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勢如破竹

陸真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44
【字號】    
   標籤: tags:

【釋義】勢:形勢;如:像。形容形勢就像劈竹一樣,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近義;反義】破竹之勢 銳不可當;寸步難行

這個成語出自《晉書.杜預傳》。西晉武帝(司馬炎)執政時期,有一位大將叫杜預,他曾在朝中擔任「度支尚書」。

當時,晉武帝企圖南下吞併吳國,一舉統一全國。可是大臣們卻各持己見,只有杜預的想法,正合晉武帝的心意。於是,晉武帝便任命杜預為「平東將軍」,後又調任「鎮南大將軍」,統領大軍,南下攻打吳國。

晉軍節節勝利,十來天,就相繼奪取了長江下游各城鎮。沅、湘二水以南一帶州郡,也相繼歸降,吳軍都督孫歆等被俘虜。可是這時,有人認為吳國建國的時間已經很長,國力十分強盛,況且當時又是夏天,南方陰雨連綿,氣候炎熱,疾病流行,不利行軍打仗,因而主張暫時停止進軍,等冬天再說。

杜預聽了這些話後,很不以為然。他說:「今兵威已振,勢如破竹,數節之後,迎刃而解。」於是,晉軍繼續前進,連連勝利,最後終於消滅了吳國,結束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重新統一了中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