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兩性飲食差異因食物共享而趨於類似

人氣: 5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26日訊】 (大紀元記者鄧振糧編譯報導)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進化與生態研究中心(Evolution and Ecology Research Centre)的科學家近日於「現今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中表示,男女所需要的飲食模式因性別差異大不相同。

飲食可直接決定人們的壽命甚至生殖能力,先前的研究已發現性別是決定何種飲食較好的關鍵因素。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兩性在人類進化過程當中不斷競爭,因此有些條件對男性很好,但對女性卻不是如此,甚至還是有害的,這隱含著食物、老化與生殖對人類的影響隨著性別有所差異。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進化與生態研究中心教授布魯克(Rob Brooks)說道:「我們喜歡吃的食物不代表對我們是最好的食物。當我們在選擇食物時必須要仔細分辨個人差異,性別差異與不同生殖階段的差異。如同懷孕婦女與更年期後婦女所需的飲食模式是相當不同的。」

進化與生態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從長期對澳洲黑地的蟋蟀壽命研究中發現,蟋蟀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飲食中活得最久。而且在生殖能力方面公母蟋蟀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攝取比例是不同的-公蟋蟀在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攝取比例是八比一時生殖力最旺盛,生殖成功率最高,而母蟋蟀則在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攝取比例是一比一最好。

然而,在真實的狀況中,母蟋蟀攝取蛋白質的量只比公蟋蟀多一點。這項研究的領導者馬可拉可夫(Alexei Maklakov)表示,儘管食物對兩性的影響不同,不同性別有不同的飲食偏好,但兩性對食物的選擇仍是類似的。男性與女性試圖在不同飲食模式中取得最大的適合度,因此當公母蟋蟀共用飲食,雙方的飲食模式只能採取彼此妥協的折衷比例,但是這樣的模式對對兩性的生殖力並非最好。

研究人員說明這樣的結果可能是由兩性共有的相同基因所影響,由於兩性共享大部分基因影響了兩性的特色表徵及抑制了飲食選擇這種性別差異的進化。布魯克教授認為,透過蟋蟀的實驗可證明男人與女人生殖所需選擇的食物不同,就如同我們知道女人與男人需要吃不同的食物,尤其是懷孕及哺乳女性所需的食物更要特別注意。然而也如同蟋蟀,男人與女人選擇類似的食物偏好是一種共享的妥協。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