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芳的紙雕藝術

觀自在

吳靜芳 圖/文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希望能做出一尊,我心中的佛顏。

我曾到過龍門石窟,很多佛像的頭在文革時被紅衛兵砍斷,有的則是被貪婪的人們賣到國外,站在無頭的佛像前,我深深的嘆息。

歷代的工匠,留下無數的佛像,有的人甚至以自己的母親為形象去刻成佛的容顏,那些佛顏,神情均不同,有的沈思,有的肅穆,有的莊嚴,有的慈祥,有的捻花微笑,不管是木雕、石雕都令人感動。

可是,我還是看不到我心中的佛顏,即便是我自己也做不出來。

有一回到高美館去看展,碰巧遇到一場傳統雕刻特展——「千古佛顏」。裡頭展的有南、北魏的石雕及宋朝的木雕,我們在迂迴的場地內繞著,驀然,正前方的高台上一尊坐佛吸引了我。

「就是她!」我的心告訴我。

眼前這尊菩薩坐像,她的臉龐豐盈雍容, 嘴角有著很深的笑意,她的神情卻又彷彿思索,彷彿凝視,不管從正面、側面,任何一個角度都震懾著我,眼睛一刻也移不開,看著她,我心中充滿了喜悅,那種感覺,言語無法細訴,文字無法形容的。

「我的佛啊!」我低低的說著。

佛笑著。

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佛再一笑。心無罣礙、無罣礙。

我仍是不捨離去。

佛的笑意更深。

帶一戀字,如擔枷鎖。

那﹍﹍就離去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5月2日訊】五月亞太裔傳統月期間,紐約台灣同鄉會、威徹斯特郡台灣婦女會與駐紐約台北經文處中華新聞文化中心,將於威徹斯特郡(Westchester)的綠堡(Greenburgh)公共圖書館為「台灣巡禮」(Passport to Taiwan)系列活動揭開序幕。活動內容包括台灣民藝文物展、台灣攝影圖片展、台灣圖書展、知名台裔人物介紹、布袋戲與童玩等。此系列活動全部免費。歡迎民眾於各項活動期間前往參加。台灣民藝文物展將從五月三日展至五月三十日,展品包括台灣原住民服飾與器物、台灣傳統樂器、紙雕與剪紙、玉器與竹編手工藝品等。
  • 比利時國家植物園展覽室自二十四日起展出「台灣生態之美」特展,展出介紹台灣動植物及自然生態有關的照片、紙雕、及油畫作品八十五幅,展出以來,受到參觀人士的好評。這是由中華民國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與位於布魯塞爾的比國國家植物園合作,舉辦為期七星期的台灣自然保育展,展前由駐歐盟兼比利時代表李大維與比國國家植物園園長瑞美羅聯合主持開幕酒會,邀請比國友人及保育人士參加,欣賞展出作品。「台灣生態之美」系列展覽作品,由行政院農委會與新聞局合作製作,從二○○二年開始在匈牙利、德國、丹麥、英國、捷克及芬蘭等歐洲國家巡迴展出,介紹台灣美麗的風光及希有動物,同時呈現台灣歷年來推動生態保育的成果,展出以來,頗獲各方好評。
  •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導致百業蕭條,在疫情趨緩之後,各行各業都想盡辦法拉生意。彰化一家大賣場今天邀請紙雕大師洪新富,舉辦了一場精彩的紙雕,並贈送民眾端午節避凶煞的艾草與菖莆,吸引不少民眾前往。中部SARS疫情雖然沒有北高二直轄市嚴重,但是民眾也儘量避免到公共場所,因此,不論醫院、商店、小吃、夜市生意都大受影響,而在衛生署公佈疫情趨緩之後,各行各業都開始舉辦活動拉生意。
  • 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明天起將首次展出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配合十二生肖辦理的「猴年生肖工藝特展」,總計四十八組件的作品,今天從洛杉磯運到該校聞名全美的多元文化中心展覽館。

    在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工作人員的安排下,總計四十八組件的作品,創作材質有版畫、陶瓷、玻璃、石材、金屬、木雕、紙雕、竹材等,今天被小心翼翼的運到展出地點。提供這些作品的台灣工藝家均屬一時之選,包括王俠軍、王秀杞、林洸沂、黃媽慶等,他們都以「猴」為主題進行創作,無論是寫實或寫意,均呈現微妙微肖的動感生態。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陳列館即日起推出「森林的呼喚-樹皮與紙的演出」展覽,展出藝術工作者李永謨及洪新富的樹皮編織、紙雕創作,其作品以手工藝術的手法呈現出花、蟲、鳥、獸各種生物體態,鮮活有趣,歡迎民眾參觀。這項展覽主要展出樹皮編織與紙雕創作,李永謨與洪新富分別以廢棄的白樺樹樹皮、合成紙為素材,創作出花蟲鳥獸及台灣特有生物體態,例如,以樹皮編織出栩栩如生的微小螞蟻、雉雞、蜥蜴,還有以薄紙摺出多種保育類動物,共展出五十多件作品。農委會指出,這項展覽至十2月三十1日止,會場設計昆蟲生態圖文解說與互動遊戲區,每月安排李永謨、洪新富現場示範教學,民眾可親身體驗創作樂趣。
  • 彰化市中山國小美術老師王楨文是一位鳥類藝術家,也是生態保育工作者,他在鳥類紙雕創作中,藉由靈活的手藝,硬是將紙的生命力綻放到極致,呈現出有如真鳥躍然紙上般的紙雕作品,更多次受邀至國外參展,成功的將台灣的生態保育行動在國際上宣揚開來,而透過紙雕來推動保育工作,也是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使命。
  • 起源於歐美、歷史只有兩百多年的紙雕藝術和傳統剪紙不同,是既要剪又要雕的將紙片塑造出各種形狀,然後多層次疊製而成。國外的紙雕大部份應用在廣告設計上,顏色鮮明、構圖明快,深受民眾的喜愛。台灣嘉義出生的吳靜芳就是從廣告設計接觸到紙雕後,歷經十幾年全心投入創作中成績斐然,作品呈現出既古典又精緻的中華文化風格。
  • 【大紀元8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縣二十五日電)美術老師王楨文從事紙雕創作多年,最近他將創作觸角延伸到彰化縣沿?
  • 【大紀元9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縣二十二日電)結合書法和紙雕的作品,你見過嗎。明天揭幕的台南監獄收容人藝文作?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