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知道

施金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7日訊】 小豪是個教養院的孩子,他不會說,看到東西他會去搶,然後拚命的往嘴裡塞,有時甚至馬桶裡的東西也伸手去玩,工作人員都對他很頭痛,所以派個院民看管他,大家的東西都防備著,以免吃的東西不見了,有時會聽到慘叫聲,那又是他在玩馬桶了,被打。

  他是個自閉兒,他聽不懂,也不會說,他喜歡翻每個人的櫃子,往往櫃子被弄壞了,或著是門被剔壞了,就是他的傑作。

  他的媽媽是個單親,把他當個寶,常常來看他,還帶一大堆零食,怕他不夠吃,談起他的兒子,他很驕傲的可以說個三天三夜呢。

  說起他小時候呢,是個不吵不鬧的孩子,別人的孩子餓了、冷了會叫媽媽,半夜吵著喝奶,可是他不會,鄰居都稱讚他很乖,媽媽生了一個乖孩子,每天下午媽媽都會帶他到公園裡玩,時間到了,就回家了,從來也不會吵著要去哪去哪或要吃東西。

  但是小豪日漸長大了,媽媽發現他好像不太一樣,別人孩子有的反應,為什麼他沒有,有一次冬天媽媽幫他放水洗澡,放好了,叫他去洗,他乖乖的下去,只見他全身發抖,媽媽才知道,原來是冷水,看他一聲不吭的下去,媽媽差點哭了出來。

  生到這樣的孩子,媽媽每天哭啊,流了多少眼淚,媽媽抱怨老天,為什麼是我?小豪看到媽媽哭哭就摸著媽媽的臉,有時媽媽叫小豪睡覺,他不睡,媽媽裝死,小豪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直用手比著電話,他知道要打電話求救。這時媽媽再多的委曲,也都熔化了。

  他會玩玩具,但他只玩一次,他最會玩拚圖,只要他看一眼,不到幾分鐘,他很專心的就把一幅圖拚出來了,他不會再拚第二次了,拚恐龍模型也是一樣,所以媽媽買再多的玩具,也只玩一次,他很會認東西,只要媽媽東西不見了,小豪馬上搜索腦中的記憶,比了出來,任何東西都逃不過他眼裡。媽媽的車子不論停在多遠,他也都可以找得到。

  任何人也無法像想,小豪原來有這樣的天賦異稟,在教養院裡,只有把他當做動物一樣的在管,只有他媽媽了解,他是媽媽心中的一塊寶,萬物皆有靈,何況是人呢!
 
誰也不知道誰會當他的媽媽,但是媽媽盡力了,那是他的命,他有他的路,他也知道,只是不會說,也許是來吃苦的,吃苦吃多了,下輩子就有好日子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年前,一位有遠見的母親帶著對美國傳統價值觀的由衷欽佩、對學習永無止境的熱愛以及傳播善意的使命,踏上了在家教育(homeschool)的旅程。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兒了?如今,走進百貨商店的玩具通道會讓你嚇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燈光向你閃爍著,預先錄製的聲效在空氣中噼啪作響。一切都過於張揚和誇張,到處都是醒目的商標。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兒了?孩子們對世界最初體驗的那些健康又美麗的玩具在哪裡?好在它們仍然存在,只不過比以往更少見到。這裡列出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玩具清單,這些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想像力、樂趣、創造力以及與美好現實聯繫的體驗。
  • 「為什麼要生孩子?」,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給我們的人生與家庭帶來哪些快樂與好處,這些也許更真實一些。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一歲大的女兒喜歡跳舞。一聽到音樂,無論何時何地,她的臉上都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然後靠在沙發、椅子或父母的腿上,開始左右晃動還有踏地板。有時,她小小的心靈完全陶醉在音樂之中,她的四肢著地來回搖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條腿做出旋轉的動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