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電話投訴

作者:湘宜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晚飯後,小兒子一位同學的母親,同時也是學校老師,打電話告訴我:小兒子跟另外一位同學合力拉住門把,將她兒子困在教室裡,以致於她兒子在慌張出門之際忘了關電扇。因門已反鎖,電扇未關,3人只能待在教室外面一籌莫展,最後是由她找到同事拿備用鑰匙才把問題解決。這位家長認為兩人合力不讓她兒子出來,拉扯中可能造成傷害,也因為這種惡意捉弄才釀成僵局,對兒子行為頗有指責。電話中我只能客氣的應允一定好好告誡孩子。

孩子頑皮卸責

這已不是第一回投訴,上一次是國一時,她在打掃時間看見小兒子拿著掃把在她兒子面前比畫,她擔心萬一不小心傷到重要部位就很麻煩,於是跟我表達了心中的不滿。雖然事態都不很嚴重,但是我知道孩子跟大人一樣也需要別人的尊重和理解。放下電話後決定先了解事情的真相。

綜合另外一位同學的講述,他們都認為投訴同學的說詞不夠客觀,事實是因為那位同學寫聯絡簿的速度太慢,級任老師交代他們3人要負責鎖門後便先行離去,小兒子提醒還在教室的同學要記得關電扇,然後兩人便在外面等候。

等到他要出來時跟同學合力拉住門把阻擋,其實這位同學依然可以從前門走出來,卻也愛玩的跟著他們進行一番拉鋸戰,玩累了出來,門也反鎖了,才發現電扇沒關。後來同學看見他母親板著一張臉出現,於是便以被害者的立場陳述經過。

理解事情經過後,我很不願意也很無奈的對孩子做出告誡,一是以後千萬不要捉弄同學,二是以後少跟這位同學一起玩。同學間的嬉鬧因家長的出面干涉而影響同學的感情,並導致家長的困擾,不禁懷疑這位家長對孩子是否保護過度了?告誡歸告誡,也希望孩子聽聽就好,畢竟同學間還是好朋友。

利用有利於自己的方式敘述事情經過,可以避免家長的責罰,這是精明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學到的。記得在小兒子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發現這點,他回家講述與同學爭執過程所受到的委屈,我特地去學校了解真相,才知道是他先招惹別人。

家長明察真偽

孩子從避重就輕到說謊的過程,慢慢發展成自我保護的能力和反應,為的是逃避責任或不被責備,或許這就是我們慢慢遠離赤子之心的推手。父母的反應和處理態度則決定是否繼續助長這種心態。我只能教孩子盡量保持講述的客觀真實性,並維持與同學的良好關係。

學校就像一個小型的社會,同學間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和紛爭,就像在家裡跟兄弟姊妹的爭吵一樣,也是學習如何與人相互妥協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平時我很少干預孩子們的爭吵,除非鬧到快要打起架來——畢竟孩子們不可能永遠活在我們視線內,他們需要培養一些基本的待人處世的能力,將來才能獨立面對現實的社會。

當孩子慢慢長大,家長的角色也將慢慢轉到引導、諮詢與支持;這位同學家長不知道能否理解這一層?也許我們不應對家長的職業有過高的期待,就算是當老師的人也會在對自己孩子的愛裡有一些盲點,除了包容還是包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淩晨,我突然從惡夢中驚醒過來,好像是參加高考時,我的卷子被搞錯了,所以有一門學科沒有成績了。
  • 小真的兒子都上六年級了,個子仍然長不高,讓小真非常擔心;再加上功課不好,經常不寫作業被老師處罰,更讓她傷透了腦筋!她處處向人打聽長高偏方,或是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孩子把心思放在功課上。
  • 秀玲的老公罹患肝癌過世後,她不得不放棄以前的安逸生活,獨自一人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擔。
  • 孩子們的心原本純淨而善良,是什麼成為了他們心的「污染源」?
  • 鄰居一家搬過來一年多了。他們有個很可愛的小女兒,6、7歲的樣子。自從他們住進來,天天晚上都能聽到小女孩練鋼琴的聲音。
  • 對於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人人總是有許多不同的立場。有些人對於自己的立場,總保護得很紮實,也就是堅守原則,但有時,太過堅守立場,或許變成固執,到顧人怨。如果可以變通一下,有個彈性的共同原則,才能製造雙贏的局面。
  • 人的可塑性很低,卻又常自以為是的教導孩子。其實跳脫來看,觀察整個場景,孩子的表情及表現,就是我們的翻版。好真實的照妖鏡啊!沒有人在當父母之前,就有經驗。所以父母照著自己父母的模式,繼續教導自己的孩子,卻忘了自己當初當孩子時,氣得七竅生煙的模樣。
  • 前幾天和同事一起去騎馬,因為我們都沒有騎馬經驗,所以馬場的工作人員給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培訓,如何讓馬停下,左轉、右轉等。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請相信你的馬,它們都是受過良好訓練的馬,它們知道自己再做什麼。」
  • 教育家史賓塞說:「教育孩子從尊重孩子開始;怎樣尊重孩子呢?問問自己你要別人怎樣尊重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你是惡魔,就會遇見惡魔;如果你是天使,那麼必然就會遇見天使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