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古寺』文殊菩薩 五台山

田丹丹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8日訊】“東北有山,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華嚴經﹒菩薩住處品》)
佛經中講:文殊菩薩坐蓮台,騎獅子,道場在五台山。文殊菩薩通常供奉於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左邊,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

釋迦牟尼佛告訴金剛密跡主菩薩說:“我滅度後,於南瞻部洲東北有國名大震那,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文殊菩薩是“文殊師利”的簡稱”、“曼殊室利”,是梵文Majúsri的音譯,意譯為 “妙德”、“妙吉祥”。相傳他出生時家中現出十大祥瑞,因而得名。

釋迦牟尼佛說的是天國世界,可是世間的地理環境是依照天國世界的地理環境進行構造的。

五台山又名清涼山。五台山的五台猶如五頂,地理和地理形勢與《華嚴經》中描述的文殊菩薩的住處極其相似。

五台山位於山西東北部,在山西五台縣東北隅,從北岳恆山婉蜒而來,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廣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山。五台山五峰之外稱台外,五峰之內稱台內,台內以台懷鎮為中心。五台各有其名,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葉鬥峰,中台翠峰。最高峰北台,海拔3061米,素來稱為“華北屋脊”。自然風光巔巒雄曠,秀麗壯觀。

唐太宗言,“五台山者,文殊閟室,萬聖幽棲,境系太原,實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山西通志卷》)從此五台山便被公認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成為佛教聖地。

五台山是唯一兼有漢地佛教與藏傳佛教的道場。五台山佛教歷史悠久,早在東漢永平年間,就在這裡建造寺廟。此後,魏、齊、隋、唐、宋、元、明、清,屢經修建擴建,形成一片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中記載普賢菩薩住地說:“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賢勝(普賢),與其眷屬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 觀世音菩薩,梵文Bodhisatta,音譯“菩提薩捶”、“菩提索多”、“扶薩”等,意譯為“大士”、 “胜士”、“大道心眾生”、“法王子”等。習慣上多沿用譯音的略稱——“菩薩”。菩薩是指以慧上求佛道、以悲度化眾生、自覺(以佛法覺悟自己)覺他(用佛法覺悟他人)的正果覺者。觀音、大勢至、文殊、普賢都位列“等覺”(其層次等似佛陀),為諸菩薩之首。唐代貴族婦女裝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裝束。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