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恐慌症(一)

文|周明辉(台南仁爱之家精神疗养院主治医师)

(Fotolia)

人气: 1821
【字号】    
   标签: tags:

恐慌症发作时是一种很急遽、激烈的焦虑表现方式,时常在数分钟之内达到顶峰,症状的特征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张小姐今年二十四岁,从事会计工作,个性力求完美,工作表现良好,深受长官器重。有天下班后,刚进家门,突然间,她感到心跳莫名的加剧,没多久,心跳速度有如失了控的野马狂奔,整个胸口像绑住一样,几乎要窒息,全身颤抖,头晕、眼前一片雾茫茫好似要昏倒一样。

他先生赶紧送她到医院急诊。才刚挂号,医生还没来,症状却奇迹似的消失。后续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在观察一晚之后出院了。

后来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几次,甚至在上班时也曾发作过,她变得越来越害怕,甚至开始不敢上班、害怕人群,怕自己又丢脸失控。她不能接受自己变得这么颓丧无能,到处求医,做过许多检查医生都说没问题,后来,她克服内心的抗拒,前往身心科(精神科)就诊,经过医生解释,她才明白自己是患了“恐慌症”。

一般经历典型发作的个案都很难忘掉那种“一瞬间排山倒海而来、像要死掉”的感觉。由于会反复发作,患者会不断担忧下次什么时候发生,而产生预期性焦虑,对于可能刺激发作的环境,出现逃避行为,陷入恶性循环。

恐慌症自我检测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所刊行的第四版诊断与统计手册,恐慌发作的症状包含下列十三种:

□冒汗
□颤抖
□梗塞感
□头晕或晕厥
□寒颤或潮红
□感到快要死掉
□心悸、心跳加速
□胸痛或胸口不适
□恶心或腹部不适
□呼吸急促或窒息感
□浑身麻木或感觉异常
□失去现实感或失去自我感
□感到自己快要失去控制或发狂

解析:以上这些症状不一定会全部出现,只要十三项症状中出现四项,或者更多,此时,就能称之为恐慌发作。

恐慌症常见吗?  
过去的调查显示,每100个人当中,可能有1~4个人曾经罹患恐慌症,发病的最高峰时期在成年早期,约二十五岁左右,但是在任何年纪都有发生的可能。

至于哪些人容易罹病?从性别上来说,女性比男性常见,比率多达2~3倍。在遗传因素方面,一等亲有恐慌症的人,比较容易罹病,也就是俗称的“体质”。

另外,容易焦虑的人(例如完美主义者、自信心较低者)、容易促发焦虑的环境(过大的压力)都与恐慌发作有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罹患忧郁症、躁郁症、其他种类焦虑症的人,也会以恐慌表现。

精神科如何治疗恐慌症?
在精神科常见的治疗方式有两种: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特异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通常可在数周见效。在症状改善前,有时候会暂时使用苯二酚(benzodiazepaine,BZD)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但有较易成瘾的可能,因此在SSRI效果发挥后建议停止长期BZD使用。

认知行为治疗着重于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认清可能诱发焦虑的不适切行为,并可以合并肌肉放松练习跟呼吸训练,佐以适度的运动,协助病患减少发作,或在发作前能够打断恶性循环。有些研究显示,两者合并使用时效果最佳。

 
家人出现恐慌症该怎么办?
1.接纳患者生病的事实,了解其需要和痛苦,鼓励他按自己步伐康复。
2.鼓励患者早期接受精神科专科医师详细的诊疗,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状。
3.避免自己也紧张、恐慌,保护好自己就是在帮助病患。

预防恐慌发作的技巧
1.学习自我抒解情绪压力的技巧。
2.有些人、事、物,诸如:咖啡、饮酒等,比较容易诱发恐慌发作,可以避免接触。
3.确实进行放松练习。(平时不练习,发作时才练习效果不佳)
4.有发作前兆或发作时,利用平常练习的放松技巧控制呼吸,同时转移注意力。
5.以上方式如果还不能放松,情况许可时,可以试试医师帮你准备的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