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民國衛國戰爭歷次大會戰紀實:抗戰的洪流

衛國戰爭之淞滬大會戰17:百川歸海

原作(大陸)徐志耕  編輯(大陸)黃原真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

百川歸海

「打日本﹒救中國!」抗日的怒濤席捲全中國。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抗戰的歌聲響遍全中國。

淞滬抗戰的槍炮聲,點燃了每一個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大江南北的中國軍隊,站到了同一條戰壕中。

鐵路、公路、水路,火車、汽車、輪船,中國的交通線上,全是運兵的專車、專船。從陝西、四川、貴州、廣西、福建、江西、湖北、浙江等省的陝軍、川軍、粵軍、桂軍、湘軍像百川歸海,沿著隴海線、浙贛線、津浦線和浩浩蕩蕩的長江向著東戰場挺進!

在湖北漢口、荊門、沙市擔任防務的第79軍98師是8月15日拂曉到達南翔的。自從「七七」事變以後,師長夏楚中就下令各級官佐一律不准請假,並組織部隊訓練陣地攻守戰,夜間的街市戰和挖戰壕,挖掩蔽部、挖防空洞的作業演習。由連、營、團、旅長參加的師部動員大會上,夏楚中師長用激昂的語調對大家說:「日本強盜強佔我東北,又進攻我華北,硬要滅亡中國,要把我們中國人當作日本人的奴隸。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要隨時作好準備,只要一聲令下,就奔赴前線去殺日本強盜!」

江漢碼頭上,人山人海的武漢民眾歡送第98師出征抗日,長嗚的汽笛和著高昂的的口號,意氣風發的士兵滿懷殺敵壯志登上了輪船,東去的江水滿載著湖北軍民的抗日心願。作為淞滬戰場的主力部隊,第98師在攻擊日本紗廠、堅守蘊藻浜和激戰寶山、血戰大場中前頑強奮戰,傷亡和失蹤官兵達6,000多人。

用列車緊急輸送的第74軍51師是從陝西南鄭出發的,8月20日接到命令時,有的部隊還在洋縣和西鄉整訓。作為第一期的參戰部隊,要求全師迅速在寶雞車站集結。部隊整裝待發時,忽然當地天主教堂發來邀請函,請營長以上的軍官赴宴,表示歡送的美意。

師長王耀武帶著威風凜凜的軍官們雄赳赳地去了。教堂的神父和主教都在尖頂十宇架的大門口迎候,笑容可掬,熱情可嘉。法國大菜端上來了。歡聲笑語中,義大利神父致詞祝賀,他祝華軍勝利歸來。全體神父以天主教的禮節為華軍的凱旋祈禱。

部隊出征了,從南鄭到寶雞只能徒步行軍。坐上火車時,日軍的飛機就在頭頂盤旋偵察。從浦口到下關過長江時,遭到了日軍飛機的轟炸,好在是夜間,由於燈火管制嚴格,大多數炸彈都在江水裡爆炸了。

蘇州車站人喊馬嘶,南來北往的軍列大都在此停留。第51師的軍列剛停下,還沒有等到換發裝備兵器和辦理交接,跟蹤而來的敵機就投了許多炸彈,蘇州站的房子炸塌了,第51師官兵也略有傷亡。

千里行程,敵機為什麼緊追不放?許多人都懷疑有間諜告密。後來查明,漢中的天主教堂就是一個潛伏的國際間諜組織,搜出來不少槍支彈藥和通信工具。信奉基督和聖母的天主教徒怎麼會被殘暴侵略的日本帝國主義利用的呢?

也是從陝西出發的第8師先從風翔開往河南安陽,準備赴華北抗日。途中接到命令,改北上為南下淞滬,支援上海戰場。師長陶峙嶽是一位有愛國志氣的國民黨將領,他常以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愛國精神鼓舞自己和教育部隊。第8師士氣振奮,枕戈待旦。陶師長是在廬山軍官訓練團接到出征令的,他立即趕回陝西,率令部隊東進。

車過南京,男女青年列隊歡送,官兵高唱抗戰歌曲,群情激憤,鬥志高昂,一到上海,在接防蘊藻浜陣地後就首戰告捷。

從衡陽出發的湘軍第2軍第9師是趕到武漢坐江輪到鎮江下船再改乘火車到無錫的。從中央軍校畢業的金柏源剛被分配到炮兵營當見習官,就隨隊上前線了。熱血青年銘記著當時報紙上最激昂的口號:「甯作戰死鬼,不當亡國奴!」

