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三之一)

作者:黃金財

製粗紙。(黃金財 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續前文

戀戀梅山──梅山鄉老照片展拍攝背景略談

人的一生中總有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人、事、物、地,無論是短暫的驚鴻一瞥,浮光掠影,或是魂縈夢累,真誠感動,長繫心頭,深印腦海中的強烈震撼,任憑時光的轉移,歲月的增長,情勢的變遷,那都是很難以去磨滅的記憶。尤其是馬齒徒增,歷練日廣,人間滄桑經歷愈多,那樣心理層面複雜的感受,就更非三言兩語可以述說殆盡矣。

攝影是一項老少咸宜的優良活動,可以促進生活情趣,更是傳播知識,分享創作,增添友誼的最佳媒介,祇有真誠投入攝影藝術創作中,才能為生活開拓更寬廣的空間,為生命開展安身立命的根基,為心靈找到避風港及心目中的桃花源。個人堅持40年持續不懈深入台灣各地(包括離島)每一角落,發現古老行業、民俗技藝或廟會人文的生命力,最重要的驅力也是基於一分愛護鄉土文化的使命感,不忍那些紀錄著往日真心為台灣經濟打拼奉獻的一群,心疼那些即將成為歷史陳跡與消失的影像,日漸消逝在大家的眼前,我責無旁貸,我義無反顧,排除一切困難,無懼橫亙在前的挫折、阻礙,看著一張張泛黃辛苦攝取的畫面,紀錄著往昔的滄桑轉折,那份親切,那份心靈的震撼,我想一切都值得的。當年在梅山各鄉間奔波勞累,四處奔馳,心力交瘁的辛酸,也都有了最好的回報,儘管今日科技已進入數位化的時代,拼湊、剪接、造假、組合、虛構、模擬的技術已漸爐火純青,但是那份堅持與純真的用心與情感,卻是任何高科技化都無法取代與仿造的,那份懷舊的心情與憨厚純樸的風範,又怎能輕易被模仿與忘卻呢?

梅山老照片中不乏目前已消失的老行業,看起來都是饒富趣味,也彌足珍貴的。

  十四、製粗紙

「製粗紙」拍攝於梅山樟湖地區。粗紙是民間宗教信仰特殊用途的神紙(又稱金銀紙)。依據民間傳聞,焚燒紙錢的習俗是清朝漢人移民來嘉義梅山墾荒闢土,為了克服當時惡劣的生活環境,祈求平安開疆拓土順利圓滿所進行的儀式。粗紙質料粗糙,焚燒易生濃煙,產生空氣污染問題,因此逐漸為時代所淘汰。

製造粗紙的原料,則取材於梅山山區的桂竹,製法是把竹材浸泡硝酸液中,取出打碎,磨成竹紙漿,再輸入輪壓機,經過濾網脫水,接著壓緊成卷,再以利刀切成長條紙,即可搬到曬紙場,掛在竹竿架栅上(如附圖)曬至乾燥為止,最後經機器裁剪成竹紙,送往各地代銷香鋪的金紙店粘貼金、銀箔後販售。

根據梅山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沈耀宜表示,梅山圳南村頂樟湖、中樟湖、下樟湖原為散居部落,早年樟樹成林,後因燒木炭需要砍伐殆盡,而改種桂竹,當時大環境不佳,一般家庭均是克勤克儉,刻苦持家,澹泊知足,生活平淡而認命、知足。後來居民看到廣大面積的桂竹,可利用其幼竹做為造竹紙的原料,因此家家戶戶便以造竹紙為業,每戶都有「紙寮」,是小型的造紙工場。為了造粗紙順利平安賺錢,居民組合製竹紙業委員會,在「紙寮」的中央,以紅紙或硃砂板書寫「蔡倫先師香位」。早晚燒香膜拜,祈求神明保佑家家戶戶生活無憂無慮,造紙生意興隆騰達。此一行業至民國60年代後,因電力替代人工,造紙業急速衰退,住民大量外移,另謀他途,製粗紙業終告絕跡,徒留下一頁值得慢慢細嚼的回憶滄桑史,但造竹紙業可說是梅山早期最主要產業之一,全台灣生產最多的鄉鎮。

「蔡倫先師香位」。(黃金財 提供)
製粗紙。(黃金財 提供)
製粗紙。(黃金財 提供)
製粗紙。(黃金財 提供)

  十五、打石

早年,因為台灣經濟不景氣,先民渡海來到梅山山區開墾,為了運送農產品到梅山市集交易,或以物換物藉以獲得生活必需品,往來山區與平地間所開闢的步道,稱之為「梅山汗路」。其中有些步道地形險峻,落差很大,必須遷就地勢,鑿地為「崁」,先民就現地撿來形狀大小合宜石頭鋪設,或鋪設竹竿,較講究的是「打石成石磚」後鋪設,因為用石頭做東西很耐用,例如石臼、石輪、石磨、洗衣石槽、石砌牆等等,後來有些先民便以石頭做為生活必需品的材質,因而帶動打石業在梅山崛起,當時打石業非常盛行呢!

