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音樂

幽蘭綠水 聲清韻古

作者:史然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

唐僖宗乾符年間,黃巢攻陷長安、洛陽。長安城中的士大夫有很多都離開京城去北方躲避戰亂。當時有個叫王敬傲的前翰林待詔,是長安人氏,能奕棋,尤善彈琴,風骨清峻。

王敬傲離開京城長安後,起初由蒲坂去并州。當時并州軍統帥鄭從讜以相國的身分鎮守汾晉。王敬傲前去拜見他,吃了閉門羹,他只好去了鄴州。正值羅紹戚剛剛立足鄴州,撫慰士卒,志在剿滅黃巢的隊伍,因此接納了王敬傲。於是王敬傲在鄴州旅居數年。

當時李山甫也在鄴州,他以文筆雄健而名著一方,王敬傲在道觀中與他相遇。還有個李處士也善彈琴。一次,李山甫問他們二人:「二位可聽過《幽蘭綠水》?」王敬傲聽後當即彈奏了一曲,聲清韻古,感動神靈。

一曲終了,王敬傲神色淒然,抖抖衣袖說:「想當初在咸通年間,一個秋日的夜晚,應聖上詔請為聖上彈琴。誰想到今天卻流落到這裡。」感嘆一番後,李處士也彈奏了一曲《白鶴》。

李山甫援筆蘸墨,凝思片刻,當場揮毫,作詩一首送贈王敬傲:「幽蘭綠水耿清音,嘆息先生柱用心。世上幾時曾好古,人前何必苦沾襟。」尾句還未寫完,李山甫也早已神色黯然,悲憐他懷才不遇。

王敬傲又彈奏了另外一支曲子,坐上的客人們聽後越發敬重他。認為王敬傲的琴藝絕非尋常的品調。

於是,李山甫命人上菜斟酒,暫停彈奏,讓大家連飲數杯以表敬慕。不久,全座的人都醉倒了。酒醒後,李山甫跟客人們一道詢問王敬傲:「你一向彈奏的都是什麼曲子?為什麼我們在別處沒有聽過呢?」

(國立故宮博物院)

王敬傲答道:「我們家習練的是正音,奕棋也是世傳。自德順以來,侍詔皇門已經四世了。這些琴曲經常在皇宮裡操弄,人所共知。唯有魏時嵇康所傳下的伶倫古曲,人們都說此曲跟嵇大夫一起滅絕在洛陽東市,而不知其有傳人。我也是得自先人,曲名叫《廣陵散》。」

李山甫早就懷疑王敬傲彈奏的不是一般的琴曲,似有神工之妙。現在聽王敬傲這麼一說,知道也許真的是《廣陵散》樂曲傳於今世呢!為此寫了四韻詩,該詩載在《李山甫詩集》中。

現在見到的《山甫詩集》,這首詩標的是李處士,大概是誤寫。從此,李山甫常常將王敬傲視為王中散。

王敬傲後來又出遊常山,正值節度使衛熔年少氣壯,初掌兵權,廣納人才來傳播他的令名。當時有李夐郎中、莫又玄秘書、蕭珦員外、張道古及諸多英才,都從四方集聚在文華館。

在常山十幾年,王敬傲很受衛熔的禮遇。他經常頭戴峨冠,腳著高屐,悠閑地吟詩唱曲,就是在天寒地凍的冬天,他也只穿單衣、繫葛巾,全身不見一絲綿織品,時人都感到怪異。後來,傳來昭宗歸都長安的消息,王敬傲辭別常山重歸京城,後不知所終。

王敬傲還能在衣袖中剪紙為蜂蝶,舉袖讓它們飛出來,飄滿四座;或入襟袖,用手一攬,蜂蝶又都回到他的袖子裡。當時人們都疑心王敬傲有神仙術。張道古與王敬傲要好,很欽敬他的道藝。他曾著有《王逸人傳》,就是為了表達他對王敬傲的傾慕。

(出《耳目記》)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作為神傳文化之一的中醫也是玄妙精微。特別是其治病的神跡以及名醫的事蹟在正史中都有記載,而這些正是中醫的精華。
  • 4月26日下午,神韻巡迴藝術團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本尼德表演藝術中心(The Benedum Center for Performing Arts)進行了第三場演出。華人移民顏先生與太太蕭女士觀賞演出後禁不住連聲讚歎,稱神韻整個演出水平很高。
  • 4月25日晚上,神韻世界藝術團在美國首都肯尼迪藝術中心歌劇院(KennedyCenterOperaHouse)的第九場演出滿場,聯邦政府的私人承包商CharlesDuke和太太KarenDuke一起觀賞了週六晚上的演出。
  • 神韻巡迴藝術團於4月26日結束了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市本尼德表演藝術中心(The Benedum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2天3場的演出,再次博得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神韻不僅讓觀眾享受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也讓許多人深思人生的意義。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