全中國都奔湧著抗日的洪流。一路上,歡送的群眾向上戰場的官兵散發各種抗戰的傳單和小冊子,「戰場立功」,「英勇殺敵」的大字十分醒目。報紙上還發表了葉淺予先生的漫畫《鐵鳥生蛋》,畫的是日本飛機在扔炸彈,好些中國人不知如何是好,有的仰首觀看,有的低頭亂跑,有的抱著腦袋嚇得亂抖。這幅宣傳防空常識的畫很有現實教育意義,當時確有不少人不懂得隱蔽,有些剛到上海的士兵看到敵機來轟炸,不但不躲避,反而對著天空挺身怒目,表示不怕犧牲,結果有的官兵沒有上戰場就先被敵機炸死炸傷了。

胡宗南的第1軍在臨戰前進行了全面的訓練。這支部隊1937年初由甘肅開到江蘇徐州接替鄭洞國第2師的防務。

第1軍實際上只有第1師和第78師兩個師,每師兩個旅,每旅兩個團。為了與日軍決戰,胡宗南派了78師參謀長趕到南京,特邀中央軍校教官伍培英、曾繼遠等來到徐州,在營長以上的軍官訓練班上講授抗日戰術。教官們以日軍為作戰物件,研究對付日軍海陸空作戰的戰術,不僅講戰術理論和圖上作業,而且進行大規模的實兵演習,使軍官的指揮水平和兵的作戰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訓練班的畢業典禮上,胡宗南軍長傳達了廬山談話的要點,號召全體官兵隨時準備開往前線,與日本侵略軍作殊死的決鬥。

電波傳來了軍令,第一線沿著京滬線出征。一路上,老百姓自發組織的慰勞隊端著茶水,遞來毛巾擦汗,有的還硬往官兵手裡塞香煙和雞蛋。民眾的信任和重視,給征途上的官兵增添了戰鬥的勇氣。

北上抗日的廣西第21集團軍8月下旬就開到徐州集中。本來,他們是負責連雲港方向的國防工事的。有一天,集團軍的兵站分監藍香山到南京向桂軍領袖、新任國民政府軍委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報告東海工事情況。白崇禧手一擋,說:「不忙,你先聽劉高參講的上海戰場的情況吧。」

9月1日,20軍所屬部隊分別從黔西和安順出發到貴陽集中,貴陽南門夕蔔彩旗如雲,鑼鼓喧天,各界民眾在操場上召開歡送大會,楊森軍長接受貴陽人民隆重而熱情的祝願,他代表全軍官兵表示決心:「一定為川軍爭光!」

開完會,在歡呼和掌聲中,副軍長夏炯指揮部隊出發。扛著老套筒和漢陽造的川軍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和《大刀進行曲》,從歡送的人海中穿過,開始了艱苦而漫長的征途。

按照第134師、軍部和133師的序列,20軍從大西南的貴州出發,全憑兩條腿,風雨無阻地強行軍,沿著湘黔公路不停地走,走,一直走到湖南的辰溪,才乘木船到常德,又從常德換乘輪船經過洞庭湖到長沙。從長沙以後的路程便分兵幾路了。軍隊於9月24日坐上了火車,沿粵漢、平漢,隴海,津浦鐵路急行運輸,·於10月8日到達南翔。

第133師到長沙後,長沙的老百姓夾道歡送,彩旗和歌聲激動了軍人的心,茶水和洗臉水還有毛巾一齊遞過來。133師等來了北上的火車,開到武昌的徐家棚又下車,雖是夜晚,自發歡送的民眾仍然將車站圍得水泄不通。當夜部隊渡江到漢口,又坐上火車。在漢口,133師又兵分兩路東進,一路陸上火車軍運,794團團長李介立帶著全團在漢口從水路順長江而下。上船時,南京來的軍事委員會電影隊專門為大家拍了記錄片,每一個人都喜笑顏開,鬥志昂揚。

軍人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升,有人振臂高呼口號。

20軍軍長楊森在漢口向全軍官兵訓話,他深情地說:「我們過去打內戰,對不起國家和民族,是極其恥辱的。今天我們出發去抗戰,是保土衛國。流血犧牲,是我們軍人應盡的天職,我們川軍絕不能辜負人民的期望,要灑盡熱血。為國爭光!」

797團也是從水路走的。團長陳親民記憶最深的是經過安徽廬江縣馮家村時,兒童團排著隊高唱抗戰歌曲,婦女們送水送飯,親如家人。船到鎮江轉火車,車站上,經過數千里行程的川軍兄弟,不少人一手提著大塊鹵肉,一手提著一雙膠鞋,嘻嘻哈哈地說笑著。陳團長不解地問:「昨天剛發了餉,你們就急著買鞋買肉,為什麼不等到上海去,再慢慢花呢?」

「上海的情況,團長是知道的。我們已經抱定決心,吃好穿好,去與敵人拼命!」好幾個士兵這樣說。

797團一到上海,立即進入陣地,官兵們第一件事就是寫遺囑。有一天寄出官兵們寫給父母妻兒的家信竟達160封。

從9月1日由貴陽出發,20軍的大部隊10月8日才到達上海,路上走了37天!從貴州都勻出發的第43軍26師是10月16日到達昆山的,途中走了46天!

