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

七月半 話中元--地官赦罪和盂蘭盆節

文:任采真
font print 人氣: 2427
【字號】    
   標籤: tags: , , ,

黃曆七月十五日一般稱為中元或中元節,有些地方也叫「七月半」,是個中國傳統節俗大日子,融合了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道教稱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盆節,在民間則有鬼節之說,形成的宗教與民俗節祭,由來已久,在中國南北朝時代的《荊楚歲時記》就有記載七月十五日的僧尼道俗。

在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人們表現了與神佛溝通、與靈界鬼魂溝通的精神儀式與活動,文化內涵多元,精神意義深長,涵括的歷史年代也很悠久。佛教、道教與民俗信仰融合濃縮在中元這一天,展現解救倒懸的慈悲胸懷以及人們心中祈望解厄得平安的心願。

讚慶中元 道教地官赦罪

「中元」是道教的稱法,就是地官的誕辰日,又稱地官誕,中元節的節俗圍繞著地官誕辰而生。道教中有玉帝任命的三官:天官、地官和水官,又稱「三元大帝」,民間稱「三界公」,分掌天堂、地府、水域三界眾生善惡的考察,每年向玉帝匯報考察結果。三官的誕辰各為上元、中元、下元,合稱「三元」。

據明代徐道編撰《歷代神仙通鑑》(一名《三教同原錄》,亦名《歷代神仙演義》。)的說法,天官、地官、水官這三位大神下凡,轉生成為三帝。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儀式。三位神明慈悲具大威德,北魏時開始傳說在他們的生日這天賜給下界好事兒:上元節天官賜福、中元節地官赦罪、下元節水官解厄。

地官職責掌九地十方,四維、五嶽、八極,考察眾生善惡,核定男女功過。中元節--地官生日這一天是地官慈悲赦罪日,同時也是祭祀一切亡靈的日子。民間在這一天請求地官赦免先人罪業,後來遍及於普渡一切孤魂亡靈。

南宋末的民俗歲時記《夢梁錄》就有這般的記載:「七月十五日,…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諸宮觀設普度醮,與士庶祭拔。宗親貴家有力者,于家設醮飯僧薦悼,或拔孤魂。」

進入清代,不論士大夫還是庶民大眾,都很隆重地在中元日以及上元、下元日祭拜。江南蘇州一帶的民俗,每逢三元,香火鼎盛,轎船絡繹不絕於途,還有一步一拜「拜香」至山的習俗。清代蘇州文士顧祿著作《清嘉錄》記載:

遇三元日,士庶拈香,駢集於院觀之有神像者。郡西七子山有三官行宮,釋氏奉香火,至日,輿舫絡繹,香湖尤盛。歸持燈籠,上禦「三官大帝」四字,紅黑相間,懸於門首,云可解厄。或有人以小杌插香供燭,一步一拜至山者,曰拜香。

在地官赦罪的慈悲面前,凡人透過虔敬的「拜香」使自己澄澈下來、誠實檢視自己身上善惡的因果,誠心改邪歸正,這不就是得到赦罪的起點?如果胡作亂為,違反天理,卻祈求赦免,恐怕也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佛教盂蘭盆節救助倒懸

大山腳居民們共同舉行 「盂蘭勝會「盛大祭典。(攝影:黃樹聰/大紀元)
香港大山腳居民們共同舉行 「盂蘭勝會」盛大祭典。(黃樹聰/大紀元)

在佛教中,黃曆七月十五日這天,稱為佛歡喜日、佛自恣日,同時也是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

據南宋僧人釋誌磐《佛祖統紀》記載,中國最早設盂蘭盆齋始於南北朝時代大同四年(公元538年),當時梁武帝在同泰寺(即現在南京雞鳴寺)設盂蘭盆齋供佛僧,其後每年七月十五又普施到其他寺院。到了唐代,盂蘭盆會非常盛大。

盂蘭盆起源

「盂蘭盆」,梵語音Ullambana,來源於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所譯《佛說盂蘭盆經》中的目犍連(Maudgalyayana)救母的故事。唐代《玄應音義》卷十三,譯「UIIambana為烏藍婆挐(挐,音:拿),意為「救倒懸」(註1),一般多稱「盂蘭盆」。「倒懸」形容人墮入餓鬼道和地獄的痛苦。

目犍連救母

劉清提(羅慎貞飾演)自覺罪大,兒子目連(張家麟飾演)盡力安慰她。
京劇〈目連救母〉劇照。(大紀元資料)

目犍連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神通第一。他在修成神通時,即想要報答母親養育之恩。他以天眼通功能看到母親因生前的罪業墜入餓鬼道中,不得吃喝,渾身只剩皮連骨了。於是他用神通化出一缽食物送到母親面前。母親深怕其他惡鬼搶食,以左手護缽右手急急要撥食,卻見食物到她嘴邊立即化成火炭。

目犍連非常悲痛自己雖有神通卻救不了母親,於是前去請教佛陀如何救自己的母親。佛陀說,他的母親罪業深重,不是一人救度得了,囑咐他在黃曆七月十五日,也就是僧眾自恣日(發露懺悔自己罪業的日子,註2)這一天,準備百味五果美饌和衣物等各種用具,裝入盆中,在佛前供養十方僧眾,得僧人發咒願完畢,食用供食,他的母才能脫離惡鬼界。

目犍連遵從佛祖的教導,以盆齋供十方僧眾,藉此功德,果然救出他的母脫離苦海。之後,目犍連請示佛陀,佛門弟子能否在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供施佛與僧,報答父母恩情,得佛陀稱善,齋供盂蘭盆因而普遍。南北朝以降,盂蘭盆節成為民間超度先人的節日。(註3

