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博士談古董

從紅山玉石文化談起

易善穠
font print 人氣: 204
【字號】    
   標籤: tags:

凡接觸到紅山文化的人,沒有不被紅山文化玉石的雕刻著迷。

近年來大陸出土的紅山玉石越來越多,各種千奇百怪的玉石造型,猶如潘朵拉的盒子,一下子被打開,令人驚異。出土的玉石多半被盜銷往經濟情況較好的國家,例如新加坡、香港、台灣、美國等,沒有人能確切統計到底有多少紅山玉石被迫遷移,離開其原祖居地,這應該文化史上的一場劫難,所幸我所了解的一批有心人,收了蠻多這樣的紅山文化玉石器,例如國父紀念館的副館長曾一士先生,或是震旦行的老闆,他們所做的算是積文化功德,也算是劫難中的一點安慰。


紅山文化地方玉雕

紅山文化為什麼那麼令人驚異,因為它是文化上的一個迷,忽然興起,又忽然消失,像唐三彩一樣,沒有人知道。在唐代如炙如織的三彩陶,在五代十國或在宋代,就像流星一般的殞落,給個理由,大概是統治階級的信仰整個改變了吧。以靠近的商代文化而言,他們的玉石風格與紅山文化迥異,以同時期的夏代文化而言,既然發現了紅山文化,為什麼沒有發現夏代文化?以我個人所了解紅山玉石出土的面積,並不是如目前學者所認定的那樣狹小,有學者告訴我說,紅山文化是沒有文字,我可以確切的講,紅山文化的確是有文字,而且文字有簡單的象形文、也有繁複的進化字體,為什麼我的認知與學者相差那麼大?答案是那些出土地的紅山玉石,學者未到達之前,早已成為盜墓者牟利的商品,銷到經濟較為繁榮的地區去了,而學者只限於官方的紀錄,怎能一窺究竟。我手頭上的資料,顯示紅山文化可能就是夏代文化,我也為他們做了一些探討,讀者有興趣可以參考黎明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古文物藝術探微─兼論以科學方法鑑偽』一書。


紅山文化凝脂和闐玉雕

紅山文化的玉石為什麼那麼令人著迷,除了年代久遠外,最主要的是風格的特殊,往往是兩件不同的動物,組合在一件玉器上面,既寫實,又抽象,有些匪夷所思,沒有人可以猜透是什麼意思,有些組合還包含了人體,這些玉石器的用途大多為:祭祀、避邪、祈福、兵符、印章、擺飾等等,大陸有藏家,以紅山文化玉石人體造型的奇特與外太空人扯上關係寫了一本書。從玉石造型分佈的面積來看,應該是一個大的族群體的王朝,而這些玉石雕工多半精緻,青銅器容易折斷,這些玉石顯然是鐵器所為,玉石拋光是在水中打磨,很遺憾的是紅山文化目前還沒有發現有青銅器的記載,否則,那又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令人更驚異的是紅山文化的品味是相當高的,他們雕刻的素材有:蛇紋石、紅山石、大理石、和闐玉、地方玉,甚至還有水晶,以下有幾個例子讀者可以看到紅山文化的偉大,我在我自己的網站(http://www.snyie.com)情不由終的給紅山大理石石雕『一個紅山文化的女人』寫了如下的詩句:


紅山文化大理石雕

我的頭與身軀是分開的
這正足以敘述我的無奈
人總有兩種面孔
不是嗎
一種是我的滿足
我是女人
沒有特別的願望
只希望能吃的飽飽地
像昆蟲的肚子一樣

另一種是我深層的悲哀
當我赤裸裸的時候
我必須面對我底心靈地沉重
使我無法抬起我的頭來
頭大地讓我要爆炸
讓我無法嘶吼
誰能解決我底問題
我能做的
只能讓我的頭與身體分開


紅山文化水晶雕

您看到紅山玉石是疼惜,還是無動於衷?還是像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曾一士先生一樣,會做一些收藏的文化功德,還是像我一樣,情不自禁的謳歌?如果都做不到,那至少可以帶小朋友參觀一下紅山玉石的文化,告訴他,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的祖先是何其的偉大!(2007/02/14改稿)@

<--ads-->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的第一篇政治評論文

    大字報《院黨委拋出「死老虎」,是為了轉移鬥爭大方向》,大約可以算是我的第一篇政治評論文。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了北京大學聶元梓等七人的大字報後,各大學都停課「鬧革命」了。當時是東北工學院三年級學生的我,本來是抱著「工業救國」的理想才投考工科專業的,所以非常喜歡讀書;想到四年級就開始學習專業課了,心情十分激動。可是,當年想把書讀好也不容易,因為有「只專不紅」的危險。我雖然是共青團員、系學生會的幹部,但因為讀書成績比較好一點,加上父親有所謂「歷史問題」,便成了「問題學生」。常受到「政治輔導員」的旁敲側擊:要注意「又紅又專」。他經常炫耀他在反右派鬥爭中「火線入黨」並提前畢業而成為黨的政治工作者的光榮歷史,以及一年一席在畢業生中抓「反動學生」的戰績。我隱約覺得,我就是他心目中的反動學生的「候選人」。後來文革中有人抄了他的辦公室,果然發現他收集了很多我的「反動言論」:例如上政治課時奉命模擬反派的發言;例如《海瑞罷官》是政治問題還是學術問題;對資產階級法權的看法等等。

  • 【大紀元12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二十一日電)玉是漢民族重要的生活器物,不管是器皿、飾物都承襲儒家的思想進化,目前市面上的玉器多用於擺設和飾品,也是財富的象徵。一場名為「古玉風華展」即日起到三月四日在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展出,業餘玉飾設計師張正芬有一百一十八件作品,歷經多年的創作,鑲工精緻、饒富趣味。
  • 知名藝術史家、書畫鑑定家傅申教授於16日辭世,為緬懷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將於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書畫題跋紀念展」的繪畫篇,之後於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書法篇,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離,舉凡君臣、師生、親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現空間。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12月30日起以「情為何物」為題展出26(組)件書畫,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愛硯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硯石各具風格,件件值值細細品味。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集結北院及法國、荷蘭、日本等12家國內外館所的珍貴典藏,呈現16世紀亞洲、歐洲、美洲經由航行所展開的交流故事。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即起推出「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特展,讓民眾在近距離欣賞青銅兵器精湛工藝的同時,走入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認識古代「冷兵器」與「熱血戰爭」交織出的權力故事,感受故宮版的「冰與火之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