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言:日本馬桶蓋打了「中國製造」的臉

人氣 120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3月09日訊】今年中共兩會,代表委員議論最多的話題除中國陰霾外,可能就是日本的馬桶蓋了。有人感嘆,一只日本馬桶蓋竟然打敗了「中國製造」,讓「世界工廠」無地自容。

有媒體報導稱,中國新年期間有多達45萬中國遊客赴日消費,購物消費近60億人民幣。除了電飯煲等傳統熱門商品依然暢銷,就連馬桶蓋也成為今年的一大購物熱門。日本當地媒體甚至稱,「馬桶蓋幾乎處於斷貨狀態」。

中國去日本搶購馬桶蓋,搶購大米的新聞也出現在世界各大網站裡,大多數外國網站給出的都是貶義。

在中共兩會上,面對大批中國遊客去日本買馬桶蓋的現狀,很多人發言包括總理李克強都談到了,馬桶蓋背後的中日製造差距應正視,整個國家,整個中華民族都該反思。

3月4日下午,總理李克強在面對全國政協委員熱議國人赴海外購馬桶蓋時說:「當然,消費者有權擁有更多選擇,我們也抱著開放的心態。這也會倒逼我們產業升級。」

副總理汪洋參加安徽代表團討論時感嘆,「大家都到國外去買奶粉,把全世界的奶粉買成奶粉荒。這個家是挺難當的哦。」

中共商務部部長高虎城針對中國的出境人數已超過1億人,去年中國境外消費已經超過1萬億人民幣的現狀時說,第一,國內產品質量管控不嚴;第二,國內消費稅過高;第三,國內產品流通環節太多,流通成本過高。所以造成許多人千方百計到境外消費,這將值得國家相關部門注意。

全國政協常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接受記者採訪,談到「中國製造為何留不住中國消費者」時說,我們的產品在質量上確實有差距。我們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掌握得不夠,因此產品的品種、質量和服務都沒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上不來品牌就形成不了。此外,企業誠信體制的建設非常重要,有些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誠信問題。

他指出,我國製造業上不去,是因為很多「中國製造」的產品都是組裝,基礎零件、基礎技術工藝、基礎原材料、基礎製造設備是外國的,製造業基礎不行「中國製造」肯定發展不上去。

李毅中同時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實施「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其中強調了科技創新,特別強調了工業製造業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專有技術的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說,無論是高大上的中科院,還是萬眾創業的小微企業,都應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引領「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包信和坦言,像我們中科院各研究所原來是不會做馬桶蓋研究的,怕人家笑話。而生產馬桶蓋的企業不可能有科研力量,他們只能把人家的產品拆開、仿造。這樣的產品 質量不可能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自曝,在北京西單買了個(國產)馬桶蓋兒,價錢不低,沒用幾天就不好使了。

貴州大學校長,連馬桶都做不好,培養了諾貝爾獎得主又怎樣?

當然,也有鴨子死了嘴硬,打死也不承認中國製造與日本製造之間差距的。

中共科技部黨組書記王志剛說,搶馬桶蓋不能說明中國製造差,有些從外國搶購回來的馬桶蓋印著「Made in China」。中國企業一方面不必妄自菲薄,一方面應在功能、材料、工藝、創意、價格等能各個細節上「苦練內功」,最終用戶會用貨幣重新投票。

環球時報稱,內需不振,,內需不振,中國人卻跑到日本去掃貨,這肯定不是中國人的光榮,不是中國製造的光榮。……但馬桶蓋成為日本製造的代表,也不能說是日本製造的光榮。從當年的全球家電霸主,到今天的賣馬桶蓋、電飯煲,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淪落」。

一個電飯煲,一個馬桶蓋背後,是國家產業鏈的整體實力。有人說,中國的目光,不應在這些小東西上,而在於軍艦、航母、登月等等高精尖。但是,這些東西不僅與民生無關,而且都是不計血本生產出來的。中國30年改革開放,急功近利,目光短淺,既不注重技術創新,也不尊重知識產權,更不惜犧牲自身資源、環境和子孫後代發展空間。結果,打造出來的都是大量積壓過剩,賣不動的「山寨」產品。

日本數年前在中國民間求教於藝人,並用現代技術反覆模擬實驗,最終產出世界上最好的宣紙。德國上個世紀反覆研究中國瓷器,並融入自己的瓷器製作中,建立專門的學院,一代一代嚴謹傳承。中國民間家族的宣紙製作者的後代年輕人卻正在學「殺馬特」,景德鎮的瓷器都在路邊擺攤甩賣了,而中科院專家卻還在皓首窮經研究「神九」、「神十」升天的大事!

難怪有人調侃所謂「中國製造」就是:

1、中國汽車:四個輪子,兩個沙發,一個鐵殼。
2、中國電腦:一個外殼,一堆配件,一個包裝。
3、中國食品:一堆化學,一堆毒素,一堆疑問。
4、中國教育:一堆作業,一堆分數,一堆奴才。
5、中國科技:一堆山寨,一堆贋品,一堆偽造。
6、中國貪官:一堆特權,一堆腐敗,一堆二奶。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馬桶蓋自動直立  台亞大南韓奪金
高天韻:京都的雪
黃天辰:從德國人怒炸山寨寶馬說起
高洪珠:中國產品為什麼價高質劣副作用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