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心:這樣的事情何時能在中國發生?

人氣 384

【大紀元2015年09月01日訊】看到一條關於「抄襲門」的美國社會新聞。沒有發生時間,但有發生地點和事件情節。這樁「抄襲門」,大概已成為美國誠信理念的經典。

故事梗概大致如下:美國坎薩斯城有位高二生物女教師,她班裡有28名學生的試卷是從互聯網上抄襲了一些現成的材料完成的,被她判為零分。女教師還警告抄襲的學生將面臨留級的危險。此事引起了家長們的抱怨和反對,要求女教師重新評判成績。校方不堪重壓,迫令她屈從。女教師嚴詞拒絕後憤然辭職。

女教師辭職,引起本市市民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面對社會的巨大反響,校方開會聽取各界意見。不但絕大多數與會者都支持女教師,而且本校近半老師也提出,如果學校修改成績,他們也將辭職。理由是,教育學生成為一名誠實的公民,遠比通過一門生物課程更重要,而這是學校育人的根本。討論爭辯的結果,是以家長們的讓步,同意了對孩子們的留級「處分」而告終。

女教師抵制抄襲的風波,並未就此平息,不斷在各地泛起漣漪。她本人每天都能接到十幾個聘請她去工作的電話;一些公司甚至給學校發傳真,向學校索要作弊學生的名單,以確保他們的公司今後永不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作弊學生家的鄰居對電視台記者訴苦:「我非常擔心從我們這個社區出去的人,是否會被貼上不誠實的標籤。」

一位美國商人在演講中借題發揮:「一個人可以失去財富,失去職業,失去機會,但萬萬不可失去信譽。一個不信守信譽的人,在這個社會上常常舉步維艱。」

美國女教師因「抄襲門」辭職的故事,彰顯美國社會對誠信的珍重。一個人倘若缺失最基本的道德「誠信」二字,則會給社會帶來危害,而這樣的人是難於立足的。

再講一個德國人有關「抄襲」的故事。

2011年,被視為德國政壇新星的國防部長古滕貝格,因抄襲博士論文而引咎辭職。之前他公開承認在2007年的博士論文中因未充分交代引用來源,「嚴重違反」該校標準,但並非蓄意抄襲。為此,他決定放棄「博士」頭銜。但是,他讀博的拜羅伊特大學有教授說他「是一個騙子」。母校以維護自身教學水平和榮譽而正式撤銷了古滕貝格的博士頭銜。

學術界對德國防部長的不滿形成抗議潮。有2.3萬名德國學者聯名致信總理默克爾,抗議她「留任古滕貝格」的決定,要求他下台。學術界說他是「一顆老鼠屎會壞一鍋湯」,從撰寫博士論文的態度說明他起碼不是一個學風嚴謹的人,這不是德國人做學問的精神。而德國總理對他的支持,只會損害德國以學術嚴謹著稱的「研究基地」的形象。

古滕貝格的公信度一落千丈,從德國的「寵兒」變為了「棄兒」,3月1日他站在麥克風前向公眾宣佈引咎辭職。那一刻,他前程似錦的政治生涯嘎然終止,連一直在指責他醜聞的德國人都傻眼了。出身貴族的古滕貝格才39歲,是總理默克爾保守派陣營的新秀,被稱為讓人亮眼的一匹「政壇黑馬」,民調頗高的政治人物。如此耀眼的一顆政壇明星就這樣隕落了?

在朝野上下幾週大討論中形成的道德法庭上,輿論對這位「驕子」、「愛子」不寬容到「翻臉不認人」,最後由道德法庭終結了這樁「論文抄襲」案。聰明過人的政治明星,沒能逾越過自己壘起的道德門檻,他被自己絆倒了。

正是因為德國的民主制度,言論自由,媒體的公開透明,在野黨的鉗制,司法的獨立……一套有機有效的社會監督體系,讓這一切發生了。最終順應了民意,保護了知識份子和政治家的良心,維護了普世價值,實現社會的公平公正。

中國人為甚麼都往美國跑?中國人為甚麼都愛德國產品?從上面兩個故事,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德國防部長「放棄」博士頭銜
論文抄襲門 壓垮德貴族部長
德部長學「中國老師」抄襲丟官 學者:中共攪黑世界
「德國製造」的完美詮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