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預言 唐人妙解

作者:宋寶藍
圖為清 錢維城《山水下冊.遠峰塔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圖為清 錢維城《山水下冊.雲關俯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0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唐朝太和年間,有一個人名叫柳光,曾南方遊歷。一天,他沿著山路前行,行至黃昏,誤入一處山林,走了幾里路後,看到一座石屋。

石屋四周流淌著清澈山泉,飄蕩著飄渺的雲煙。石屋內有草榻,看上去像是有人居住在此。草榻前映著燦爛的晚霞、青翠的萬年松,宛如人間仙境。

宋 《柳陰高士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柳光拿起用缶舀泉水喝,泉水清澈甜美像甘醇的美酒,柳光一連喝了十多杯,就已酩酊大醉。圖為宋 《柳陰高士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柳光站在溪邊駐足觀看,忽然看到不遠處有一個缶。他撿起那缶,舀起泉水喝了起來,泉水清澈甜美,像甘醇的美酒。一連喝了十多杯,柳光感到醉意,索性躺在草榻上,一會兒就睡著了,直到第二天才醒來。

待他醒來後,發現石壁上刻有許多字。柳光抄錄下文字,放在袖子裡。

石壁銘文寫著:

「武之在卯,堯王八季。我棄其寢,我去其扆。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不吾謂。由今之後,二百餘祀,焰焰其光,和和其始。東方有兔,小首元尾,經過吾道,來至吾里。飲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刻乎其壁,奧乎其義。人誰以辨其東平子。」

柳光看了幾遍,越看越覺得奇怪,完全不懂其中的意思。

接著,柳光就順著原路而回,當他走出那條山路,想回頭再看看那座石屋時,卻發現它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家後,他再仔細推敲銘文的含義,仍百思不得其解。

圖為明 文徵明《品茶圖》局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呂生看了柳光帶回的銘記後,不一會兒就說已經完全看懂了。圖為明 文徵明《品茶圖》局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有一個東平人叫呂生,他的智慧及才思都極其敏捷。他看了柳光帶回的銘記後,不一會兒就說已經完全看懂了。他說,那是得道之人所寫的話。

呂生解釋到,「武之在卯,堯王八季。我棄其寢,我去其扆」這句是說大唐武德二年是己卯年,唐高祖李淵諡號「神堯」。那名道人自稱「我」,意指他離去的時間是武德二年。

「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不吾謂」意思是那名道人隱居的地方,深幽高聳,外人不知道他,自然也不知道如何稱呼他。

「由今之後,二百餘祀」是說從唐初到現在,已經過了二百多年。

「焰焰其光,和和其始」一句,「焰」是「火」的意思,「焰焰其光」是說丁未年,而「未」也在火之位。「和和其始」是說,當朝天子建年號「太和」,就是從這年開始是元年。

「東方有兔,小首元尾」則蘊含著柳光的姓名。東方對應天干「甲乙」,對應五行的「木」,「兔」是「卯」,卯依附在木頭上,就是個「柳」字;「小首元尾」,指的是「光」字。

「經過吾道,來至吾里」是道人的預言,說的是:柳光你來了。「飲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他還預言柳光進入山林,在石屋逗留,並喝了泉水而醉,還登上道人的床榻睡覺。

「刻乎其壁,奧乎其義。人誰以辨其東平子」道人說,他刻在石壁上的銘記,深奧而又難懂。唯獨來自東平的人,才能辨讀它。這個「東平人」正是解讀出銘文的呂生。

修道之人於二百年前留下石頭銘文,不僅預知柳光的到來,喝泉水、睡草榻,還預知東平人呂生能解讀出深奧的文字。@*

出自《宣室志》卷七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 唐寅《班姬團扇》(局部)。(公有領域)
    漢成帝時,有位美麗又具才華的女子班婕妤,她知書達禮,從小能作詩詞,一入宮就受寵幸,被冊封為「婕妤」(一種嬪妃的稱號)。
  • 東晉以後,山水遊記體詩文開始受到關注,從唐朝開始,遊山水已擴大到對臺閣名勝、邊塞以及繁華名都大邑之遊歷。所以在唐詩中有很多優秀山水詩、邊塞詩。唐代很多文人在入仕以前都有長期遊歷經歷。這種遊歷除了遊賞名山大川、增聞廣見之需要,還有出於對佛、道之信仰而尋仙訪道的目的。李白在《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中云:「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他是遊歷詩人的典型代表。
  • 找回自己,就要回到童年的自己青年的自己。那裏的自己要比今天的自己好很多。不僅僅羡慕自己當時的年輕漂亮、有活力,更羡慕當時的自己,是那麼的善良與純真。
  • 人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哲學家認為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普通人認為他是一個謎,修道人都認為人來自遙遠的天上,必將回到遙遠的那顆星上。我們都在西行路上,有人認為那是死亡,也有人認為那是自己的天堂。
  • 上篇說到集律詩大成的唐代,不論是否是七言詩,皆字數雖不多,但留傳的許多詩作都很精練的記載了豐富奇妙的神傳事蹟。例如;赫赫名聲的黃鶴樓,不獨讓唐朝崔顥留下傳頌千古的《黃鶴樓》,詩仙李白也有《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的詩作傳世,不同的詩人雖然有著不同的寫作風格,但都提及仙人蹤跡。
  • 正史和歷代古籍中有不少名人轉世的記載:李白為報郭子儀的救命之恩,所以轉世為郭家後代再續前緣;南宋岳飛轉世為大明戰將徐達;唐朝宰相牛僧孺轉世為劉沆,這些故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 人間包括飲食在內大小事件都是有預先安排的,但這種安排也不是絕對的,也是可以變動的,既有定數也有變數。
  • 望兒山也稱百望山,此山為太行山脈至華北平原最東端,主峰的海拔雖僅有210米但視野極為開闊,對北京城周邊的景致可一覽無遺。此地樹林茂盛、環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見遍山楓紅,如詩如畫的美景令人為之心曠神怡。關於此山的文字紀載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長安夜話》,其內容說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猶見其峰,故曰『百望』」。
  • 北宋哲宗紹聖年間(西元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有個僧人遊歷浙江天台山,在山上迷路了,最後他走進了越州新昌縣(今浙江新昌縣)的沃焦山上。他發覺前面有一座大佛寺,寺裡寂靜無人聲。
  • 清代紀曉嵐的四叔,名叫紀栗甫。一天,到外地去探望朋友。走在半路上的時候,看到一個人騎馬飛馳而來,突然被路邊的柳樹枝條掛倒,撲通一聲,從馬背上跌到地下。當時路上有好些人,走過去一看:那個人已經好像氣絕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