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512)

下集-第十一章:寻访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三节:王大炳和他的女儿(4)

我不知道这种议价生的召生人数和价格是谁定的,也不知道这种制度是什么时候兴的。只听说收议价生是为了‘满足’老百姓子弟期盼求学的一种措施。大陆实行一胎的计划生育,一个家庭一个独生子,特别是贫穷的家庭,砸锅卖铁也要让唯一独儿进得一所较好学校。

在中共毛泽东时期穷怕了的臭老九们,盼来了发财的好机会。议价学校遍地开花,教育也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之一。古时候卖官鬻爵是可杀头的,而今中共领导下,文凭变成了社会主义流通中特别的商品。当然双方都心甘情愿本无可非议,不过买方往往成了无力支付的穷人。

而且“文凭”不是日用的商品,买卖文凭这种公开的腐败在中共后集权时期的猖厥,窒死了求知识求本领的学风。

中国是一个文明教化的国家,自古我们祖先办教育是以“修身,致知”为目的,古来圣人办学完全是为了修好社会风气的。提倡苦学,以立身为本,老师也只满足于束攸之礼。

而今文凭既成了进身的通行证,成了有钱人炫耀自己的阶梯。办学的人也从事贩卖假文凭的勾当,在社会上招摇撞骗。

报上偶然看到对买卖文凭的批露打击,那是行骗者搞得太不像话,拿个别人开刀做做样子的。学校都这样,教师收取学生贿赂,在他们的权力范围内,敲诈学生便一点不奇怪了。

令王玲烦恼的就是为了求学的这份礼该送多少?这是不比商场上的商品,挂着“明码实价”“童叟无欺”的牌子,使买卖双方都明白的。送给老师的这份礼,其多少也要根据求学人数变化的“供需”关系来调整,俏时可以几千元,溅的也是几十块。

再加上,这种议价为世人所不齿,需要遮遮掩掩进行,王玲再烦恼也只好委屈着忍受,好歹这也是社会主义特色一绝!

不过,已经付出去了一千元,穿着拣来的比自己大两个码子很不合身的花裤子,对于刚跨进城里,在工业学校的大门口徘徊的王玲来说,就是一笔了不起的巨大开支,要知道仅仅这么一送,就送走了他的父亲用生命换来的抚恤费十分之一的数目,是长在农村一个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了一年的收入!

《儒林外史》开头讲元朝未年有一个叫王冕的少年,他十岁时就给人放牛,因为他七岁的时候父亲早逝,母亲为人做针线活,供他到村校读书。每天黄昏回来,放牛的东家给他的一些鱼肉,用帕子包好,带回家孝敬母亲。白天放牛时常骑在牛背上,画池塘的荷花,日渐成名。

长大以后,他常常以自己画的荷花拿来集市上换些柴米,后来有人发现他不但才艺高超,且胸襟开阔,便举荐他去当官,王冕却为了逃官跑到山东济南靠测字绘画为生。没有好久,明朝改代,礼部拟定了在民间行科举考试办法,凡要考取功名,三年一试,以四书,五经,八股文考士。

王冕说:“这种科举制度定得不好,将来读书人以此为进身之道,必会把文行出处也看轻了。王冕后来隐居会稽山中。

古人连科举制度都有非议,而今天却兴出来贿赂作弊。王玲既然跑来求助我,也是天有巧合,工业学校校办工厂的厂长陈明生,正好是我中学时代的同学,八六年我和陈明生在同学会上重逢,当时参加这次同学聚会的人留下了通讯地址和电话,现在王玲入学的问题正好请他出面帮助疏通。

当我接通陈明生的电话,告诉他有事相求后,他欣然答应了。事不宜迟,我马上带着王玲匆匆地乘车赶到了化龙桥,在工业学势校教职工的宿舍里,我们很快地找到了头发已斑白的陈明生。

自上次同学聚会后又相隔了十年,十年的时间对于老同学尤其显得光阴摧老。他告诉我,他刚刚才退休,校办工厂和学校的大小化验室他都没有介入了。今年招生办公室负责的教务主任张某正是他的学生,向来关系处得不错。

当我讲到当今社会上教育的种种丑恶现象,生活在我们这个层次的人感受是相同的。他当即表示,现在不是评论中国教育危机的时候,而是要赶快落实王玲入学的具体问题,于是他又亲自带着我们去到了张主任的家里。