唐代月令造盂蘭盆營盂蘭會

在《佛說盂蘭盆經》中的目犍連救母的故事精神與儒家的「孝道」思想融合,也涵融了善惡有報、因果報應的天理,變成中國民俗與佛教合一的節俗。在唐代以後的佛經的說唱故事「變文」中,「目連救母」成了非常通俗的說書故事,在明代京劇中,「目連救母」也是一個常演出的劇目。

到了唐代,盂蘭盆會蔚成風氣。唐孫思邈著《千金月令》有云:「七月十五日營盆供寺為盂蘭會」。《舊唐書·王縉傳》記載唐代宗七月十五日造盂蘭盆飾以金翠:「代宗七月望日於內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唐楊炯〈盂蘭盆賦〉讚頌:「陳法供,飾盂蘭,壯神功之妙物,何造化之多端!」

唐代僧人道世編著的佛教經典《法苑珠林》(成於公元668年)卷六十二記載,當時皇帝每年都送盆獻供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並有專門的送盆官人。該卷中並記述造盆的具體作法及種種有關盂蘭盆會的答問,反映唐時舉行盂蘭盆會之盛況。

自宋以降盂蘭盆會祭祖祀先成俗

到了宋代以後,盂蘭盆會和中元節都是道觀、寺院中的重要年中行事,同時也是一般人家祭拜祖先的日子,十之八九齋供素食。如南宋末年遺老所著都城臨安歲時記《武林舊事》記載:

七月十五日,道家謂之「中元節」。各有齋醮等會。僧寺則於此日作盂蘭盆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例用新米、新醬、冥衣、時果、采段(彩緞)、面棋,而茹素者幾十八九,屠門為之罷市焉。

可見到了宋代末年,林林總總的宗教和民間文化節俗匯聚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道教建醮、佛教營供盂蘭盆齋,一般人家以新米、新醬、彩緞等好東西祭祖先,顯示當時人感念祖先恩德的虔敬之情更盛於今天。同時,搬演「目連救母」明現善惡有報的天理,警惕在人間。

參注:

1:《玄應音義》卷十三:盂蘭盆正言烏藍婆挐,此譯云倒懸。案西國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盛設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懸之苦……舊云盂蘭盆是貯食之器,此言訛也。」

2: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佛教僧人的夏安居(從春季到夏季的修行期間)修行結束,這一天是僧眾自恣日,就是發露懺悔自己罪業的日子,若在這一天用盆盛滿種種供物供養僧眾,極為殊勝。

3: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終制》有以盂蘭盆齋供報父母之恩德的說法:「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北齊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望於汝也。」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有神通的弟子非常多,而目犍連被推為神通第一。
  • 最愛以搞怪突破傳統的大稻埕偶戲館,在農曆七月「蓋」了間應景的鬼屋,特別展出館中所珍藏的十九世紀中國陝西省皮影系列,其中「目連救母」裡陰間鬼魂腸穿肚爛的驚悚皮影畫面,讓人大開眼界。
  • 釋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名叫目犍連,他在修煉中擁有很大的神通。今天就講一個有關目犍連的故事。釋迦牟尼佛講法時,不光有人類這個空間的弟子們在聽,就是另外空間也有許多生命在聽。佛陀說法的法音,在一定範圍的宇宙空間中的生命們都能聽到。
  • 「一院奇花」碰上「連宵風雨」
    我和太太林佩芬老師家居香港西貢一所獨立小屋。2001年購入此屋時,它是一個空置多年的破舊廢屋,他們將它翻新至現在的模樣,那是一幢三層高、二千多平方尺的白色小屋,有私家泳池及私人花園六千多平方尺,背山面海,空氣清新,環境優雅。

    2008年8月23日,42朵幽香的優曇婆羅花第一次在我家停車場花園的鋼閘上盛放,他們當然十分欣喜,感謝上天的眷顧。當日有一些市民曾到我家裏來參觀過,有七位人士深受觸動,走入修煉法輪大法的行列。

  • 不料醉像衝過來見到釋迦牟尼佛後,居然雙膝跪地,以鼻舔佛足。
  •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便以他心通的神通,觀察在座的每一位,發現了那位犯戒比丘。
  • (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導)昨日是皇曆七月十四日「盂蘭節」,盂蘭節又稱盂蘭盆會,起源於佛教中目犍連尊者依釋迦佛開示,設盆齋僧,使其母脫離餓鬼道的典故。港人紛紛拜祭亡靈,街道邊、公園旁、村屋外的空地上到處都是燭光火焰,煙霧繚繞。
  • (shown)作者夫婦的家「主來小園」在香港新界西貢區,是一所獨立小屋,2001年購入。此單位購入時是一個空置多年的破舊廢屋和荒冷小園,他們將它翻新至現在模樣,那是一幢三層高、二千多平方呎的白色小屋,有私家泳池及私人花園五千多平方呎,背山面海,空氣清新,環境優雅、清靜。新的主人終於來了,他們那時還是基督徒,更希望主耶穌基督能降臨他們家園,故名「主來小園」。從2002年起他們修煉了法輪大法,作者太太認為「主」是師父,「主」已「來」世間把大法廣傳世人,於是保留「主來小園」這個名字。從2008年8月以來在這裡展現了令人驚奇的優曇婆羅花傳奇……
  • (shown)佛告訴目犍連:很久以前,此處是個大村莊,村中有個魚塘。一年久旱無雨......
  • 一次,目犍連尊者在吃飯之前,觀察到一個可憐的餓鬼,身體如同燒焦了的柱子,肚大如鼓,喉細如針,口吐火焰,自燒臉面,無論甚麼東西拿到嘴邊,都變成熔化的鐵水,飢渴難耐,整日哀號,東奔西走,尋找食物。目犍連尊者向佛陀請教:這位餓鬼的前世因緣如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