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字條釋糾紛

作者 : 秦自省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一、一張字條釋糾紛

中國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宗澤有著過人的才識和膽略。

當時,投降過來的將領趙海,駐紮在板橋,心中圖謀不軌。他總是在交通要道上,挖路設障,以阻礙行人。有八個割草的人,走過了趙海的路障,趙海聞訊後,十分氣憤,便把這八個人抓了起來,剁成了肉醬。

有人看見了這件事,立即報告給宗澤。宗澤派人召見趙海,趙海帶了五百個隨從做保鏢,進入了宗澤的大營。宗澤當時正在和客人談話,趙海進來後,在宗澤的詢問下,把事件的經過回稟了一下,但卻沒有認錯,還講了他的歪理。

宗澤聽完以後,隨即命令:「將趙海帶上刑具,送入監獄。」宗澤的部下,便將趙海拘押、帶走了。

當時在座的客人,心中膽怯,小聲的勸宗澤說:「他帶的護衛很多,暫且還是不要動他吧。」

宗澤笑著走出來,對趙海的部將說:「把你的人帶回軍營吧,明日我要在鬧市斬殺趙海,以正法紀。」

趙海的那個部將,見宗澤沉著冷靜,感到自己心裡非常的激冷,便老老實實的,按照宗澤的指令,把那五百個隨從保鏢,規規矩矩的帶走了。

當時在場的人,都替宗澤擔驚、害怕。宗澤卻從容平靜得像往常一樣!

另外,還有一件事:

統制官楊進,駐紮在城南;王善駐紮在城北。他們二人互相不服氣。有一次,各自率領部下,在天津橋,對峙起來。

宗澤知道後,寫了一張紙條,叫人送去,分別交給楊進和王善,他們二人,各自看了一遍。紙條上寫的文字是:「保國安民的決心,是你們這樣體現出來的嗎?在對敵征戰中,誰是國家民族的英雄,自然能顯示出來。何必這樣來表現自己的英勇善戰呢?」

楊進和王善兩位部將,看了這張字條,又慚愧,又沮喪,都領著各自的人馬,退回去了。

二、臨亂不驚

荊州的局勢,尚不穩定。三國魏名將張遼屯兵在長社,即將出發時,營中有人謀反。正值半夜,火光四起,營中大亂。

張遼對左右的副官說:「不要驚慌,這不是全營反叛。必定是個別人想鬧事,他們先以驚慌,來擾亂人心。」

張遼立刻隨即下令說:「沒有參與叛亂者,請靜坐在原地待命。」張遼領著幾十名親兵,在大營的正中,站立觀看,鎮定屹然,穩如泰山。

不久,軍營便平靜下來。張遼很快就將謀反的主犯,抓獲處死了。

三、遇事莫慌,先穩人心

西漢漢成帝建始三年的秋天,京城的老百姓,忽然無緣無故的驚擾起來,紛紛傳言要發大水,百姓們四處奔跑,互相踐踏,老者弱者哭喊呼號,長安城中一片混亂。

皇上趕緊在前殿召集公卿大臣,商量對策。大將軍王鳳提議,太后、皇帝、皇后以及後宮嬪妃,可以上船避難。城中的官吏、百姓,可以到長安城牆上(城基很寬闊),以避大水。別的大臣,也都認為這個對策不錯。只有左將軍王商獨執一見,說:「今天這事,肯定是謠傳。如果皇上登船、吏民上城,大家都來避水,事變就鬧大了,不合適。這樣只能更加使老百姓受驚嚇。暫且等待,讓我先行察看,再作定奪。」

過了不久,長安城中,逐漸安定。一問消息來源,果然是謠言。

四、儒將典型

南宋名將余玠曾為四川宣諭使。

當時有一個名叫王夔的都統,一貫桀傲不馴,不受約束。他所到之處,總是擄掠百姓,蜀地的民眾深受其苦。他還將部屬配備的軍馬,全部收歸己有,等到要開戰的時候,再高價賣給他們。

