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賞析

話牛畫——《柳塘呼犢》賞析

作者:鄭行之
宋 佚名《柳塘呼犢》。(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213
【字號】    
   標籤: tags: , , ,

牛是自有人類以來就有的動物,遠古時代留下的岩洞壁畫中,有許多動物一再出現,牛就是其中之一。不管東方或西方,這種性情温和、勤懇耐勞的動物都一直存在人的生活中,包括農耕和運輸,牛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把牛稱作「人類最好的老友」,一點也不為過。

在我認識的人中,有些是不吃牛肉的,原因是不忍心吃,這可能是源自上一輩對牛的感恩——一生勞苦為人,死後怎忍再吃其肉?另外還有一種更深層的感激方式,那就是在內心裡由衷地看重它、敬它,有才華的人還拿它來作文章,畫牠、雕牠、譜牠、詠牠,誦牠……我們就從「畫牠」看起。

話牛畫——《柳塘呼犢

宋 佚名《柳塘呼犢》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這幅畫呈橢圓形,畫面上有一個人、一頭牛和兩棵柳樹。畫家以精緻寫實的手法,將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展現於紙端,把瞬息萬變的這一方時空給固定下來。

傍著水塘的一個小小邊角,滿布绒绒野草的荒地上,有兩棵盤根錯節、枝葉蓊鬱的垂柳,柳蔭下,一個老者正躬身拄杖,慵懶地放著牛兒。拖著牛繩的母牛搖尾張吻,奮力地呼喚牠那跑遠的小牛犢

宋 佚名《柳塘呼犢》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這一幅畫主體是牛,畫家描繪得十分精到,牛身的線條波磔起伏,牛體輪廓被勾勒得十分鮮活,從牛吻、五官、牛角、脖子到牛背、牛尾都充滿了張力,其中背和尾更是鮮明出色。背部線條雖顯溫和但却蓄滿了氣息和力道,而尾部的線條則急遽起伏而且無比賁張,突顯了母牛情急而緊張的息氣和態勢。如果我們順勢而下,往下欣賞,母牛的股骨腳脛的線條也顯現諧和得無與倫比,讓我們由衷地讚歎再讚歎。而牛的骨骼、肌理變化也在墨色濃淡的敷染下,描繪得相當得宜,極富立體感,而母牛身強體壯的碩實感也同時呈現。

這時候,母牛正奮力地呼喚小牛(已跑得看不見了),牛頭對著老者,連帶地,整個牛身和體內蓄積的力道也就隨之指向老者,彷彿在向老者致意,也好像在懇請主人,來幫幫吧!而主人則泰然處之,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

畫中這位老者靠坐在身後的樹根上,兩眼微閉,看來是想趁此機會小憩一下,因此,對母牛的緊張視若無睹,他深知這一帶地形地勢,小牛雖然頑皮,但跑不遠。老人的衣紋運筆流暢,線條勁折清朗,荒野中無可遮攔的風勢及老人身上隨風翻飛的衣角都藉此而傳達無遺。

宋 佚名《柳塘呼犢》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而這兩棵柳樹,一棵挺立,一棵往左上方斜斜地開展著。向左上延伸的扶疏枝葉和右邊濃密的柳葉連貫起來,虛虛實實間,使整個空間產生一種一體的、保護罩般的安適感;而這兩棵柳樹的主幹在中段交錯,既拉出了前後空間,也使畫面產生一種穩定有重心的感覺。畫家在勾繪主幹時,勾勒的線條既勁利又粗黑,因此,不管是粗糙轉折的樹幹或突出地面的老根,看來都格外堅挺粗礪。而兩棵主幹的皴法是先用淡墨以中鋒直筆而下,形成上下直線皴(畫家依樹種自創的皴法),再在重點部位添上幾筆濃墨。此時這兩個主幹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支撐畫面的力道,成為畫幅左側的重心所在,並且和右側的牛隻形成了平衡的兩個端點。

宋 佚名《柳塘呼犢》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畫柳樹枝條時,畫家行筆沉穩,帶有弧度的線條流暢而柔韌,這些呈抛物線狀的細長枝條或交叉之後各分西東,或平行後再競相往上伸展,不一而足。一旦有風吹來,那細韌的長枝椏在風中咿呀搖擺,輕輕地互碰互撞,旋又分開去,這情景是多麼曼妙多采呀!如行歌般吟詠不歇。

至於占畫幅大半的柳葉,更是此畫之所以給人一種極其雅致清麗的重點所在。細細紛繁的小碎點(小雨點皴),層層復層層,濃淡有致地舖滿上半個畫面,這些被營造得如輕煙如薄霧的柳葉正隨風緩緩地摩娑飄搖。而在水塘邊、地面上,畫家又加上層次分明的荒草,叢叢的細草和蔥蔥的柳葉相互輝映,把荒郊野地蘊就成了如詩如夢的畫境。

