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簡體
搜尋
大陸
美國
香港
國際
台灣
|
即時
評論
專題
視頻
|
科技
財經
娛樂
文化
|
生活
健康
社區網
紐約
舊金山
洛杉磯
華府
多倫多
溫哥華
澳洲
歐洲
更多
no-copyright-issue
簡體
埃琉卡巴勒斯的玫瑰雨
2021年01月29日 7:57 PM
在一個華麗的古代宮殿裡,夢幻般的宴會正在進行。青年男女們躺臥在大片散落成雪堆般的玫瑰花瓣中嬉戲。年輕的羅馬帝王埃琉卡巴勒斯(Heliogabalus)身穿著金色...
學院派
史多華
畫中有話
古人教子以德
古人追求真理,注重品德和操守,不僅要求自己躬身力行,也非常重視對後代的「德行」培養。這種言傳身教之精神,成為後人正身教子的楷模。
道德
司馬光
陸游
張英
經典歷史故事
2021年01月22日 6:53 PM
現代法醫之父 為民洗冤的宋慈
自古為官,如果是廉潔公正、能為民洗刷冤屈的清官,無不受到百姓的推崇愛戴。北宋的包拯以包青天聞名天下,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在南宋,也有一位宋慈,善於破解懸疑命案,使冤情得以昭雪,令人稱奇叫好。
風雲人物
名臣將相
宋慈
洗冤集錄
經典歷史故事
2021年01月21日 7:07 PM
耿介守正 雅量容人——呂蒙正
呂蒙正,字聖功,河南洛陽人,在宋太宗、宋真宗時三次擔任宰相,對上遇事敢言,對下則寬容有雅量,被人稱為一代賢相。他自幼受家庭影響,敬信神佛,敬奉佛法,為人仁慈厚道,參加科舉考試時金榜題名,狀元及第。以下為《宋史•呂蒙正傳》中記載的幾個小故事,給人以啟迪。
古風悠悠
呂蒙正
勸世文
經典歷史故事
名臣
2020年10月06日 5:03 PM
允文允武一名將 名公子于仲文
生長於北周跨越隋朝、歷經三代的世家名公子于仲文,帶兵打仗非常雄武,而且足智多略,一生有辦案的奇蹟、有許多勝戰功績,然而,于仲文的隕落也和戰爭有關,為何戰神不再眷顧於他?
名將
于仲文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9月14日 5:26 PM
王翱五德具備
李賢曾經對人說:「《尚書·皋陶謨》稱,為政者有九種品德,王翱就具備了五種:頭緒紛繁而能專心致志,遇上擾亂更加堅毅,生活儉樸廉潔奉公,性格剛強充實,好強而合乎道義。」這個評價是恰如其份的。
王翱
明宣宗
名臣
經典歷史故事
清官
2020年09月07日 5:00 PM
唐太宗焚稿慰虞世南忠魂
太宗還寫詩一首,追述往古興亡之道,擱筆之後歎道:「鍾子期死,俞伯牙不再彈琴。我寫此詩,又給誰看呢?」惆悵之情無以言表,他讓起居郎拿著這篇詩稿,到虞世南的靈前吟誦一番,然後燒掉,希望虞世南的在天之靈有所感悟。
歷史故事
唐太宗
虞世南
經典歷史故事
名臣
2020年09月06日 6:41 PM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
于成龍當羅城縣令時,戰亂後縣中居民才六家,遍地榛莽,沒有城郭,沒有官邸。于成龍卻用感人肺腑的精誠堅持下來,安撫殘餘百姓,捕治盜賊,寬免徭役,建立學校、養老院,依次施行興利除弊的措施,為官七年,縣中大治。
于成龍
清官
廉吏
名臣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8月30日 6:24 PM
以德感人的王烈
晉代陳壽撰《三國誌》史書後,裴松之加以補註。補註本第十一卷引述《先賢行狀》中,敘述了一位名叫王烈的先賢事蹟,至今讀來,仍令人肅然起敬。文中寫道:
王烈
美德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8月18日 5:11 PM
白龜救主
晉成帝咸康五年,後趙遣七萬大軍突襲邾城,由於援軍不至,最終城陷,邾城守將毛寶率手下眾將突圍逃出。由於沒有船隻,六千多人無奈投江逃生,結果只有一個軍士游到了東岸脫險,其餘眾人全部殉難。
經典歷史故事
報恩
白龜
2020年08月15日 10:07 AM
朱買臣「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崔氏離開朱買臣後,為了生活,便改嫁了。有一天,正值清明節,崔氏隨著丈夫去掃墓。來到墳地,看到墳地樹林中,有個清瘦的人影一邊砍柴,一邊在高吟著「子曰……」。看他打柴是假,讀書倒是真,砍了半天,連根小樹枝也沒砍斷。崔氏不用猜,就知是自己的前夫朱買臣。
朱買臣
經典歷史故事
覆水難收
2020年08月07日 5:59 PM
李惠斷案 智慧清廉
李惠身為地方官員,智慧清廉是很有名的。古代勤政愛民的官員,都很重視斷案。因為斷案的公平、正確,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李惠深知此理,所以他平時便處處留意觀察,分析事物的內在聯繫。並且,也很重視培養下屬吏員,以提高他們的辦案能力。
斷案
李惠
清廉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8月04日 5:20 PM
王景治黃河
西漢末年,由於黃河泥沙長期堆積,「河水高於平地」(《漢書.溝洫志》),黃河經常決溢。漢代曾兩次大規模修治黃河。在王景治河之前,已經有過一次。那是漢武帝時(前132年),黃河從瓠子河(河南濮陽)決口,大水氾濫於16個郡,造成嚴重災害,歷時二十餘年,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派汲仁、郭昌徵調數萬民工修治黃河。為表示誠意,武帝親臨治河地點,舉行祭祀儀式,沉白馬...
