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懲惡勸善 多識前古」以史為鑒明得失

周慧心
font print 人氣: 8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6月17日訊】 (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唐太宗曾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幾千年不間斷歷史記錄的國家。中國自古就有強烈的歷史意識,每朝每代都有史官,記錄真實的歷史。唐初官修史書強調:「懲惡勸善,多識前古,貽鑒將來」。「前事不忘後世之師」歷史不僅給後人留下文化,也同時讓後人知道甚麼是善惡,吸取古人的教訓,把它們當作前車之鑒。

在無神論的蠱惑下,很多中國人認為善惡報應是無稽之談。所以為了一己私利,無所顧忌的做著損人利己的惡事。殊不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我們現在就以歷史為鑒,看看到底是不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不敬神之暴君遭雷劈

古代的君王,為了使黎民百姓受到蔭庇、自己的統治能夠長久穩定,都要舉行隆重的敬天儀式,來求得天神的保佑。

但是歷史上也有不敬神的暴君。《史記•殷本紀》記載,殷商時期,有個叫武乙的君主,不僅暴虐無道,而且狂妄自大,不敬畏天地。他曾經製作了一個木偶人,稱其為「天神」。武乙讓旁人替「天神」下子,來跟他下棋賭輸贏;或者讓人與其對打。如果「天神」輸了,武乙就令眾人毆打侮辱他。

此外,武乙還製作了一個皮革的囊袋,裡面盛滿血,掛在高處,然後仰天射它,說這是「射天」。

武乙在位五年。他有一次到黃河、渭水之間去打獵,突然,雷電交加,當即被暴雷擊死,情景十分淒慘。

後世的君主,就以這個故事為警戒,知道要敬重天神,否則就會受到天譴,只有在自己的心中,對天神有敬畏,才能夠在行事時,不至於肆無忌憚,最後落得可悲的下場。

酷吏害人終害己

俗話說:害人終害己,多行不義必自斃。武則天當政時的酷吏索元禮,以告密起家,曾殺害數千人。他刑訊時,極盡折磨人之能事,常致人骨裂腦崩。索元禮所使用的酷刑手段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鐵籠子。後來多人舉報他謀反,被押入獄。審理索元禮的法官,原是索元禮的部下,索元禮不肯服罪,那法官遂厲聲說:「請把索公的鐵籠子取來!」只此一句,索元禮便嚇得渾身發抖,體若篩糠,立即伏首認罪。最終死於獄中。

酷吏周興,他以製造「謀反」冤獄而起家,他任職期間曾酷刑逼供、製造冤獄無數,經他手誣陷殺害了數千人。後來周興也被人告發「謀反」。另一酷吏來俊臣審理此案。來俊臣在與周興吃飯時請教周興,讓不認罪的犯人認罪的方法。周興隨口答道:「這事還不容易,取一大甕,四周架上木炭,點起火來,將罪犯置於甕中,還怕他不認罪嗎!」來俊臣便命人如法炮製,然後說:「弟承密旨,說有人告兄台謀反,那就請君入甕吧!」周興一聽「請君入甕」四個字,直嚇得魂飛魄散,立即癱軟在地,不斷的叩頭認罪。

而來俊臣也沒逃過惡報的結局。他在位時作惡多端,前後用酷刑誣陷殺害千餘人。來俊臣拷問囚犯,不問輕重皆注鹽水於鼻內,掘地設水牢,把人長期浸泡在水牢中折磨,或斷絕人的飲食,讓人飢惡難耐,不得不嚼吞衣絮以食,大抵非死終不得出。公元697年,來俊臣47歲時,他終於也以「謀反」的罪名,被斬於西市。仇家聞訊都蜂擁而至,爭相而上,挖其眼,剖其心,啖其肉,踐踏其骨,立時罄盡!

