學費,工程類、醫生、律師等的課程比較貴,藝術及社會學等文科比較便宜,但藝術類的勞工市場需求比較弱。事實上,有些藝術類的課程,比如音樂,因為有一對一的授課,教學成本比工程類還高。有人因此提出,是否可以按市場需求來定學費,鼓勵更多的學生就讀勞工市場需求更多的課程。

高等教育文憑因為氾濫而變得沒那麼值錢的同時,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資也減少,結果造成學費持續上升。按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今年學費又上升了4%,目前讀4年大學的平均學生債務是27,000元。安省學生從去年開始,不斷在省議會前要求降學費;魁省更是爆發了大規模的學生抗議活動。

《環球郵報》文章稱,學生在要求更好的效果,在質疑課程的價值及不斷上升的費用;大學也知道他們需要做出改變,也在嘗試使課程變得更能反映經濟的需求。但這些仍是初期的試驗,而且要面對一個問題: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技術工人,還是培養教育水平更高的公民?是否可以兩者兼顧?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加拿大大學生靠貸款完成學業
加國大學教授薪資男女有別
買賣二手大學課本的好去處
遺失53年的手鐲失而復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