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

鄧聿文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4月12日訊】美中關係讓人聞到了一股山雨欲來的味道。近日,在幾乎所有與中國有關的熱點問題上,美國都毫不掩飾「敲打」中國的態度,似乎刻意選擇要和中國「對著干」。

例如,在香港問題上,美國副總統拜登4月5日在白宮接見香港前政務司司長和民主黨前黨魁李柱民等香港反對派時稱,美國將持續支持香港的民主和高度自治。

在中日釣魚島爭端上,美防長哈格爾6日在與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及安倍首相舉行的會談中,一再強調,美方認為釣魚島在日本的實效控制下,是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範圍。美國反對任何以力量對抗改變現狀的做法,將履行承諾,協助日本抵禦任何的軍事侵略,保護日本的安全。雙方還表示,要共同牽制中國。

在朝核問題上,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1日在國會聽證時,把中國力壓朝鮮作為美國從中國周邊減少駐軍的交換條件。哈格爾訪日時又宣佈,美將在2017年前增派兩艘核潛艇,以應對朝鮮威脅,實際是增加中國周邊駐軍,施壓北京在朝鮮核問題上發力。

在南海問題上,同樣是拉塞爾,稱克里米亞模式可能成為中國在南海通過武力或脅迫手段獲取領土的先例,東南亞國家對此感到擔憂,中方不應誤判美協防盟友的決心,應承諾和平解決領土爭議。

在中菲仁愛島爭端問題上,美公開支持菲律賓的軍艦補給,國務院3月30日發表的聲明稱,美國重申支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海洋爭端,相關國家不用擔心遭到打擊報復,包括恐嚇和脅迫。這明顯是在為菲律賓打氣。

對於美方高分貝批評中國的言行,兩位中國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常萬全本週在會見到訪北京的哈格爾時直言表示不滿,望美謹言慎行,管束日菲,火藥味十足。

美國高官為甚麼要在此時反常地「圍剿」中國?是因為奧巴馬即將出訪日韓菲三國,需要給這些盟友一點交代以示支持?還是在克里米亞事件後,美國經過短暫的政策評估,決定集中精力對付中國?若是前者,這將只是一種短期現象,隨著奧巴馬訪問的結束,美國對華表態將回歸常態;若是後者,這預示著美國對外政策轉向的爭論已經結束,美國並沒有因為克里米亞入俄而把俄羅斯看作自己的主要敵人,中國依然「不幸」成為美國對外政策防範的主要對象。

在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後,中國戰略界有一種樂觀的看法,認為俄羅斯將會替中國抗起反美大旗,美國會把俄羅斯看作主要敵人,歐洲將再次成為美國的戰略重點,中國感受到的來自美國的戰略壓力將因此減少,美國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或將改弦易轍,實行不下去。

客觀而言,在美國開始對俄採取系列制裁後,中國的戰略壓力多少會減輕一點。但是,樂觀者顯然忘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迄今對後者沒有太大殺傷力。這固然是因為美國忌憚俄羅斯的報復,但也說明美國並未當真要把俄羅斯作為主要對手,否則它會調整自己的外交戰略,制裁會比現在嚴厲得多。中國戰略界誤判了克里米亞公投對俄美關係的影響。

美國是個戰略大師。儘管受制於兩黨政治和競選壓力,有時明知不對也不得不如此,但在關乎誰是美國未來的對手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美國決策者和他們的智囊肯定會三思。當輿論普遍預測美國這回會把矛頭對準俄羅斯時,一些學者就警告美國不要把中國撇開。例如,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領域的著名鷹派學者米爾斯海默,就在《紐約時報》上刊文,指出美國不應在烏克蘭問題上浪費精力與俄羅斯週旋,「因為美國需要莫斯科來幫助處理伊朗、阿富汗問題,並最終遏制中國——這個美國未來唯一的對手」。

如果美國決策層接受米爾斯海默等人的看法,一點也不奇怪。相對中國,俄羅斯挑戰美國領導權的資本,除了軍隊和核武器外,其他不足為慮。可中國不同。中國的經濟實力、能源需求、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等對美國都是威脅。即使從軍隊來說,中國近年國防預算大幅增長,部隊武器裝備飛速改善,若干年後對美軍也是個威脅。另外,中國和美國的盟友存在領土糾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經濟。國家競爭的基礎是經濟。根據學者預測,按照目前中美兩國的發展速度,中國的經濟總量會在大約10年後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老大。一旦中國成功崛起,中國代表的發展道路將是對迄今為止建立在基督教文明基礎上的西方發展道路的顛覆。對有著傳教士精神的美國來說,這是不可承受的。

美國決策者們肯定也不會忘記小布什的教訓。小布什在其總統首個任期內,本來確立了圍堵中國的戰略,可惜「9.11」改變了一切,美國10年反恐,放鬆了對中國的戒備,結果使得中國在這10年裡得到了飛速發展,以致重新再來圍堵中國時,要花費比10前大得多的成本。若把俄羅斯作為主要對手,等於是給中國又一個10年發展期。美國的決策者和戰略家們不會再犯類似錯誤。

因而,也就有了拉塞爾上述借烏克蘭事件對中國的警示。其實不只拉塞爾,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最高長官丹尼羅素說得更直接:「俄羅斯的銀行、盟友及其他領域受到的報復性制裁正在逐漸加碼,對這種制裁措施的預期應該能讓任何可能會將克里米亞的吞併視為模板的中國人冷靜一下。」美國高官的相繼表態,無非是要給中國和中國人打預防針,不要把美國看作「紙老虎」,美國維護盟友利益的決心不能輕視。

目前美國制約中國有很多「殺手鑭」,在台灣問題、香港問題、朝鮮問題上,美國都可以使中國難堪,但它們還不至於讓中國受到重創。美國手頭還有兩張「王牌」,一是利用中國處於社會大轉變時期矛盾多發,民眾和執政黨衝突和對抗加劇的現實,以民主為武器,推行顏色革命;二是利用美國在全球貿易規則上的控制權,阻擾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美國在世界貿易領域的三大談判中,都掌握著控制權。它們分別是跨大西洋談判、12國參加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以及20多個國家旨在重定全球服務貿易規則的談判。目前中國在這三大貿易談判中都被排除在外。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要順利,就必須從以製造業為主轉向以製造和服務雙為主,但中國未來若不能進入服貿談判領域,經濟轉型就很難成功,這將會使中國經濟陷入嚴重困境,並引發社會問題,最終導致總體性危機的爆發。中國的崛起也將只是曇花一現。

所以,不能錯估美國將中國樹為全球對手的長期戰略。但這是否預示著中美全面衝突即將來臨,還不能確定,因為還要看中國的反應。但不管怎樣,化解來自美國的圍堵,無疑考驗中國領導人的智慧。

相關新聞
千百度:重慶燃氣公司,誰給的你掩耳盜鈴的勇氣
【網海拾貝】中南海已經放出7隻黑天鵝
朱同:中共式為人民服務有罪
【網海拾貝】中國各階層正在迅速農民工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