46天和37天的行程並不算太慢,川軍的第21軍和23軍在路上走了整整兩個月。他們於9月中旬在成都誓師出征,莊嚴宣告「失地不復,誓不返川」。第23軍軍長潘文華面對江東父老,在歡送大會上立下遺囑:「勝則歸,敗則死」,6萬川軍浩浩蕩蕩地分兩批奔赴抗日前線。

蜀道難行,直至11月中旬,部隊才到達南京東南的溧水附近。這時,凇滬戰爭已經結束……。

戰爭是軍心和軍力的較量,時間和速度是軍力的要素。從某種意義上說,時間就是勝利。

蔣介石當然明白這一點,他有他的決策:用空間換取時間。@(待續)

--轉載自 黃花崗雜誌第二十二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大陸學者所纂寫的「衛國戰爭大會戰」系列,嚴謹地、忠實地記錄了大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浴血守土、報效中華之可歌可泣的光榮歷史。本欄轉載自黃花崗雜誌連載「衛國戰爭大會戰」系列〈淞滬大會戰〉之紀實,展人物春秋之史章。在中國共產黨顛倒是非的謊言蒙蔽真實、道德紛失的年代,重現大時代刻記的忠貞,滌蕩人心,誠殊珍貴。
  • B>風馳電掣宋希濂集合軍官開會,部署乘車順序,以及準備乾糧和飲水事項等等。風馳電掣的列車沿著隴海路飛奔。沿線民眾得知這是東征抗日的部隊,人山人海地鼓掌歡呼。香煙、餅乾、罐頭和糖果像天女散花般地從車窗中投擲進來。南京一鎮江一常州一無錫,離上海越來越近了,摩拳擦掌的官兵們,殺敵的熱血在胸中沸騰。
  • (shown)滬寧急電   這一夜,蔣介石徹夜不眠。夜深了,蔣介石仍然沒有睡意,他在日記本上記下了對淞滬抗戰的作戰方針及指導思想:「對倭作戰應以戰術補武器之不足,以戰略彌武力之缺點,使敵處處陷於被動地位。」
  • 劍拔弩張 對於日本朝野來說,1937年8月13日這一天,是一個吉凶難測的日子。這一天,日本內閣會議作出決定,派遣第3師團和第11師團參加上海作戰。
  • 計謀和陰謀 對於日本這個惹不起也躲不過的鄰國,蔣介石憂心忡忡。中國人抵禦侵略的傳統法寶是萬里長城。從1934年開始,國民政府動員了相當數量的人力物力,大規模地構築防禦陣地,僅三年多時間,從內陸到沿海,從北方到南國,修築了比萬里長城還要長的防線。
  • 調兵遣將震驚世界的淞滬抗戰就要開始了。… 從廬山回到南京,蔣介石鬥志昂揚。…聽說北伐名將白崇禧到達南京,消息靈通的日本記者立即發出電訊:「戰神到了南京,中日戰爭不可避免!」
  • 二、血與火的搏殺 堅韌意志蔣介石決心以武力抗擊日本的挑釁;隆隆炮聲中,淞滬前線的最高指揮官在調兵遣將;前仆後繼的攻堅戰,從江灣到楊樹浦一線全面展開;每一寸土地地都浸透了鮮血。  
  • 山東人梁鴻雲平時不太喜歡說話,他喜讀史書。「九﹒一八」事變後,19歲的梁鴻雲投筆從戎進入航校,他立志為苦難的民族英勇殺敵。懷孕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兒正等著他勝利的消息,而戰雲密布的嚴峻形勢卻告訴他,必須隨時準備犧牲。
  • B>寸土必爭1931年創立的中央航空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空軍英雄,他們在淞滬大會戰中,搏擊長天,殲滅日機,為國爭光……。
  • 長天大捷 參加抗戰的中國空軍,不僅有高昂的殺敵志氣,而且大多是中央航空學校的高才生。中央航空學校是1921年由孫中山先生創建的,是中國空軍的搖籃。這裏集中了滿懷報國激情的熱血青年,造就了中國第一代的天之驕子。…可爾脫機槍噴出一條火龍,敵機化作了千萬片碎散的煙火!中國空軍史上的第一聲驚雷,寫下了輝煌的第一頁;也記載了一個英雄的名字──高志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