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諱疾忌醫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4281
【字號】    
   標籤: tags: ,

【原文】

扁鵲(1)見蔡桓公(2),立有閑。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3),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4)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5)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蚤從事焉。」

《韓非子.喻老》

【註解】

(1)扁鵲:春秋戰國時名醫,姓秦名越人。後人以扁鵲為良醫的代稱,又因居於盧國,亦稱為「盧醫」。
(2)蔡桓公:即指蔡國君主。蔡,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
(3)腠理:肌肉的紋理,此指皮膚。腠,音湊。
(4)針石:一種以石針刺經脈穴道的治病方法。
(5)司命:傳說為主管人的壽命的神仙。
(6)蚤:音棗,通「早」,提早。

【故事闡述】

據《韓非子.喻老》中記載,扁鵲拜見蔡桓公,站了一會兒,說∶「君王你的病在皮膚上,不治療病情恐怕會加深。」桓公說∶「寡人沒有病。」扁鵲走了出去,桓公說∶「行醫的人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以此來炫耀自己醫術高明。」隔了十天,扁鵲又來拜見,說∶「君王你的病已經到了肌肉,不趕快治療,病情會更加嚴重。」桓公還是不理會,扁鵲只好走了,桓公更不高興了。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次來拜見,說∶「君王的病現已蔓延到腸胃,不醫治就會更加嚴重。」桓公依然不理,扁鵲只好告辭,桓公心裏更加不高興了。又再過了十天,扁鵲看了桓公一眼,轉身就走,桓公於是派人去問扁鵲原因。扁鵲說∶「疾病在皮膚時,用藥物熱敷就可以治好;在肌膚,用針灸就可以治好;在腸胃,用清火去熱的湯藥可以醫治;在骨髓,那就要神仙才管得了,我已經沒辦法醫治了。」

過了五天,桓公身體疼痛難忍,就派人去找扁鵲,但扁鵲已經逃到秦國去了。蔡桓公也就病死了。良醫治病,當疾病在皮膚時就及時醫治,這是因為剛顯露苗頭就要及時處理。事情的禍福也有開端,所以聖人總是儘可能及早地予以處理。

後來,這個典故就濃縮為「諱疾忌醫」這句成語,原指有病不承認,害怕治療,用來比喻掩飾缺點過失,不願聽人規勸。

--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你如果違背民意獨自退兵,民心必定因此而頹喪,民心頹喪就會導致失敗,那麼聯軍就將把責任轉而指向你。
  • 孝文帝說∶「洛陽是我的地方,就把路分成兩半,從現在起,你們就各走各的路。」
  • 被貶在新州當官的曹詠看了,氣得七竅生煙,但此時,他的靠山秦檜己倒,也無可奈何。
  • 梁冀為了掌握朝政大權,強行把年僅8歲的劉纘,立為皇帝,這就是漢質帝。
  • 春秋時,衛國的公子州吁,謀殺了自己的兄長衛桓公,自己當上了國君。
  • 莊辛看到楚襄王有悔過之心,便給他講了個故事
  • 劉安聞訊大驚,忙問八仙:該怎麼辦?八仙笑著對他說:「這是上天要召王爺去了。」
  • 紀元前663年,山戎國聯合孤竹國攻打燕國。燕國派人向齊國求救,齊桓公答應了燕國的求援,自己親自率軍出戰。
  • 「一傅眾咻」這個典故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六章》。「傅」是教導的意思;「咻」是喧鬧、吵擾之意。與這個典故相關的故事如下。
  • 【原文】山門疏:關着門,儘是自家屋裡,何須冷言冷語,暗地敲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