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幼兒實行雙語教育(下)

作者: 莊琳君
font print 人氣: 32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在家創造英語口說環境,爸媽實行雙語教育的注意事項
—落實雙語教育的大前提:一旦語言模式確定就得確實執行,不因場合而切換

如我們所知,不管學哪一種外語,頻繁且大量的聽說練習能有效提升外語能力。在德國幼兒園,一開始摸不著頭緒的德國家長也會在入園初期問我,因為他們都能說流利的德文英文,有沒有必要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在家也轉換為德英雙語模式來幫助孩子適應?

通常我的回答是,只要他們能自始至終對孩子使用同一套語言,就不會是問題。然而他們若只侷限在家說外語,一旦出了家門因為顧慮場合和他人感受又切換為母語模式,這樣的做法其實對孩子的雙語能力沒有太大幫助。

落實雙語教育的第一個大前提就是語言模式一旦確定了就得確實執行,不會因為今天去超市、去餐廳,或是參加親朋好友的聚會覺得太尷尬就一再切換。如果有徹底執行上的困難,我便不建議採用此種雙語教育法。

我明白,有時候台灣家長幫忙孩子複習課堂上學過的英文,其實也是希望把僅剩的空閒時間做最大化的利用,一方面可以瞭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還可以親子共學培養感情。從這出發點來看,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好。

然而,我在台灣看到另一種令人不解的做法是,求好心切的家長為了幫孩子創造更多的外語環境,勉強自己用自身不熟悉的語言與孩子溝通。

「寶貝,你要不要more orange juice?」

「這個地方我們上個weekend 就去過了不是嗎?」

幼齡孩子在剛開始學習兩種語言的時候,偶爾會出現語言混用的情況,這是可以被接受的過渡時期,因為隨著每天的雙語對話,孩子會自動釐清並整理出兩種語言的思路而逐漸修正過來。然而,大人在跟孩子溝通時若同一個句子有兩種以上的語言交叉混用,對正在建立雙語思路的孩子造成的干擾只怕多過於助益。

*  *  *

注意事項

雙語教育,孩子做足暖身,學習事半功倍

爸媽關心自家孩子的雙語教育是件好事,親子共學外語更是好上加好。然而,語言的學習之路何其漫長,過程中享不享受很重要。觀察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再根據家長自身的語言條件補給孩子所需要的學習燃料,甚或慢慢地等,耐心等待孩子暖身做足再讓他自己起跑也不遲。

─ ─摘自:《不是孩子愛鬧情緒,是他想說卻不會說!德國幼兒園的小小孩自我表達課》野人出版社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了讓兒女不輸在起跑點上,許多父母從幼稚園開始就砸下大筆鈔票培養小朋友的各項專長,因此台灣有許多標榜雙語教學的明星托兒所應運而生。
  • 【大紀元12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珺舊金山十三日專電)隨著講國語的華裔人口大幅提昇,舊金山學區決定,將於明年秋季起,在一所小學開始推出中文課程,以讓更多白人和華人學生有機會接觸中文。
  • 位於新澤西中部城鎮(Westfield)的竹筍學校(Bamboo Shoots),面向2歲至K-2年級孩子教習漢語(普通話),開設幼兒教育、學前教育、課外活動和夏令營等。學校為平衡孩子知識興趣、語言能力和平均吸收狀況,根據年齡大小劃分班級,通過豐富的活動和溫暖如家的漢語環境,讓孩子快速打好未來學習漢語的基礎,培養他們學習中國語言、文化和傳統的長遠興趣。
  • 幼兒愛說謊?不想孩子有意無意地說謊,大人可以努力落實的2大建議......
  • 「我的身體我作主!」涵蓋的層面很廣,必須從日常生活強化孩子對身體安全的態度......
  • 我們必須從日常生活裡去強化孩子對身體安全的態度,只要孩子覺得不喜歡、不願意,就有權利表達抗議。
  • 孩子學雙語應與生活融合,以培養語感語調和外語學習的興趣為主。過度注重在成果展現,對他的語言啟蒙其實只有反效果。
  • 明天就是開學週的週末了,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針對家中有開學症候群孩童的家長,提出「開學收心操」五撇步,供家長參考。
  • 回首數載的教學生涯裡,曾迷失在孩子成績與教學付出的計量天秤裡,失衡的可不僅是度量意義上的砝碼,而是師生間雙向溝通的和諧……
  • 屏東縣竹田國中在高雄中北扶輪社贊助下,開展讀報教育。不僅提升偏鄉學子閱讀能力、開拓國際視野,去年國中會考,竹田國中更是創下佳績,全校畢業生62%考取屏東中學及屏東女中,錄取率全縣第一。3月21日,竹田國中舉辦成果分享及讀報教育比賽頒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