张主任的爱人接待了我们,但她告诉我们,张老师去成都招生还没有回来,估计要下周才能回家。陈明生当即写了一张便条,把王玲的名字、考区、准考证的编号以及所考的分数全部写在上面,拜托这位张主任务必关照。

便条写好,交给了张夫人还一再地嘱托张夫人等到张老师回来后,务必落实这件事,这么一来王玲的录取才算是有了着落,但终究还没有最后的敲定,回到陈明生的家里,我把和王玲父亲同我在狱中多年交往告诉了他,他感叹说,现在人和人之间感情的空间已越来越窄,社会上除了金钱关系什么都很淡。”

教师为了多捞几个违心钱,与学生关系搞得如此庸俗,仔细想来难道不是中共统治设下的隔阂么?师生已经谈不上什么感情。

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情丧失,人与人之间全是势、利关系,何等可悲。

当我们起身告辞后,我嘱王玲暂时回长寿家里,好好的休息几天,准备好上学的行李和学习用具。中专学习的时间足足有三年,在这三年里所需要的费用还很多,固然我可以帮助她,但毕竟是有限的。

大约十几天以后,我终于接到到了陈明生的电话,告诉我,王玲被工业学校正式录取,我问老同学需不需买点礼品,这是因为社会风气已经如此,他和这位教导主任纵有师生之谊,也该随着俗流有所表示。否则王玲就是被录取了,今后还要拜托工业校的老师和校长们对她多多的关照。

他在电话上说:“不必了,否则也太小看他这位老同学了。”但是他关照王玲先前送的礼也不要再去追究,礼是王玲自己送的,只能看成是她自作多情了,何况收礼的林老师今后是王玲的班主任,在今后三年的学业中,不但要依靠他对她的关照,还要在三年以后的毕业评语上得到他的肯定,千万不能得罪他。

但我还是主张找个适当时间,大家认识一下,就在附近找了个干净食馆吃顿饭聚一聚,一来为王玲顺利入学庆祝一下,二来也算是我代表他的父亲向学校拜托王玲今后三年中学业顺利,陈明生同意了。他们把聚会相识的时间订在该校开学的时候,那天我反正要到学校来给她付开学第一个学期的学费。(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现在,是该把烈士们的噩耗告知他们的亲人了。可惜我连他们生前准确的住址都没有,当时又没电话,在人海茫茫中,我与他们又从未谋面,大海捞针,徒步寻访,他们在那儿呢?
  • 后来我向重大保卫科和落实政策办公室询问马开先的下落,结果都被拒绝,这就更加令我怀疑,当年给我们的诬陷,定有不敢公开的东西。
  • 第二年春天,利用一次出差成都的便利,我专程去拜访了杨明彦。记得那天正逢成都的花会期间,座落在成都郫县的四川工学院风景格外美丽,但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情却一直很沉郁。
  • 不明真像的人还在向我身上拨脏水,就越坚定了我揭示真像的决心。虽然我将拜访的是马开先的弟弟,这个人会持什么态度我心中没有底。
  • 在这突然变化的脸面前,我鄂然了。遭到拒绝的可能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听她那种对我和马开先的事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敌对的口气,使我的心凉透了。
  • 听王泽庸这段叙述,我想起当年曹英组织对我昼夜不停的疲劳轰炸式斗争,硬逼着我按他的意思,编造与马开先的“不规”行为,以达到批倒批臭的目的,原来他自己就是实足的禽兽。
  • 写这封信触到她一生中最悲痛的经历时,在信笺上留下了两行“……”,那不堪回首的往事直到今天她都无法用文字来表述。在她的一生中这是切‘魂’之痛,是一个永远都无法愈合的心灵伤口,一触这伤口就会流出血来。
  • 第二天,拿出了我写的片断给他看,看后他深情的说:“我可惜没有那个水平,也没有那个精力了,愿你能把我们在监狱里所遭受的苦难,特别是进行的反抗以及牺牲难友们的大无畏精神,如实写出来。”
  • 对大炳的死负有直接责任的那所雇佣他的学校,想草草了断此事,在三个孤儿寡母到了北京后,趁已变成植物人的王大炳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把责任往死者身上推,仅拿出八千元人民币了结此事,将母女三人打发回重庆。
  • 介绍她父亲去北京找工作的“舅公”来信说,王大炳去北京打工,纯属他的面子带着“照顾”,并不是该校聘的正式员工,所以还不能完全按劳保条例交涉,劝王玲母亲在学校增加抚恤金后,不要再纠缠了,不然他不好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