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神的寵兒曾來人間

——寫在莫扎特誕辰250週年之際
蔡大雅
font print 人氣: 6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月28日訊】1756年1月27日,位於德國和奧地利邊界的薩爾茨堡城中,莫扎特家誕生了一個名叫「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扎特」的小男孩。老莫扎特是薩爾茨堡的宮廷樂師兼作曲家,兒子名字中的「阿瑪迪斯」意為「神的寵兒」,確實,神給予他無比的音樂天賦,在塵世停留不到36年,卻寫下了六百多首作品,他的音樂二百五十年來廣為傳奏,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撫慰了無數心靈。

小莫扎特剛學會走路時,就喜歡爬上琴椅,在鋼琴上叮叮咚咚的彈出三度和絃。他擁有天生的好耳力與驚人的記憶力,14歲時隨父親到意大利,在梵蒂崗西斯汀教堂的彌撒中聽到了果格裡聖歌中的九聲部慈悲經,回到旅館後便把九個聲部的樂譜全部默寫出來。過一個星期莫扎特把記下的樂譜帶進教堂對照音樂,結果發現只有少部份錯誤。此事傳開後意大利人大吃一驚,那時九聲部慈悲經只能在西斯汀教堂中演唱,並嚴禁抄寫樂譜,莫扎特能聽一次就把每個聲部的旋律都記住,好比同時聽九個人說話數小時,事後可以記的清清楚楚誰甚麼時候說了甚麼話,令人不可思議。

六歲時莫扎特寫下了生平第一件作品:一首簡單美麗的鋼琴小步舞曲;七歲開始寫小提琴奏鳴曲,八歲的時候創作出第一首交響曲,十歲創作第一首歌劇,十二歲創作協奏曲,終其一生,他的作品涵蓋了幾乎所有西方古典音樂形式。他作曲往往一氣呵成,音樂旋律似乎早就存在腦海心中,創作只是拿紙筆把它們記錄下來。

從莫扎特六歲開始,父親率領全家在歐洲巡迴演出,足跡遍及今日的奧地利,德國,法國,英國,荷蘭,比利時,瑞士,意大利,捷克等地。莫扎特在王公貴族面前和公開場合表演,倍受歡迎,音樂神童的名聲不脛而走。德國大哲學家歌德讚歎莫扎特創造了世間一種極為罕見的音樂光環。在歐洲旅行的這段時間裏,莫扎特接觸到各地不同特色的音樂,吸收各國音樂的特點,使他的作品散發出一種國際性的寬闊胸懷。

遊遍歐洲後,16歲的莫扎特想穩定下來找個工作。他回到故鄉薩爾茨堡擔任宮廷樂師,那裏壓抑的氣氛,使他不到三個星期便迫不及待的又與父親逃往意大利旅行。在接下來近10年的時間裏,莫扎特不斷出發到歐洲其它城市尋找機會,結果都失望而回。25歲時莫扎特徹底與僱主薩爾茨堡大主教決裂,辭職搬到維也納,自此不再寄人籬下,依靠教授學生,接受委託作曲或舉行演奏會維生。

維也納在當時已是音樂之都,以莫扎特的天賦在經濟上應不致於有問題。他當時的年收入換算成今天的價值大約12500歐元,相對而言已經算高,但莫扎特在維也納度過的最後十年裡,多半是舉債度日。他自己不善理財,花錢大手大腳,又娶了個喜歡揮霍的老婆。莫扎特太太是他在某次旅行中結識的韋伯家的二千金,據說他愛上的其實是姐姐,但不知怎麼有緣無份,卻和妹妹結了婚。

儘管最後十年的生活充滿了壓力,莫扎特還是保持著樂觀開朗的個性。作品源源而出,技巧達到了高峰,風格臻於圓熟,創作了《費加洛婚禮》,《唐‧喬凡尼》,《女人皆如此》,《魔笛》等膾炙人口的歌劇及交響曲,絃樂四重奏,豎笛五重奏等。

莫扎特打破了意大利歌劇一統歐洲舞台的格局,開創了德文歌劇的創作天地,使之得以與意大利歌劇並列於西方歌唱藝術頂峰。《費加洛婚禮》描述的是一對即將結婚的僕人如何聯合女主人,以機智和幽默化解男主人的騷擾。這齣歌劇從首演起便大獲成功,幾乎每首詠歎調都在觀眾的要求下重唱一次,以致於拖到半夜才演完整場。莫扎特的歌劇雖受民眾歡迎,但因為內容多多少少諷刺貴族階級的墮落與荒唐,惹惱了上層社會,因而委託作曲與邀約演奏的機會越來越少,他的處境越加困難。

1781年春,莫扎特正在開心的創作歌劇《魔笛》,一名身穿黑色披風的男子突然深夜到訪,委託他譜寫一首安魂曲,這是一種為死者所作的彌撒音樂。謎樣的人物與詭異的委託,在莫扎特的心中罩下陰影,他直覺這未曾留下名字的不速之客是死神,但他不能拒絕,因為實在缺錢用。《魔笛》的創作與成功演出使莫扎特幾乎忘記此事,直到黑衣人再度深夜造訪,要求他儘快完成。長期夜以繼日的工作使他本來就久病纏身,交件的壓力更讓他病重的無法起身。他愈感到,這首安魂曲將是為自己的死亡而準備的。在了悟生死的超脫後,他經常淚流滿面抓緊時間作曲,直到最後連筆都提不起來,只好指示弟子補完未完成的部份。

