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娟談樂(5)古典的黃金比例

林杏娟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6日訊】代表音樂古典樂派的三巨頭-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在這個高呼理性的時代,以新的音樂理念,為作曲形式奠定了堅不可摧的標準,成為後繼者的典範。在他們這些經典作品中,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黃金比例」法則,能讓樂曲如此的發光、發亮呢?

黃金比例:運用「3」這個數字

從1750年巴赫去世那一年到1827年貝多芬過世,這75年間是音樂史上的「古典樂派」。「古典」這個詞隱含著最佳模範的意思。從古希臘、羅馬的歷史、神話、哲學的影響,人們聯想到古典的文明及美德。1748年義大利龐貝古城的發掘,為當時的歐洲掀起了一股「尚古」的風潮。人們熱中於古物的研究,企圖從古文化的精萃中,重新發現藝術的根本價值。

根據一些理論家的統計、運算,找出了隱藏在這些古典精神的建築、雕刻裡的設計原理。這個「古典的比例」的說法,意味著擁有自然勻稱的適當比例,而這個比例是一個公認的、客觀的正確原則。在這樣的前提下,致使古典時代的風格呈現一種重理性、邏輯的形式美,而這種美感是力求簡單、節制與均衡的。

當時的作曲家都握有一把平衡好這個認可的比例的尺。就像希臘神殿山形牆的對稱平衡設計對後世建築的影響,音樂上也有「奏鳴曲」與「奏鳴曲式」這類由對稱、平衡的概念下因應而生的曲式,而這些曲式的發展幾乎主導了所有西方音樂的走向。

古典作曲家擅長運用「3」這個數字,完美的切割出作品的黃金比例。在三段式的曲體中,他們利用前後段的對等呼應來襯托、對比中段的不同,進而表現出平衡的關係。例如:奏鳴曲是藉由速度的變化「快」、「慢」、「快」來取得樂章間的平衡。奏鳴曲式則是以「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三個區塊條理分明地規劃音樂路線。這樣在音樂上三個時間前後出現的效果,就如視覺上希臘神殿山形牆的主體與對應部分三個比例的關係,能自然的調和形式,達到平衡的原則。

奏鳴曲式中的第一部份「呈示部」是音樂主題風格的呈現。第二部份「發展部」則是將這個主題更進一步地發展,發揮出更多層次的深度表現。接著音樂走到第三部份「再現部」,其實這裡就是第一部呈示部的再現。藉著聽覺的記憶,再一次確認主題,更清楚地掌握主題所給與的訊息。與呈示部不同的是,通常會有一個較正式、慎重的「結尾」的安排,提醒聽眾樂曲就將結束了。

開創主音音樂

古典樂派在音樂上的另一個重大里程碑即是開創了「主音音樂」的創作織體,脫離了長久以來一直居於領導地位的對位法音樂。這也代表了一直高高在上的宗教音樂讓位給了一般用途的器樂曲。古典音樂家關心的是:如何讓樂曲各段落之間達到平衡,以便聽眾能清楚地抓到音樂的走向,同時也能正確地受到指引以明白作品的架構。作曲家希望聽眾能聽懂他們的音樂,他們希望能以更簡單、更真實的方式帶領人感受音樂。

所謂的「主音音樂」就是有一個明顯的主旋律,其他聲部則像配角一樣予以伴奏、襯托。其實這也是我們目前時下最常聽見的型態,就如一般的歌曲演唱與伴奏搭配就是屬於這一類的。

可能我們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在樂曲中會有那麼多的「反覆」呢?其實這些音樂上的反覆,都是為了加深主題在聽者心中的印象。畢竟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瞬間即逝,只能靠反覆來增強聽覺的記憶。

提到聽覺的問題,奏鳴曲在三個樂章的輪替上,採取快-慢-快的作法,實際上也是為了避免產生聽覺疲勞。經由速度的變換,使聽眾能在較長時間的曲目表演中,仍能集中注意力,保持新鮮感。

貝多芬「悲愴」第二樂章

「奏鳴曲」與「奏鳴曲式」這兩個名詞很容易混淆。「奏鳴曲式」大部分是屬於「奏鳴曲」第一樂章中的作曲形式,而「奏鳴曲」則是更大範圍的一種多樂章的曲目架構。廣義的奏鳴曲,小的可以是樂器的獨奏曲,大一點的可以是室內樂重奏曲,再大一點的就成了交響樂的規模了。

奏鳴曲樂章速度是快-慢-快的穿插法則。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悲愴」的第二樂章是個「如歌似的慢板」,它是慢板樂章的極致代表,音樂中散發的高貴、典雅氣質,可說是古典精神的典範。


http://www.youmaker.com/

這首曲子是由三段體曲式寫成的。三段體又稱為ABA曲式,也是一種典型前後兩段相同、中段不同的對稱、平衡形式。貝多芬的創作雖然繼承了前兩位前輩的優點與原則,但一向自我風格極強的貝多芬,在傳統形式中仍企圖表現他的與眾不同。他在每次主題出現時,都以不同的伴奏方式來表達不同層次的情緒張力。貝多芬試圖在一貫的制式主題反覆模式下,達成一種近乎「前因後果」的樂念,音樂彷彿不只是聽進耳朵裡去感受愉悅,而是深入肺腑,要感動人心的。

這個古典的黃金比例是否在您心中也留下了一把尺,好好善用它,您將會更瞭解作曲家的語言。

──轉自《希望之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帕海貝爾的「卡農曲」就是利用了2個小節的低音主題,由數字低音樂器從曲子開始到結束,固定不變的反覆28次。就像建築物一樣,有了低音穩固的基盤,就可以在上面蓋出各種風貌的漂亮外觀。絃樂器以三個聲部輪唱旋律,一個搭一個,或前或後的出現。就像樓房一層、一層的往上加,錯綜複雜,最後成了宏偉壯麗的「聲音的建築物」。
  • 「聖母頌」是羅馬天主教的一種祈禱文,意思是「向瑪莉亞致敬、讚美」。一般在天使報喜節時以詩歌方式演唱。早期西方音樂發展與宗教有極大的關係,許多作曲家都譜寫過類似的曲子。這些曲子都透著信仰神的靈性之光,處處顯露出奉獻給神的謙恭和與世無爭的淡泊。
  • 小提琴有漂亮的外形,弧度優美的腰身,樂器本身幾乎就是個藝術品。造型簡單,但細分之下,居然有七十個組件。其中只要有一部分被更動了位置或受到溫、濕度影響,就會使音質改變,真的是既高貴又脆弱
  • 十九世紀的歐洲瀰漫著自由思潮的「浪漫主義」,這是一個強調個人價值、急欲擺脫傳統束縛、主張自由平等的時代。知識份子、藝術家藉著在一些社會顯要的家中所舉行的定期聚會,盡情自在的交流他們滿腔的熱血、對時代的抱負及理想。透過這些中產階級豪邸的會客室,也就是法文的「salon」沙龍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