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上)

作者:苏醒
font print 人气: 80
【字号】    
   标签: tags:

“篆刻”二字,最早见于扬雄的文章:“童子雕虫篆刻是也”。泛指一切雕琢技法,后来专指所谓的治印之学。

篆刻又叫印章,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篆书加雕刻;以刀代笔,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为“诗书画印”传统四艺之一。

印起源于三代,兴于秦,盛于汉,元明之后文人治印开始,名家辈出,成就辉煌。

在周代,印统称为玺或玺节。秦代唯皇帝用印才可称玺。汉承秦制,天子称玺,一般臣下称印、印章或章。

隋唐以后的官印,尺寸逐渐变大,多为九叠文。武则天执政后,因恶“玺”音同“死”,下令改玺为宝,唐玄宗以后,宝作为皇帝之玺的专用名称,一直沿袭到清代。宋元以后,对印章还有其它称谓,如关防、押字、符、契、记等。印章作为信物的特性,古今基本未变,但唐宋以后不断出现的闲章,可以说明印章有逐步向艺术欣赏转化的趋势。

到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创圆朱文印,自书印稿,交工匠刻制。后王冕发现花乳石质软色丽,很易受刀,开启了文人刻印的先河。明清时代印人群起,追逼秦汉。在几代印人的共同努力下,印章的审美价值越来越突出,从清代起,印章已经上升成为与书画并列的独立艺术。

明代后期,文人刻印已蔚然成风,出现了几种情况:一是文彭、何震为代表的文人篆刻家大量出现;二是石质印材的广泛使用;三是《集古印谱》的流行;四是大批印人仿汉印风的兴盛。这几件事互相影响,篆刻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印坛流派纷呈,繁星丽天。

以何震为代表创立了前期徽派,并有苏宣、朱简、汪关为继;后期徽派则以清初的程邃为代表,强化了文字的笔意,气象浑厚,线条凝重,用刀沉郁不露锋芒。

随即以丁敬为首的浙派崛起。丁敬力挽时俗矫柔妩媚之失,于文何之外别树一帜,为浙派开山之祖,“西冷八家”之首。丁敬以切刀法,行刀缓缓渐进,刀法轻重有致,钝拙见胜,线条变化丰富,有强烈的节奏美,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云白着《篆刻入门》载:“当徽派盛行之际,有西泠丁敬突起,乃夺印坛盟主之席,开千五百年印学之奇秘,世称浙派之初祖也。”

继丁敬而起的蒋仁、黄易、溪冈进一步强化和提炼丁敬的技法,使浙派印风得以完善和定型,称西冷前四家。与陈鸿寿、陈豫钟、赵之琛、钱松合称西冷八家,是浙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善用切刀法,刚强端凝,古朴苍劲,影响深远。

浙派对汉印的改造,重在刀法;而徽派在汉印基础上求变,重在文字的笔意。后期徽派代表人物是邓石如和巴慰祖。邓石如较程邃晚半个世纪,他的篆刻更多益于书法,是世所公认的“印从书出”、“以书入印”。

特别是朱文印,光气剡剡,不可逼视,他在印章布局上强调章法的对比效果,提出了“计白当黑”、“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漏风”的独到见解。

邓石如刻印,用刀猛利流畅并辅以披刀,他运刀着力点不在刀尖而在锋脊,迎石冲披,作品爽利洒脱,苍劲浑厚,凝重流畅,刚柔相济,方圆并举。邓石如的篆刻艺术在明清印坛地位显赫,对清代中后期的印坛影响至深,被称为“邓派”、“皖派”或“新徽派”。

邓的传人吴攘之继承了这种风格,并加以完善,灵动活泼、运行流畅、饶有书意。而徐三庚得其妩媚,章法夸张,疏密跌宕,也有一定影响。

篆刻艺术发展到了晚清,从明代文彭至此,约三百年历史,篆刻艺术通过发展和创新,在晚清时期把明清篆刻艺术推向顶峰,从而出现中国篆刻史上第二次兴盛时期。提升了篆刻家的艺术地位,并使得篆刻逐渐脱离依附书画的从属地位,开拓了门类独立的新境界。

一时云间派、莆田派、如皋派、虞山派纷纷登场。随后篆刻艺术愈加兴盛,师承关系越来越复杂,考古学、文字学、碑版学的丰富,篆刻活动再难以地域划分。此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晚清三大家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

赵之谦博学多采,把篆刻取法范围扩大到钱币、诏版、砖瓦、灯镜铭文、封泥、碑版、北魏造像等,自称:“取法在秦灯汉诏之间,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气魄很大。他的仿汉之作,不追求故作斑驳的赝古效果,而是力追汉印古朴浑厚,蕴含一种静穆气息。

吴昌硕也是多才多艺的大师,诗书画印精绝,尤以雄浑的石鼓文笔意入画刻印,大气磅礴,名重一时。篆刻突出笔意,刀法自如,冲切披削兼使,用钝刀硬入,强化了笔画锐钝、方圆、轻重的变化,所表现的是:古朴、豪迈、浑厚、苍劲的风格。

他还一洗前人旧制,用敲击、磨擦、凿、刮、钉等多种手法造成印面残缺破损的古朴之趣,以印章斑驳的形式来表现浑厚的金石味,形成了自己的高浑苍劲的风格,影响巨大,并名播东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是中国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入古出新,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并被尊为四家之首;他的文章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是苏东坡耐人寻味的书法语录之一,意思是书写前没有刻意求好的作品,往往是自然天成的佳作.......
  • 宋四家苏、黄、米、蔡,各有自己的风貌,而四家当中最具艺术创新意识的当推黄庭坚。黄庭坚写字非常用功,年轻时虽然书法就已经相当出色,但他仍对自己的字不满意,原因是.......
  •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后改名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原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他的母亲曾入宫服侍英宗皇后,米芾也得此恩荫而当了个县官,但他“全无富贵愿,独好古人笔札”,为了艺术,丢官也不在意。
  • 一日米芾悠悠醒来,见四周林木茂盛,芳草鲜美,幽静中泛着鸟语花香,仿佛置身桃花源。不远处有凉亭一座,依稀传来声响,于是缓步走向凉亭......
  •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是史上著名的好官,世人赞誉他为“端人正士”,谥曰忠惠。蔡襄除了是勤政爱民的政治家,优秀的书法家外,他对茶叶的研究及推广也有卓著的贡献..............
  • 宋徽宗赵佶,是南宋君王,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数一数二的皇帝。宋徽宗自幼聪敏,展现过人的艺术才华,长大后更是乐之不疲,山水、人物、花鸟、墨竹都十分精通,书法方面取法薛稷和黄山谷加以改变,自创“瘦金体”。
  • 康熙蘸墨落笔,不料灵隐寺中“灵”字上头的“雨”字写大了...
  • 颜真卿出身文人世家。祖上颜师古、颜之推都是有名的文学家。颜真卿的书法则透出刚正、坦荡的将帅之风,笔落处,大刀阔斧,不加雕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