1781年12月5日凌晨,莫扎特走完了未滿36年的一生,死時身無分文,也沒有親人送終。他被隨便的葬在貧民公墓裡不知所蹤。百年前,一顆據說是莫扎特遺骨的頭顱輾轉落到國際莫扎特基金會,最近經過現代DNA檢驗,無法確定是否真品,因為與莫扎特祖母及侄女的DNA不合。莫扎特到底在哪裏,可能永遠是一個謎了。

愛因斯坦說,人死時最大的遺憾,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札特的音樂。他的音樂充滿了生命力與幸福感,輕鬆自然,樂觀純淨,直接觸動人內心深處的本性。面對人生的起伏,莫扎特一直認為逆境很快就會過去,即使貧病交加時,他創作的音樂仍然保持寬容向上,沒有怨天尤人或自憐自艾的味道。他在困境中寫信給父親:「我永遠感激我的創造者,並由衷祝福我周圍的人,都有像我一樣的幸福感。」他也把這種對神的崇敬和對人的善意透過音樂傳達給世間。臨終前的三首作品平靜流暢中更帶著莊重與昇華,塵世苦難的礪煉,使他的心境超脫於七情六慾之外,達到了慈悲以對的境界。

莫扎特的音樂不僅歷久不衰,還跨越了純音樂欣賞的領域,具備各種神奇療效。「莫扎特效應」風潮正席捲著現代各個研究領域,從老年癡呆症到癲癇症,從提高智力到提高牛奶產量,莫扎特音樂的力量是其他音樂大師望塵莫及的。

全世界只要聽過莫扎特的地方都會舉行活動來慶祝他250週年誕辰,奧地利把2006年定為莫扎特年。

阿瑪迪斯,神的寵兒,世人盛大慶祝你的生日,以此感謝你為後世留下的天籟之音。@*(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1歲的鋼琴奇才郎朗於11月23日在費城KIMMEL中心演奏廳首開2004-2005年度瓦克維亞鋼琴大師演奏系列,演奏了莫扎特、德彪西、李斯特、和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曲。這是他今年第二次在所定居的費城舉行公演。
  • 大紀元記者袁文德國報導/1月27日,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音樂家,与奧地利當地居民和成千上万專程來訪莫扎特故鄉的旅客,共同在薩爾斯堡度過了莫扎特第249個誕辰日。在音樂中紀念這位曾西方古典音樂大師——薩爾斯堡的驕傲。
  • 頗負盛名的休斯頓交響樂團,三月間將在Houston's Theater District有多場盛大演出。演出內容有莫扎特的小提琴、舒伯特和舒伯特的作品,還有爵士樂和拉丁爵士樂。
  • 江澤民給人的感覺是能歌善舞,至少可以擺弄三種樂器,鋼琴、二胡和吉它。為顯擺自己的樂器才能,江澤民常常到了不管不顧的地步。1999年3月30日,江在奧地利總統克萊斯蒂爾的陪同下到莫扎特故鄉薩爾斯堡參觀。莫扎特故居最有價值的收藏品是這位大師1785年在維也納購買的一架鋼琴。
  • 富蘭克林即將300歲了!雖然他作古已久,大家應該對他的長相並不陌生(就是百元美鈔上那位長髮飄逸的老伯啦!)。不過他的生平事跡,就很少人能說的全了,因為他幾乎是全才,集諸多相互之間八竿子打不著的天賦才能於一身:他是參與美國《獨立宣言》起草工作的政治家、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傑出的外交官、教育家、暢銷書的作者、擁有多項發明的科學家、成功的報社老闆,同時還是一名音樂家,甚至創造出一種特殊的樂器「玻璃琴」,這種樂器曾經在歐美風靡數十年。
  • 今年又是一個莫扎特年。為什麼說《又是》呢?因為在1991年,莫扎特逝世200周年時,世界各地,特別是歐洲已經轟轟烈烈地紀念過一次這個天才了。當時,數不清的音樂會、座談評論,無數的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的專題和系列報導,都獻給了這位早夭的曠世天才,這多少出自對莫扎特當年在窮困中英年早逝的痛惜而產生的補償心理。當然,商人也看準了這個機會大撈一筆,莫扎特成了商品,除了音樂產品之外,莫扎特T恤,莫扎特撲克牌、莫扎特益智遊戲…,光是莫扎特巧克力就有好幾種品牌哪。反正莫扎特家沒有後人,不用擔心什麼著作權的問題。
  • 【大紀元1月21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南珊多倫多報導)由波蘭籍著名指揮家MATTHEW JASKIEWICZ先生擔任指揮的OAKHAM HOUSE合唱團將於1月28日晚給多倫多的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帶來兩首膾炙人口的合唱: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天上聖母》和加拿大最著名的音樂家奧斯卡.彼得森的《讚美自由》。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