王景
黃河
堰流法
水利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8月02日 6:23 PM
仁義與治國
魯國打算讓樂正子治理國政,孟子聽說這一消息很高興,他的學生公孫丑問:「樂正子很有經驗嗎?」孟子說:「不。」公孫丑問:「那您為什麼高興呢?」
仁義
治國
宋牼
孟子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7月21日 5:00 PM
北魏名臣李崇辦案有智慧
壽春縣有個人,姓苟名泰,有個三歲的兒子,在遇到強盜時丟失了,過了幾年,也不知道孩子的下落。後來發現孩子在同縣人趙奉伯的家裡,苟泰便報告了官府。在公堂上,雙方都申言那孩子是自己的兒子,並且都有鄰居作證。郡、縣兩級官吏,查訪了很長時間,都沒辦法定案。
李崇
辦案
名臣
經典歷史故事
疑案
2020年07月20日 11:34 AM
蘇軾的勇武擔當與濟世救民
蘇軾對安民治國之道,曾經直抒胸臆:「國家之所以生存和滅亡的原因,在於道德的高低,不在於國家的強弱;改朝換代之所以有長有短,在於風俗的輕薄敦厚,不在於國家的富有與貧窮。」他的一生輾轉流離,但是卻守著至真至善的道理從未放棄,用具體的行為來印證,用出世的詩文來闡明,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蘇軾
蘇公堤
蘇堤
蘇東坡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7月19日 4:28 PM
父子二人 忘怨感德
新昌縣(在今浙江省東部)人呂光洵的父親,在縣裡很是專橫跋扈,縣令曹祥就派人把他捉來,鞭打了他,教育他:要棄惡從善。後耒,呂光洵的父親,終於棄惡從善了。
知恩感德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7月18日 3:44 PM
如何為官養民? 柳宗元:看看園藝達人怎麼說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少時勤奮好學,十三歲即有文名,二十歲中進士,授校書郎,後升任監察史里行、禮部員外郎。他憑自己的經歷及觀察所得,寫出《種樹郭橐駝傳》一文,說明「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是養樹的法則,並由此指出,這也是養人的道理,為官治民者,不可「好煩其令」。文傳千載,熠熠生輝,極富社會意義。
柳宗元
種樹郭橐駝傳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7月12日 6:17 PM
班超護國威尊嚴
漢朝皇帝,請了一個大學問家班彪,整理漢代的歷史。班彪有兩個兒子,名叫班固、班超,一個女兒,名叫班昭,從小都跟父親學習文學和歷史。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典故
匈奴
班超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7月04日 5:20 PM
令人感動千年 范仲淹
北宋名臣范仲淹,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感動無數仁人志士。
中國歷代名人
歷代名臣
范仲淹
琴心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6月30日 5:46 PM
歷史故事:范蠡知進退
范蠡事奉越王勾踐,辛苦慘淡、勤奮不懈,與勾踐運籌謀劃二十多年,終於滅亡了吳國,洗雪了會稽的恥辱。
范蠡
勾踐
文種
陶朱公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6月30日 5:00 PM
古代重義奇女子
全城女子聽了都大受鼓舞,立刻回到家裏拿好工具,像男子一樣去挑泥土,修整城牆,熱火朝天,幹勁十足。很快,岐州的城牆就修好了,她們幫助軍隊的士兵,在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酌古鑒今
列女
女德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6月24日 5:05 PM
吳起直言 太平盛世在於德
一個國家的安全、昌盛,是在於德政,而不在於地理形勢。
吳起
德政
德行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6月19日 2:46 PM
文天祥真情實錄《指南錄‧後序》
像我這樣的人,不管死在哪裡,都是死得其所。先前,如果我葬身草野,雖然自己光明磊落,無愧於心,但不能據此在君王和祖先面前掩飾自己的過失,否則,他們該怎樣看我啊!實在沒有想到,我逃回宋朝後,又重新穿上故國的衣服,重新見到宋朝皇帝,使自己早晚都能歸葬故鄉,我還有什麼遺憾呢?我還有什麼遺憾呢?