人不懲天懲

在古老的過去,人們都相信神的存在,相信自己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神的眼睛。人作惡以為沒人知道,可以逃過法律的制裁,但是逃不過天眼。

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在他的《新齊諧》中,記敘了一個剃頭匠的遭遇:

烏程縣有個老彭,妻子有病,兒子年幼,全家就靠他一個人賣絲度日,生活很困難。有一天,他抱著一捆絲,去收購店賣絲。由於價錢沒有談妥,就把一捆絲放在櫃檯上,繼續與店主商討價錢。

當時另外又進來幾個賣絲的人,店主轉身去照顧他們。而老彭放在櫃上的那捆絲,一眨眼的功夫,卻不見了。老彭拉店主去官府告狀。官府認為店主無罪,便對此事不予追究。

老彭只好回家,一路上悶悶不樂。到家門口時,小兒迎上前去找他要糖果吃。老彭因為正在氣頭上,就對小兒踢了一腳,小兒應聲倒地,竟被摔死了。老彭非常痛心,轉身投河而亡。小兒病母知道後神情恍惚,隨後也墜樓而亡。

到了第三天,忽然雷雨大作,炸雷把三個人打死在老彭家門口。周圍的人們,都來觀看。忽然其中有一個「死者」,漸漸甦醒過來。他是個剃頭匠,他講:「前天,扒手孫某,在收購店的櫃檯上,乘人不備,偷出一捆絲。對門的謝某看到了,要與他分贓,否則他就要告發。孫某和謝某,一同到我家(即剃頭匠家:筆者注),把絲賣掉,給了我三百文,他們每人各得錢二千文。我們聽說賣絲的老彭投河,他們一家人都死了,官府也不再追究,我們三個人都放心了。不料今天同遭雷擊,神雷把我們三個,從不同的地方,抓到天空。擊中後,又把我們三人,一起扔到老彭的家門口。這就是惡報。他們二人都被打死,我只廢了一條腿。雷神留下我一條小命,要我來講明這件事。我以後再也不幹那些損德的事了。」

大家驗看他的腿,果然是被擊壞了一條。在場的眾人,個個都十分震驚,人們紛紛感嘆說:「確有神明!」「確實惡有惡報啊!」

輪迴多世遭惡報

《史記》中記載了戰國時期秦國的大將軍白起多次輪迴遭惡報的實例。

白起很會用兵打仗,幫秦昭王打天下。打韓國魏國時,砍頭24萬;攻楚國時火燒夷陵;攻魏國另一城,斬首13萬;淹死趙國士兵2萬;打韓國時殺人5萬;尤其令人髮指的是活埋趙國投降的士兵40萬人。

後來被秦王賜劍自殺。自刎前,白起說:「我犯了甚麼罪惡冒犯了天呢!」過了一會兒又說:「長平戰役,我一次殺死趙國降兵四十萬人,罪該萬死。」說畢,舉劍自殺。

這是白起在世間的報應。據古典書籍記載,白起因為一次殺死俘虜四十餘萬,死後還輪迴在餓鬼、畜生、地獄的三個惡道中還惡報。

1、餓鬼道

《高僧傳》記載:唐朝道英法師,於鹹亨年中,住在京兆法海寺時,寺主慧簡法師,早晨看見兩個鬼,忽然進入道英法師的院中隱沒。據道英法師說,那兩個鬼,是秦莊襄王派來的使者,因為秦王在餓鬼道中餓了很久,請求施食。道英法師答應了秦王的要求,隔了一天,備了飯菜,作法施食,秦王果然帶了一批侍從,同來進食,對道英法師說:「弟子生前罪惡太重,墮落餓鬼道,已80年未進飲食。」並且指著在座的餓鬼說:「這是白起,那是王翦,都是因為生前殺人太多,一同在餓鬼道中受苦。」

2、畜生道

《群談采余》記載:「吳山三茅觀,有一次在大雷中,擊斃了一條白蜈蚣,那條蜈蚣有一尺多長,背上有白起二字。」還有《感應篇彙編》記載:「潘從先的友人阮君,看見屠夫宰殺一隻豬,豬皮上有秦白起三個字。」

3、地獄道

《夷堅志》記載:江南民陳氏女,從來沒有讀過書,17歲那年,害了重病,臨死前忽然對人說:「我是戰國時秦國的將軍白起,生前殺人數十萬,在地獄中受到無量的痛苦,最近才投生來做人,然而還只能世世投生為女子,壽命也不能超過二十歲,現在我要死了,也是命該如此。」說完就閉目長逝。