宋 佚名《柳塘呼犢》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這樣一來,一種看似無聲卻又有聲的東西,一種溶溶的溫馨感,一種天籟般的自然誦歌就在畫中的天與地之間輕輕迴旋,充塞了整個畫面空間,並且把畫中人、畫中牛甚至畫外的你我也都帶了進去。@#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樹葉和蘆茅經霜成了赭黃色,秋意已深。平原上遊散著一大一小兩頭牛,小牛被遺落在後,急了便高聳著鼻子呼喚;母牛停下了腳步,回過頭來等候著,足見母子情深。
  •   顏料

      中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衰退的傾向;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 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傳統的顏料兩大類。

  • (大紀元記者唐浩台灣台北報導)「Encore(再來一次)!Encore!」「Bravo(棒極了)!」2010年4月27日晚間的台灣藝術大學演藝廳裡,被長達數分鐘的洶湧掌聲與歡呼聲徹底淹沒。
  • 龔賢(1619-1689),字半千,號野遺、半畝、柴丈人、清涼山下人、鍾山野老等,大約明亡以後又名豈賢,江蘇崑山人,十一歲時隨父遷居金陵(今南京),所以不少史料稱他是南京人,為清初文壇知名的詩人;又長於山水畫,用墨濃郁蒼潤,居清初畫壇「金陵八家」之首。他的字「半千」,寓有「五百歲一賢者生」之意;號「野遺」,乃是「野有遺賢」之意。有《香草堂集》、《畫訣》、《柴丈人畫稿》、《龔半千授徒畫稿》等及書畫作品傳世。龔賢作品的畫面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特出於時代潮流,所謂「寓安於奇」,此與其身處明末清初動盪不安的時空背景環境有極大的關連。
  • 孫多慈(1912~1975)原籍安徽壽縣,孫氏家族此輩以「多」字排行,學名 或本名同輩均稱作「孫多○」,自幼好畫,畢業安徽安慶第一女中,以第一名考進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時年不過十七。是徐悲鴻在南京中央大學的學生。出身書香世家,伯祖父孫家鼐主持創立京師大學堂(即後來的北京大學),是安徽安慶顯赫的官宦門第。因孫多慈聰慧絕倫,又復勤敏好學,老師們均另目相看,許為大器。素描功夫極佳,民國廿四年,中華書局為她印行孫多慈描集,宗白華先生作序,稱她「落筆有韻,取象不惑,好像生前與造化有約,一經晤面,即能會心於體態意趣之間,不惟觀察精確,更能表現有味,是真能以藝術為生命為靈魂者。」又說她「觀察敏銳,筆法堅實,清新之氣,撲人眉宇。」又讚美她用中國紙筆寫肖像:「落墨不多,全以墨彩分明暗凹凸,以西畫的立體感含詠於中畫的水暈墨章中,質實而空靈,別開生面。引中畫更近自然,恢復踏實的形體感,未嘗不是中畫發展的一條新路」云云。
  • 台灣雲林縣出身的水墨畫家謝榮源,4月19日起假臺北市國父紀念館展出。謝榮源在致詞時說,他的畫畫過程是始終如一,即使畫了40幾年,但也還是在學習,因為學習的機會隨時隨地都有。
  •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國畫名家黃有勝,在國畫藝術領域有極深的造詣,現在於新北市樹林區保安活動中心舉辦水墨個展,將國畫創作精華作品獻給民眾,給藝術愛好者心靈上如沐春風的感受。
  • 譽中外的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以寫實為主,繪畫題材來源於真實生活。繪畫主題極為豐富,神仙仕女、花鳥魚蟲…… 觀賞他的畫作,也像體驗這位藝術大師曾走過的人生境遇和個中百味。有海中搖孤舟博浪,有岸邊望山水垂柳;有賞荔枝引螳螂、有觀小鼠釣秤自量……
  • 在華人世界中,台灣由於歷史因素,文化風貌有其獨特之處。除漢族移民的中原文化主體之外,日本文化也留下明顯烙印,近年又有原民文化的出頭與西方文明的狂潮,在台灣美術發展上形成一種多元並存與融合的現象。
  • 《匡廬圖》是一幅立軸,梁代(五代後梁)荊浩的作品。水墨畫,材質是絹,「絹本」就是畫在絹上的作品。是一幅尺寸很大的作品,稱得上是屏風式的「大中堂」。 荆浩畫像。(網絡圖片)荊浩在中國水墨、山水畫的演變史上是一個關鍵性人物,他的特色就是擅畫巨碑式的山水畫。就像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一樣,都是很標準的巨碑式山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