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焦慮小怪獸(1)了解孩子的焦慮

給家長和照護者的指南
作者: 波比.歐尼爾 譯者:葉妍伶
對孩子來說,要開口討論焦慮感並不容易,但協助他們面對煩惱永遠不嫌晚。(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22
【字號】    
   標籤: tags: , , ,

《趕走焦慮小怪獸:20 種有效的塗寫活動,陪孩子克服上學、交友、課業的焦慮與不安》是一本適合處理孩子焦慮感的實用指南。本書以兒童心理學家所開發的認知行為治療方法為基礎,透過簡單的練習活動、搭配鼓勵的文字為孩子打氣,可以協助小朋友克服焦慮的念頭和感受。

焦慮感是我們演化而來的現象,打從人類發展之初,還在穴居時期就需要充分的警覺心來預防潛在威脅,才能順利活下來而不會被劍齒虎生吞活剝。對現代人來說,焦慮感還是可以協助我們做出合理的決定,避免危險的情況發生。儘管焦慮的感受很常見、很普遍,但焦慮感若開始影響正常的作息和生活,還是會出問題。

我們都有煩惱—有些是大煩惱、有些是小煩惱,你的孩子也可能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更容易煩惱或感受到恐懼。有時候,不管你怎麼努力安撫他們,這些思緒還是會一直占據他們心頭。焦慮感棘手之處,在於它不一定符合邏輯:焦慮感可能來自很實際的煩惱,也可能來自很不切實際的擔憂,但是小孩很難將它們說清楚,也很難擺脫這種感覺。

你或許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經歷過分離焦慮—小小孩要離開家長或照護者時都會很黏人、愛哭。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且健康的發展過程,不過焦慮感會以多種方式呈現。有時候,孩子不管發展到哪個階段,始終都很焦慮,還會給孩子帶來過多的痛苦。

焦慮的徵兆

若想知道孩子是不是正在承受焦慮的問題,可以看看他們有沒有這些現象。有些孩子會持續表現出這些行為,有些孩子只會在特定狀況下才有這些徵兆:

  • 不願意嘗試新事物。
  • 似乎無法面對日常挑戰。
  • 很難專心。
  • 沒辦法好好吃、好好睡覺。
  • 容易爆發怒氣。
  • 腦中一直被多餘的念頭打擾,又揮之不去。
  • 過度擔心壞事會發生。
  • 迴避日常活動,像是上學、出門、見朋友。

當你注意到孩子有上述任何一種行為時就記錄下來:他們當時在哪裡?在這些現象出現之前發生什麼事?或即將發生什麼事?這樣一來,你就能釐清是哪些狀況導致你的孩子有焦慮感。

請記得,對孩子來說,要開口討論焦慮感並不容易,但協助他們面對煩惱永遠不嫌晚。

談心不煩心

當孩子受焦慮所苦時,大人難免會想要保護他們,不想讓孩子經歷他們所擔憂的事情,所以可能會下意識地對孩子說:「如果那場活動讓你很煩,就不要去了。」可是這樣一來,孩子得到的訊息是:有焦慮感就表示他們無法完成那件會挑戰他們的事情。

和孩子談談很重要,在對話的過程中,請用冷靜的方式探討各種情境,才能真正進入煩惱的核心。把注意力放在解決方案與實際的結果上,而不是想著哪些事情會出錯。支持孩子,讓他們知道你很重視他們,也會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對孩子來說,學會如何有效地面對負面想法與負面感受很重要,這樣他們才能獨立、自信的成長。

準備開始

引導你的孩子完成書中的章節和練習活動—每週一次或間隔幾天也可以,只要一次完成一個練習活動就行了。或者讓你的孩子決定節奏並自行完成這些練習—這很重要,因為在培養孩子獨立的過程中,你需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可以自己面對挑戰。這些練習活動經過設計,能讓孩子自行思考他們面對煩惱的方式,同時又提供他們工具,來覺察並克服焦慮感。當你的孩子感覺自己很冷靜且是有能力時,他們就有更充分的準備來迎接日常生活的挑戰。請一定要讓小孩知道你很支持他們,就算他們的煩惱在你的眼中可能很微不足道,你也會認真看待他們的煩惱。協助他們建立新的習慣來獨立處理問題,看著他們的信心日漸增長。

這本書的目標是要協助你和你的孩子理解並面對焦慮的念頭與感受。不過,如果你很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而書中的內容對你來說還不夠的話,可以進一步諮詢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

──摘自:《趕走焦慮小怪獸:20種有效的塗寫活動,陪孩子克服上學、交友、課業的焦慮與不安》大樹林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英國專家說,電腦遊戲會讓孩子焦慮。
  • 焦慮不僅僅是成人的專利,事實上,很多孩子在不同階段和場合都可能遭受焦慮困擾,但表現形式卻各不相同。
  • 自信是通向成功的要素。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堅強自信,那麼,怎麼做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呢?心理學及育兒專家們分享了四個技巧。
  •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並且生活得健康快樂。但生活總是伴隨著各種挑戰,許多事情是無法控制的,孩子也會面對自己的行動或經歷帶來的結果。
  • 《築巢的鳥兒》 適合年齡:兒童。 應對狀況:被迫離開家園。
  • 這是忍受多年悲傷和失去後,得以成長的故事。故事歷程和隱喻,對許多艱難情況和不同的年齡層來說,都有所幫助。
  • 這個故事是為了幫助一群8歲孩子,希望他們能再度相信這個世界的奇蹟和美麗—在聽到這個故事之前,他們很難擺脫在網路上看到、令人不安的恐怖圖像。圖像加上難以擺脫的深刻感受,讓孩子們嚇得睡不著—他們尖叫、流淚,也恐懼獨處。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