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針灸]拔罐療法

人氣: 73
【字號】    
   標籤: tags: ,

拔罐療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在馬王堆出土漢墓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記載,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唐代王燾《外台秘要》中皆提到角法。古代中醫文獻中亦多有論述,常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以吸血排膿,以後又應用於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

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提到“火罐氣”時說:“罐得火氣合於內,即牢不可脫……肉上起經暈,罐中有水出,風寒盡出”。近年來,隨著醫療實踐的不斷發展,不僅火罐的質料、拔罐的方法均有改進和發展,治療範圍也進一步擴大,並經常與針刺配合應用,成為針灸學中一種重要的療法。

「基本內容」

罐的種類根據制罐的質料可分成五種:

1.竹罐:用堅固的圓竹筒製成。其特點是輕巧價廉,不易跌碎,取材容易,製作簡便。缺點是易爆裂漏氣。至今仍被廣泛採納應用。

2.陶罐:由陶土燒制而成。優點是吸力大,缺點是較笨重,落地易碎。較少應用。

3.銅、鐵罐:系用銅和鐵皮製成。優點是耐用牢固,不會破碎。缺點是價格較貴,傳熱太快,易燙傷皮膚。目前已基本不用。

4.玻璃罐:系用玻璃製成。優點:質地透明,可清楚地窺測罐內皮膚的瘀血程度,便於掌握起罐時間。缺點是容易破碎。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拔罐用具。

5.抽氣罐:有青、鏈黴素瓶或類似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保留瓶口橡皮塞,便於抽氣時應用。或用透明塑膠製成,上置活塞,用來抽氣。優點是可根據病情需要掌握拔罐鬆緊,輕巧便於攜帶,且不需燃燒排氣。缺點是製作較麻煩。它是今後火罐發展應用方向。

「操作方法」

(一)以排氣法分類

1.火罐: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排去空氣。即借燃燒時火焰的熱力,排去罐內空氣,使之形成負壓而吸著於皮膚上,稱火罐法。又可分為四種:

(1)投火法:用小紙條點燃後,投入罐內,不等紙條燃完,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即可吸於體表。

(2)內火法:以鑷子夾住點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內繞一圈,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即可有吸住。

(3)貼棉法:用1釐米見方的棉花一塊,不要過厚,略浸酒精,貼於罐內壁中段,然後點著,罩於選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4)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直徑2~3釐米,放在被拔部位上,上置小塊酒精棉球,點燃後將罐扣上,可產生較強吸力,使罐吸住。

2.水罐:利用煎煮水熱力排去空氣。一般應用竹罐,先將罐放在鍋內加水煮沸,用時將罐傾倒用鑷子夾出,甩去水液,或用折疊的毛巾緊捫罐口,乘熱扣在皮膚上,即能吸住。

3.抽氣罐:抽出空氣。先將抽氣罐緊扣於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從橡皮塞中抽出瓶內空氣,使產生負壓,即能吸住。或用抽氣筒套在塑膠罐活塞上,將空氣抽出,即能吸住。

(二)以拔罐形式分類

1.單罐:用於病變範圍較小或明顯壓痛點。可按病變或壓痛範圍大小,選取適當口徑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處拔罐;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在肩內陵處拔罐;岡上肌腱炎在肩髃處拔罐等。

2.多罐:用於病變範圍較廣泛的疾病。可在病變部位吸拔數個乃至排列吸拔十數個罐,稱為“排罐法”。如某一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療某些內臟器官瘀血時,可按臟器解剖部位在相應體表縱橫排列拔罐。

3.閃罐:吸拔後即起去,反復多次。即將罐拔上迅即起下,再拔上,再起下,如此反復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為上。多用於局部皮膚麻木或機能減退的虛證。

4.留罐:吸拔後留置一定時間。即拔罐後,留置5~15分鐘。罐大吸拔力強的應適當減少留罐時間,夏季及肌膚瘠薄處,留罐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傷皮膚。

5.推罐:又稱走罐,吸拔後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一般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處,如腰背、臀髖、腿股等部位。須選用口徑較大的罐,罐口要平滑,玻璃罐最好,先在罐口人塗一些滑潤油脂,將罐吸上後,以手握住罐底,稍傾斜,即後半邊著力,向按,前半邊不用力略向上提,慢慢向前推動,如此上下左右來回推拉移動數十次,至皮膚潮紅或鬱血為止。

(三)以綜合運用分類

1.藥罐:用中藥煎煮竹罐後吸拔,稱煮藥罐。或在罐內存貯藥液,稱貯藥罐。

(1)煮藥罐:將配製成的藥物裝入布袋內,紮緊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適當濃度,再將竹罐投入藥汁內煮15分鐘,使用時,按水罐法 拔於需要的部位上,多用於風濕病等症。常用藥處方為:麻黃、蘄蛇、羌活、獨活、防風、秦艽、木瓜、川椒、生烏頭、曼陀羅花、劉寄奴、乳香、沒藥各6克。

(2)貯藥罐:在抽氣罐內或玻璃罐內事先盛貯一定量的藥液,藥液量約為罐的2/3~ 1/3,使吸在皮膚上。常用藥為辣椒水、兩面針酊、生薑汁、風濕酒等。常用於風濕病、哮喘、咳嗽、感冒、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

2.針罐:在留針的過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針刺,待有痠、脹、重、麻等得氣感後,留針原處,再以針刺點為中心拔罐。多用於風濕痛。

3.針藥罐:在留針過程中,加拔藥罐。即先針刺,得氣後留針,再以針刺點為中心,加拔藥罐。

4.刺絡拔罐:用三棱針、皮膚針等刺出血後加拔罐。即用三棱針或皮膚針等叩刺病變局部或小血管,使潮紅、滲血或出血,然後加拔火罐。適用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丹毒、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官能症等。

「禁忌症」

孕好、婦女月經期、肌肉枯瘦之人、6歲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腫病、心力衰竭、活動性肺結核、急性傳染病、有出血傾向的疾病以及眼、耳、乳頭、前後陰、心臟搏動處、大血管通過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的部位、毛髮過多的部位等,均不宜用拔罐療法。

「注意事項」

1.高熱、抽搐、痙攣等證,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肌肉瘦削或骨骼凹突不平及毛髮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婦腰骶部及腹部均須慎用。

2.使用火罐法和水罐法時,要避免燙傷病人皮膚。

3.針罐並用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生彎針,並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造成損傷,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入,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5.拔罐後一般局部皮膚會呈現紅暈或紫紺色瘀血斑,此為正常現象,可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由於留罐時間過長而引起的皮膚水泡,小水泡不需處理,但要防止擦破以免發生感染;大小泡可用針刺破,放出泡內液體,並塗以龍膽紫藥水,覆蓋消毒敷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