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只要檢查不要痛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隨著報章雜誌大幅報導一些疾病相關問題,近年來國人對健康越來越有概念,接受定期健康檢查的民眾愈趨增加,而胃鏡與大腸鏡是健康檢查的重點項目,但是卻也是民眾最害怕的健康檢查項目之一。

成大醫院的無痛鏡檢醫療設備。(圖片成大醫院提供)

愈來愈多醫學中心的健檢部門,也開始特別標示提供無痛內視鏡檢查,企圖減少接受健檢民眾對胃鏡、大腸鏡的恐懼而不敢接受這兩項重要檢查。

表示「無痛」其實是只一種朦朧麻醉(conscious sedation),在合格麻醉醫師及足夠的設備監視下,給予適合劑量的鎮靜劑及止痛藥劑,讓民眾在睡眠中放鬆的情況下受檢,給人一種「睡醒時就已做完檢查」的愉快經驗。不同於氣道插管全身麻醉(ETGA),無痛內視鏡雖然也是全身麻醉,但卻是使用靜脈注射麻醉(IVG ),醒來並不會有喉頭緊緊、不太舒服的感覺。

在清楚靜脈注射無痛內視鏡檢查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內視鏡檢查究竟是怎麼做的。以腸胃科內視鏡檢查而言,大體上可區分為兩種:就是管子從嘴巴進入,或是從肛門進入。

從嘴巴進入時,正常人會有所謂「咽喉反射(gag reflex)」,這是一種異物在咽喉時產生的自然反應,在從前內科檢查前,會在咽喉部位噴入局部麻醉藥物(xylocaine)以減少咽喉的敏感度,對時間較短的檢查,也許受檢者還可忍耐,但對於做更深入的檢查以及切片,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時除了咽喉反射,檢查時的脹氣感,及管子對腸胃的刺激,往往就造成病人產生非常不舒服的感覺。不過胃鏡檢查時間通常較短,痛苦感受沒有大腸鏡強烈。
  
而自肛門進入的,就屬大腸鏡檢查,大家恐懼大腸鏡的態度比起胃鏡有過之而無不及,大腸鏡的不舒服主要是由於內視鏡會不時打入空氣把腸子撐大而可以使腸子內部看的更清楚,同時腸子並非是直的,腸鏡要在彎彎曲曲的腸道前進,常會壓迫、牽扯、拉緊腸壁外層,使受檢者產生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感受,如果操作的醫師施予過度的壓力在大腸上,受檢者是會非常不舒服的。有些曾接受腹部或婦產科手術、有腹壁沾黏的人,甚至會痛得做不下去。

而無痛胃鏡、大腸鏡跟傳統鏡檢不同處,是在鏡檢前,給予鎮靜或止痛藥物,使受檢者處在輕度麻醉狀態後再開始。檢查前需先做心電圖、胸部X光,交由麻醉醫師詢問疾病史及有無藥物過敏等,以評估受檢者身體狀況,告知相關風險,並填寫麻醉同意書。確認病患沒問題後,打點滴,接上血氧、心率和血壓監視器,然後靜脈注射抗焦慮安眠藥物(如Propofol 、Dormicum)和,麻醉鎮痛(如Demerol、Alfentanyl)達到conscious sedation層次,待病人睡著後,腸胃科醫師操作鏡檢,做法和一般胃鏡、大腸鏡相同。

成大醫院在2002年開始在健康檢查的自費項目中加入無痛鏡檢的項目,由麻醉部麻醉主治醫師實行麻醉,在麻醉醫師及護理師全程監控下,提供最安全、舒適的麻醉環境。目前除健檢外,更將服務擴大至內科及小兒科鏡檢,使患有腸胃道疾病的病患也能享有舒適、愉快的檢查經驗。

但是實施無痛鏡檢如同接受手術時所執行的麻醉一般, 仍然需要遵守施行麻醉的一般禁忌 :
1.未空腹者(成年人至少八小時)。
2.病態性肥胖者(體重超過理想體重一倍或身體積指數大於40者)。
3.六個月內曾罹患心肌梗塞者。
4.不穩定心絞痛者。
5.嚴重性心律不整者。
6.重度慢性肺疾或處於急性發作期者。
7.呼吸道構造異常者。
8.一個月內曾發生中風或小發作者。
9.對麻醉藥物過敏者。
10.年齡大於75歲以上者,不建議實施。
11.有其他系統疾病,經麻醉醫師評估後不適宜接受麻醉者。
成大麻醉部提供諮詢專線的服務 : 時間為週一至週五,每天下午1:30-3:30,電話為06-2353535轉6631。◇
(本文作者: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麻醉部徐正源醫師)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