指南錄
文天祥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6月16日 5:05 PM
賢德太子蕭統
蕭統病逝時,年僅三十一歲。粱武帝親自來到東宮,扶著太子的棺柩失聲大哭。太子仁義有德,人人皆知。死後,朝野都都感到惋惜。京城男女,都到太子宮去憑弔,滿路上都是哭泣的人;全國各地的百姓和守衛疆土的士兵,聽到他死去的消息後,都十分悲痛。
蕭統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6月11日 5:42 PM
陸游文品如人品 善政安民志在報國
文品如人品,只有憂國憂民的人才能寫出千古流芳的文字,文品之淵源在於道德學養之純正,詩文必承載至道,才能達到最佳的弘道效果。做人要高標立世,在任何環境中意志超然,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維護天理、正義和良知。
中國傳統文化
陸游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6月09日 8:09 PM
曾參勸妻守誠
孔子弟子三千人,而特別賢能的,有七十餘人。他的學生大多於學問之外,又十分注意修身養性,恪守禮儀,行為高尚。
守信
曾參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6月09日 4:35 PM
儒雅的大明朝文人(下)
明朝的整個教育體制是中國歷史上最完備的一個朝代。因此,在這種教育體制下造就出來的人才也一直被後世所稱道。
科舉
商輅
教育體制
古代教育
教育制度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5月31日 9:48 PM
儒雅的大明朝文人(上)
明太祖朱元璋戎馬得天下後,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太祖敕令京城設立國子學堂(國家的最高學府「國子監」,或稱太學),令九品以上官員的子弟及民間通文義的少年俊秀到國子學堂當學生。天下平定後,太祖詔令恢復科考制度,各府、州、縣考選秀才及舉人入國子學。並特地賜給少年舉人(14歲左右)李擴、趙惟一、董昶等衣服蚊帳等日用品,其中特別聰慧的李擴等人還被召入文華殿及武英...
科舉
商輅
教育體制
古代教育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5月25日 5:01 PM
北魏大臣不聽皇令 皇帝卻讚揚他是國家之寶
古弼為人忠厚謹慎,善良正直,曾經因為上谷的皇家苑囿佔地面積太大而請求減去一半面積,賜給貧民百姓。
古弼
拓跋燾
經典歷史故事
2020年04月06日 8:00 P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18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委員會:中共輸出宗教迫害 挾持國際
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SCIRF)表示,中國宗教自由狀況進一步惡化;並且,中共對國際社會輸出其迫害宗教自由的意識形態,挾持美國等國際公司,甚至挾持聯合國和一些國家就範。
【疫情4.22】印度日增31.5萬例 刷新全球紀錄
加國會聽證 專家:中共用華為等搞間諜活動
譴責中共種族滅絕 美眾院外委會通過兩項議案
炸彈襲中共大使下榻酒店 巴基斯坦4死12傷
排行榜
TOP
ARTICLES
1
令人感動千年 范仲淹
圖
2
【藝術小百科】濕壁畫(Fresco)
圖
3
歷史故事:范蠡知進退
圖
4
李陵與蘇武 不同的抉擇有不同的命運
圖
5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
圖
6
古人教子以德
圖
7
朱買臣「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圖
8
朱元璋教子愛民
圖
9
吳起直言 太平盛世在於德
圖
精彩推薦
EDITOR's
PICKS
【有冇搞錯】博鰲論壇越來越冷 習近平言不由衷
黃豆漿、黑豆漿、發芽豆漿 豆漿區別大公開
圖
【軍事熱點】韓國新型戰機 開啟防務新時代
【財商天下】鳳凰衛視洗牌 「文化央企」駐港
【財商天下】中國GDP增長18%?藏糟心帳本
訪談:學習和提升自我 而不是證實自己
圖
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詮釋墮入暴政的過程
圖
準確預測梁朝興亡 山中宰相陶弘景人間留神跡
圖
【有冇搞錯】中共極左派的眼中釘 溫家寶文被封
美國會通過決議案 譴責中共侵犯港人權利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