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E點靈】 蒜—神奇天然的抗生素(一)

貞佑

人氣 17

「我是一種又嗆又辣的調味料,但是我『豐功偉業』、『活人無數』!我還是一種全世界公認為最接近藥品的健康蔬菜食品,能夠殺菌、抑菌、清血、降血壓、健胃整腸、增強免疫力、對抗疾病和感染……等等保健功能,好處多的不得了!我體內的蒜素(Allicins) 成份被喻為天然的抗生素,古今中外都拿我來製藥,所以我有很多很偉大的封號;像是『最平價的靈芝』啦、『韭葉芸香仙之草』、『天然抗生素』、『地裏長的青黴素』啦等等!……您說我是誰呢?哈哈!本人乃是——大蒜也!認識我、喜歡我或愛我,都算您——福氣啦!」

哇,以上大言不慚、大發狂語的傢伙是誰?噢,原來那是「大蒜」這位蒜頭先生的自述啊!

*有趣的中西蒜味歷史傳奇:
在介紹大蒜的種種科學功效、食用方法、實用驗方、有趣偏方之前,我真想說說幾個古今中外流傳千年的民間小故事,讓您在大蒜的首篇馬上對它「一見鍾情」;就算它很臭您就是不喜歡,那聽完這幾個典故,您至少可以跟它聯絡聯絡感情!

話說這個4500年前的巴比倫國王啊,他有一副好眼光,他下令臣民向王宮進貢大蒜,因為他自己「食蒜成癖」,結果那時的群眾啊,更是有一副好膽量,竟然為了要在那種炎熱、容易疫疾的地方「百毒不侵」,還在自己的身上塗滿蒜汁!餘者也很厲害,他們一邊把大蒜當屋簷下的風鈴裝飾品﹙開玩笑啦,家家戶戶都這樣風乾它倒是真的﹚,一邊掛在身上當項鍊辟邪,最後還一邊將其當作神奇之物放在案上膜拜,甚至死都要帶進棺材裡喔﹙當陪葬品﹚!

怎麼會這麼瘋狂?原來西方人比東方人更早喜歡大蒜?連古埃及人都拜倒在大蒜的魅力之下;因為大蒜是當地人民公認的人體力量來源,他們認為完成繁重任務的體力來自吃大蒜。所以聽說埃及有位法老王﹙好像名叫胡夫﹚在修建大金字塔時,民工就曾因為大蒜供應的中斷而罷工,說自己不吃大蒜沒力氣啦!害這位胡夫先生用掉價值目前200萬美元的黃金去買大蒜給工人吃,這樣大金字塔才完工!﹙不過幾前千年黃金相對便宜、大蒜相對貴,跟現在農業科技超發達的狀況不可同日而語。﹚

再來說說咱們中國的千年演義,說上古時期有一次,黃帝登上嵩山食物中毒,就是靠在情急之下吃了幾株青蒜緩解了病情,所以把蒜頭挖起來帶回去廣教種植,就成了今天的大蒜。不過聖者的教誨容易遺忘,所以輾轉來到三國時代,上天再借諸葛亮提示一下;當時他率百萬大軍南征要擒拿孟獲,結果熟悉地形地物的孟獲暗施毒計,把諸葛軍人馬全都誘至「禿龍洞」,那邊山險道窄、瘴氣彌漫、毒蛇出沒,岩石中還經常噴出硫磺,好多蜀兵都染上瘟疫,這要怎麼打仗啊?所以有個智慧的老人﹙奇怪?他哪裡來的?﹚就跟孔明獻計說,去跟前面的隱士要他草庵前名叫「韭葉芸香」的仙草,口含一葉,瘴氣不染。

當然事情有好的轉機,孟獲跟蠻兵一再偷看蜀兵都是一副精神百倍、挑水做飯的模樣﹙當地都是毒泉,不能飲食做飯﹚,他們嚇都嚇呆囉!以為諸葛有神助,所以後來結果您知道,又打贏了一仗;只不過班師得勝後細思量,這「韭葉芸香」原來就是家喻戶曉的大蒜啊?!

還有精采的民間傳說,講東漢王莽在追趕劉秀的時候,劉軍退逃到一個叫做口孜鎮﹙當時安徽阜陽潁東地區盛產大蒜﹚的地方,可是因為久戰官兵多染痢疾,當地夏季瘟疫又盛,軍隊多無鬥志。當時有個道士﹙奇怪?他又是哪裡來的?﹚建議劉秀以大蒜治之,結果劉營官兵和群眾都不醫而癒了。您看看,這大蒜他自述的『豐功偉業』、『活人無數』原來是這樣啊!

*歡迎認識渾身是寶的「殺菌王」:

這個大蒜屬於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最普及的「蔬菜」,也是最常用的「藥物」,實驗證明過人把一小瓣大蒜放在口中咀嚼,不到五分鐘再作檢驗,發現大蒜已經殺死口腔內的全部細菌啦!更厲害的是,您把大蒜壓碎取汁後滴一滴進去那種含有很多細菌的生水裏,不到一分鐘,細菌便全部死亡囉!

科學研究表明,大蒜素對多種細菌性、真菌性與原蟲性感染均有治療與預防價值。您看下面的有趣例子,這是調味品的滅菌試驗﹙想不到除了蒜之外,醋也這麼厲害﹚︰
A病原︰乙型副傷寒菌
→a泡醬油︰活兩天,b加辣椒︰活三星期,c淹食醋︰二十分鐘後細菌死亡!d放入大蒜︰一天後細菌消滅!
B病原︰阿哥納沙門氏菌﹙更毒一點﹚
→a泡醬油︰活三天,b加辣椒︰活近一月,c淹食醋︰二小時後細菌死亡!d放入大蒜︰二天後細菌消滅!
C病原︰致病性大腸桿菌
→a泡醬油︰活三天,b加辣椒︰活兩星期,c淹食醋︰二小時後細菌死亡!d放入大蒜︰八小時後細菌消滅!
所以講了這麼多,結論是什麼呢?就是要您在夏日生食珍饈或是愛吃涼拌菜的人,最好別忘了——要身體健康,請加醋和蒜!@*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如何延長葡萄的存放時間? 專家告訴你要訣
鮮奶來不及喝完常扔掉?用這招保存2個月不壞
賣中古車要避免7個錯誤 以免損失數千美元
專家:很多人泡茶少一個步驟 味道變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