朝廷雖知道王夔的違法行為,卻無法懲治他。於是便派余玠,乘大船前往「撫慰」。

余玠到達嘉定的時候,王夔率部下前去迎接,但他所率的兵,都是老弱病殘,共有二百來人。

余玠看到這個樣子,說:「我很早就聽說都統的兵強馬壯,今天見了,才知道和外面的傳聞,相差太遠。」

王夔回答說:「我的兵馬,並非不強壯,之所以不敢帶他們出來迎接,是怕驚嚇了你的隨從。」話音剛落,王夔把手一揮,剎那間,部隊部署的聲音如雷聲隆隆,又像江水沸騰,聲音止處,兵陣已經排好,旗幟鮮明,刀槍閃閃,沙場之上,人如林立,然而卻無一人亂行。

余玠站在河中的船上,心中暗暗震驚。身邊的船夫,嚇得驚恐失措,連掌棹的手,也顫抖不止。而余玠神情自若,慢慢的命令手下,按預定的順序給士兵頒獎。儀式進行得有條不紊。王夔退到一邊和別人說:「儒者中,竟然有這樣的人啊!」

余玠穩住了局面後,將王夔逮捕,殺之除害。蜀中百姓,人人稱快。朝廷終於剷除了這個心頭之患。@

(以上均據鄭瑄《昨非庵日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雨淅瀝,霧氣濛濛。雨夜讀書,也禁不住一絲淡淡的憂鬱湧上心頭。然而,當我偶然在書本上看到了「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句話時,內心為之一震,時常縈繞在心頭的那些不良情緒頓時煙消雲散了。
  • 中國古文化的內涵博大精深。俗謂「不三不四,不仁不義,算甚麼東西」這句話是對那些違背人倫,背棄仁義道德者的鄙視之辭。
  • 仁者樂山,意在胸懷仁愛之心。仁者,就要像山一樣的平靜、沉穩,無所畏懼的傲然屹立,有對真理、信仰的堅不可摧的意志,不為各種世間外在環境所動搖。仁者志存高遠,無論在任何時候,自強不息的盡自己的責任,關愛他人,愛護萬物,向善向上,具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德行。
  • 秉持綱常倫理,則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皆正,這個世界必將和穆安祥、國泰民安樂。
  • 煉幾千年來貫穿著中華文化,成仙成道,修成正果,返本歸真,許多故事被流傳和記載。然而世間迷幻深重,無論歷史上多少神跡的顯示,白日飛昇,虹化羽化,或是神通大顯, 若干年後,人們都是當作虛無飄渺的神話傳說。 很少人細想一下,若是全然虛無飄渺,而何以能幾千年承傳下來?因為看不見的就不相信。
  • 秋戰國時代,晉平公執政的時候,有一天,晉國貯藏珍寶的庫房失火。
  • ,也叫做甜梅,依品種不同,有金杏、白杏、紅杏、八達杏、火杏和木杏等之分,是和我們的國花──梅一樣,同屬於薔薇科的一種落葉喬木。高4至9公尺,樹皮呈暗紅棕色,表面有不整齊縱裂紋,幼枝則很光滑。葉片互生,闊卵圓形,先端長漸尖,邊緣有細鋸齒或不明顯重鋸齒。花在早春開放,時間比梅花稍晚,同樣在開花後才長出葉片。
  • 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或周公旦。曾先後輔助周武王滅商、周成王治國,他的事蹟在《尚書.大傳》中記載:「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 乃德之本,在家唯孝,在外為忠,對友能親,對眾能仁,對萬物能慈愛。何謂孝?《說文解字》解釋:「孝,善事父母也。從老者;從子,子承老也。」「孝」字,古作,上面為一老人,下面為一小孩。像「子」用頭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
  • (shown)扶桑擁有不少雅號,如朱槿、赤槿、日及、宋槿、照殿紅、二紅花等, 幾乎終年花開滿枝,紅花綠葉相配,顯得特別鮮艷照人, 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極具代表性的花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