打石是一種需要技術的粗重工作,首先必須慎選龐大的石塊,根據產地的差異,在鄉間取的石頭稱為,「山石」,比較堅硬耐久,在海邊取得的石頭,則稱為「海石」,因為長期受到海水沖刷,表面比較細緻,多孔而且不容易風化之優點。

根據梅山圳北村郭義華先生表示,打石師傅利用怪手鑿開大石頭後,再按照所需的尺寸,將石塊鑿打成日常用品,例如石水槽、石磨等,或是鋪設庭院景觀用的石板,至於剩餘的部分則打成一塊塊石角,可以用來堆砌石墻,古色古香,堅固耐看。要從事這項工作必須對石材的紋理走向很了解,做起來才會順手又省力,近幾年來因為生態工法盛行,許多風景區,旅遊據點,都會請打石師傅打造重現過去的石砌牆或庭園造景,一來展現傳統建築美學,往後更是一項無形文化資產呢!

打石。(黃金財 提供)
「人字砌」。(黃金財 提供)

圳北村社區位於梅山西半邊的北邊,北接雲林縣古坑鄉,東鄰圳南村,南接半天村與永興村一帶,西與梅東村相為鄰,鄉村社區從丘陵地到淺山地區,地勢變化落差很大,村內麻園寮係圳北村人口最多的聚落,圳北社區活動中心以及居民主要宗教信仰中心太原宮均設立於此。民國96年,圳北社區發展協會為發揮社教功能,在嘉義縣政府經費補助下,通過農村再生計劃,將原本一片荒廢的不毛之地變成充滿地方特色的農閒民俗觀光景點,不僅成為梅山社區總體營造的示範鄉村,也重拾社區向心力與生命力。在面積將近四分的土地上,社區居民發揮共同體,大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參與富麗農村營造工作,其中擋土牆的石砌牆是此次興建重點。

郭義華說,早年沒有石砌牆時,大雨會將山坡上的土石沖到華興溪,而且許多樹木根部裸露,好危險,後來才請當地打石師傅利用建築工法排列技術,發展精美的「人字砌」,由工匠運用當地容易取材的石塊,經切割修整,再以「人」或「丁」字型方式推砌疊成,不但環境美化,整齊美觀,排水良好,而且即使歷經強烈颱風、地震,始終屹立不搖,鄉民至今仍引以為傲。同時也展現居民的共識與融合,以及情感的凝聚,匯成一股圳北村樂天知命,隨遇而安與自然相搏鬪的堅毅樸實精神。由於打石業採集石頭受到嚴格的限制,加上需要用盡力氣打石頭、搬運和堆砌,非常辛苦,因此需要有恆心有毅力的年輕人一同來學習這項技藝。@#

──轉自梅山文教

(點閱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只有浸淫在藝術的創作與收藏、欣賞,才能靜觀萬物,悠遊天地,悅己娛人,參贊化育,開拓生命的無盡境界。
  • 台東適合慢活、漫遊,天大地廣海壯闊、景觀多變、漢原客族群加上外國人齊聚,讓它的文化凝聚成自己特殊的面相,非常迷人。
  • 日本時代會在一定的季節取特定的木料,這樣的取材法可以避免家具的蟲害,這些都是老司阜的智慧,可惜這些知識都慢慢消失了。
  • 生長的地方不同,木紋也完全不同,別人可能覺得不起眼的舊木料,在李家父子眼中都是非常珍貴的。
  • 就如人生裡的每一個階段各有其特色一般,藍鈴花的花開亦是如此。當小小花苞嶄露頭角時,是修長綠葉最為繁盛之際,隨著枝梗上的小花一朵一朵打開時,野地裡的野草也以一種比賽的速度,逕自發高。
  • 龜甲笠邊緣向外下垂的設計,使雨水能夠從左、右兩旁順勢流下,不會把身體弄溼,十分好用,難怪在早年龜甲笠成為農夫下田插秧除草的最佳農具呢!
  • 每年十二月下旬到第二年一月底之間,是梅山公園梅花怒放時節,滿山花海似雪,詩意一篇篇,人行其間,暗香浮動,山風徐拂,落英繽紛,彷彿瑞雪飄落,有如置身於人間仙境,「有花堪賞直須賞,莫待無花空賞枝」。
  • 每每想起早年那些充滿人情味的古老行業,總會不知不覺勾起了多少的童年記憶,縱然它已逐漸褪色而遠去,迅速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是透過手上一張張精彩黑白的老照片,讓它得以重新活靈活現。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