由此可見,殺人所受惡報,是如此的慘,世人不可不引以為戒。

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

許多人看到作惡多端的人不僅沒有遭到惡報,反而富貴,因此不相信善惡有報。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雜譬喻經》中記載了一個「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的案例:佛在世時,有一位國王叫阿闍世王。某日,一位以殺羊為業的屠夫前去見國王,請求國王把屠殺畜生的事情全部賜給他。國王不明白為甚麼他喜歡做殺生的事情。屠夫解釋他有宿命通功能,可以知道前世今生,他說:「我往世曾做貧窮人,幸好靠殺羊得以度日,又因殺羊之故,死後生到四天王天,享受天福。天上壽盡,又出生為人,還是從事殺羊的職業,死後又生天上。就這樣六世出生為人,都從事屠羊的工作,使我每次死後都生到天上,享受天上無量的快樂,前後往返天上人間已有六回,屠羊既然有這麼大的好處,因此向國王提出請求。」

國王疑惑不解,便去向佛請教。佛答:「屠夫所說全都真實,並非說謊。他往世曾遇到一位辟支佛,那時很歡喜、很恭敬、很專心的瞻仰辟支佛莊嚴的容貌,善心隨生,由於這一功德,使他得以六回生天享福,出生為人又能知宿命。因為敬佛的功德,造作於前,福報先成熟,才能六次往返天上人間;殺生的罪業應受惡報,但機緣尚未成熟,所以不見他受報。等此生命終,福報享盡,他將墮地獄接受屠羊的罪報。地獄的罪報受完,接著無數次出生為羊,一一償還命債。這位屠夫,知宿命的能力很淺,只知過去世六世殺羊生天的事,再早些的第七世的事,他便無法得知,於是誤認為屠羊是使他生天享福的原因。」阿闍世王至此恍然大悟。

責任編輯:林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人處世,須安分守己,心懷善念,保持清淨的心境;切莫分外營求...
  • 佛家講,凡事有因必有果,種善因者得善果,即得福報;種惡因者得惡果,即得惡報。雖然現代人受中共「無神論」教育,將因果報應斥之為迷信,但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這類故事卻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本文講的就是在網上看到的一名警察和一名法醫所親歷的因果報應故事。
  • (shown)這問題一直到他退休後也沒有答案。後來他聽說附近有個人會算卦,算得很準......
  • (shown)這是我經歷的真人真事,故事發生在五十多年前,在黑龍江省樺川縣一個小屯子裡......
  • 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神佛?有沒有鬼怪?有沒有天堂?有沒有地獄和閻王?無數人在追問,在探尋。且不說漫漫歷史歲月中有多少書籍在告誡、警示人們,要敬天畏地,不要恣意妄為,就連民間也流傳著不少善惡有報的故事。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多行不義必自斃」、「一報還一報」、「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等語更是廣為流傳。於是,信者秉持善念,遵循天意而為之;不信者斥之為迷信,甚至無惡不作,幹出人神共憤之事。其結果自然大不相同。
  • 阿麗(化名)講述,吉林男子阿強(化名),在發生車禍瞬間的神奇經歷。
  • 當然有善報,也有惡報的。在史書中的記載中也是屢見不鮮,歷史上的昏君、奸臣、執法苛嚴的酷吏,沒有一個能得到善終的。這既可從《群書治要》中節錄的昏君、奸臣惡報的命運上可以看到,也可以從《二十四史》的大量史料上得到明鑒。
  • 翻閱古典文集時,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而且對我們現代來講也很特別,那就是古人的淡定。風起雲湧的朝代更替大事,古人用一個詞「天意」來概括;對於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是非福禍,人們的思想簡單到只用一句「因果報應」來表達。如此淡定的情緒,並不是出於人的冷漠,而是因為視野的寬宏,帶來的一種必然。
  • (shown)因果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而已!
  • (shown)有一天雨下得太久,溪水滿漲,水勢洶湧橫衝直撞,把民房都衝失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