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越治越糟 如何衡量醫療風險

秦飛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醫學中有個術語叫「需治數」(Number Needed to Treat,簡稱N.N.T.),即使一位病人達到實驗組治療之有益結果(或預防產生一個不良結果)所需治療的病人數目。需治數超過10,甚至達到100都是正常的。但瞭解治療的潛在益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考慮到潛在的傷害。

《紐約時報》報導,並不是每個服藥的人都會出現副作用,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受益。需治數的反面是「需要被傷害的病人數目」(簡稱N.N.H.)。當病患接受了實驗組的治療後,可能會有病人產生副作用,亦即對多少病人數目進行實驗組療法,與對照組做比較後,會有多一個病人產生不良副作用。

以阿斯匹靈為例,服用阿司匹林靈來防止兩年內額外一次中風的需治數為2,000,即使這意味其潛在益處的機率不超過0.1個百分點,你可能認為是值得的。畢竟這是阿斯匹靈,它會有甚麼害處呢?

但阿斯匹靈也能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增加腦出血或胃腸道出血的機率。但並不是每個人服用了阿斯匹靈後都會出血。

阿斯匹靈的NNH「傷害數」為3,333。每3,333人中平均只有兩人將出現出血事件,無論他們是否服用阿斯匹靈。而另外約3,330人無論是否服藥都不會出血。但在3,333名服藥長達兩年的人中會有額外1人出現大出血。這是阿斯匹靈具有的風險性,對其可使每2,000人中的1人避免心臟病風險的負面。

誠然,每3,333人中有額外1人出血,這是極低的風險,但服用阿斯匹靈的益處也相當低。

有時傷害數甚至會比需治數還低,這意味治療的危害性超過了潛在益處。以乳房X光攝影篩檢為例,這項檢查對女性必不可少,以至於法律規定全額給付。

數據顯示,如果建議女性接受篩查,以避免追蹤13年後出現1例因乳腺癌死亡的需治數為1,477。但進一步分析則發現這名女性可能會因為其它原因死亡。它對預防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可能沒有任何好處。

乳房X光攝影篩檢也有危害,可能會導致過度診斷,促使患者接受沒有任何好處的治療。

每1,500名被要求篩查、為期10年的婦女中,1人可能會避免因乳腺癌死亡(儘管她最有可能因其它原因死亡),但另有約5人會接受手術,4人接受放射治療,這兩種治療對人體都有危害,甚至是危及生命的副作用。

責任編輯:王杉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