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從何而來?生活中即刻可行的五個方法

人氣 1634

【大紀元2020年0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周婉晴綜合報導)多年以來,人們都在討論如何健康生活、減輕壓力和改善情緒。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都難免會出現焦慮、緊張、悲傷、痛苦等負面情緒。生活在21世紀的快節奏都市中,我們終日被社交媒體、新聞輿論和繁忙的排程所困,為了生活疲於奔命。如何在完成每一件事務的同時還能維持良好的心理平衡狀態,似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高難度任務。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正確應對不時湧現的負面情緒,提升自控力,從而掌握個人命運、邁向成功呢?

拋開市面上浩如煙海的心理學書籍不談,我們不妨將目光聚焦到生活的細節之處:下面要介紹的這五項幸福生活建議是經過多數人嘗試認為切實可行、而且下一秒鐘便可付諸實踐的,諸君不妨一試。

1、每日冥想

靜心、冥想、煉氣功、打坐等等,可開啟人類的潛在功能。(圖片來源:Fotolia)

已有多種管道的研究表明,冥想可以緩解壓力並提振整體情緒,哪怕只是短短幾分鐘。每個人時刻都會聽到自己的內心獨白,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冥想是一種好的開始,讓你更加專注於自己的內心獨白,然後致力於放掉那些負面的看法。

一位親身體驗者在堅持冥想一個月後,給出的回饋是「效果拔群」:「我冥想時間越長,感覺就越好,而且這種效果在結束後還在維持。每天花一點時間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比如工作中的某件事讓我瀕臨崩潰時,我就會停下來花一秒鐘深呼吸,而僅僅這麼短的時間就能讓我感覺好多了,所以我感到震驚。」

2、每天步行10分鐘

健走、散步等韻律運動是增加血清素、紓解壓力的絕佳天然方法。(Shutterstock)
健走、散步等韻律運動是增加血清素、紓解壓力的絕佳天然方法。(Shutterstock)

每天即使只是短暫的走幾步路,也能讓一個人感到更快樂,事實就是這麼簡單,而且一分錢也不用花。如果你經常被困在辦公桌前,週末也不得不繼續工作,那最好認真考慮每天抽出10分鐘出門走走路。

一位原居住在紐約市、從事數位媒體工作的白領人士在被醫生告知患上了「維生素D缺乏症」後,決定改變自己的工作狀態,挑戰戶外生存。一個月後他說:「令我驚訝的是,我在週末時間管理方面有了巨大的轉變,而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3、「當下」練習

「當下」練習有助於緩解過度緊張的焦慮情緒。(圖 :photos.com)

「當下」練習(grounding exercises)與冥想類似,可以使您更專注於當前、眼下、此刻。實踐證明,「當下」練習有助於緩解過度緊張的焦慮情緒。具體如何做?專家建議是全面開啟感官功能:去識別周圍環境中五種能看到的事物,四種可以觸摸到的事物,三種聽到的不同聲音,兩種可以聞到的氣味和一種可以嘗到的東西。不妨在日常通勤過程中使用這項技巧來放鬆身心——聽聽一位親身體驗者堅持了一個月後怎麼說?

「有幾次我坐在地鐵上,這樣做讓我感到心情舒緩——我能夠注意到一些小事,例如老朋友之間或夫妻之間正在進行的對話,有人正在收聽的播客發出的輕微噪音,甚至是輪子碾過軌道發出的喀噠聲,」他說, 「這讓我感到與城市的聯繫更加緊密,並提醒我要多注意周圍的事物。」他還覺得短短幾分鐘的練習時間不夠,希望能更久一點。

斯坦福MBA畢業生希爾紮德·查明(Shirzad Chamine)則介紹了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激發正念,使人平靜的「當下」技巧:用你的食指慢慢撫摸拇指,感覺指紋的每一圈凸起,每十秒鐘為一個週期。專注於這個觸感,可以讓你沉下氣來,打破負面思緒的迴圈。

4、睡前讀書

讀書,看書
睡前讀紙本書會帶來幸福感。(Shutterstock)

讀一本紙質書會帶來很多幸福感——尤其是在每天上床睡覺之前,因為這樣做能使您擺脫手機螢幕發出的擾眠藍光。

一些這樣做的人表示效果奇佳,有人說:「我一個月讀了三本書,比之前六個月讀的書還多。而且,這讓我在入睡前感覺更好,因為我再也沒有充滿焦慮的在 Netflix、Hulu或者Amazon上搜索任何可能遺漏的資訊。」

不過這種做法確實存在一些爭議,另一些人發現睡前看書不僅不能助眠,相反還會影響睡眠。因為看書所帶來的意識活動會讓大腦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容易越看越興奮,根本停不下來。而恰恰相反,睡眠需要的是身心放鬆,在這種累心的狀態下是很難入睡的,而且也容易睡不踏實。所以這一條建議應該算是見仁見智咯。

5、拜訪心理治療師

與專業的心理治療師交談,可以極大改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在西方社會,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並不是一種丟人的做法。您無需獨自面對嚴重的心理危機。

那麼如何判定自己需要心理醫生呢?判斷標準當然因人而異,但一些專家給出的建議是,如果讓你煩心的問題解決後,你依然持續感到焦慮;或是經歷過重大創傷者感到困在夢魘中走不出來而持續驚恐、抑鬱,此時就需要心理治療師的及時協助了,勇敢的向他們伸出求助之手吧。

當然,實際情況是,並非所有人在看了心理醫生後都能痊癒,但心理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關鍵在於克服恐懼、建立信任、重建希望。諸如Talkspace和BetterHelp之類的手機app就是為此而開發的,不妨先從離你觸手可及的地方邁出第一步吧。

上面五項建議是經過許多人試驗後效果較好的,而閱讀自我發展類書籍、反抗負面思維等做法也收到了部分人的推薦。但是這些做法存在更多問題,比如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書籍?自我發展類書籍很多是難以看懂的,所用語言可能過於「崇高」而與現實脫節,從而難以引起人們的共鳴。

而在未經指導的情況下以一己之力反抗頭腦中的負面思想,或許能在短暫時間內收到一定程度的效果,但總是治標不治本,最終淪為一場漫長的內耗戰,倒不如去看專業的心理治療師來得實際有效,讓來自外界的聲音為你指明理智的方向。還有一些心理健康專家甚至認為,確保自己能感受到所有的內在感受(包括那些負面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試圖一個不剩的清除每一點負面想法,可能並不是完全健康的一種狀態。

其實,幸福的定義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的解壓方式也不會完全一樣。但如果你感到自己的生活亟需一點幸福元素的救贖,那就快從上面這些事做起吧!◊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出門買蛋去:小川糸的一年份幸福日記(二)
神韻舞蹈能消除壓力 總裁特別代表深感幸福
幸福洋溢巧克力 找出讓你上癮的滋味
神韻演員散播快樂 醫生全家感受幸福與希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