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心无所求 成就美好姻缘

作者:费克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65
【字号】    
   标签: tags: , ,

维克托是生长在英国一个贫穷家庭,父母都是靠打工为生。一家人虽然生活贫困,但不失正直、善良的爱心。维克托小时候,曾遇到过一位可怜的老乞丐拍门求乞,那时正值冬天,外面风雪交加,寒风凛凛,老乞丐显得饥寒交迫,他母亲将手上仅有的几个便土给了老乞丐,维克托不解的望着母亲。

母亲就跟他说:“我们少吃一餐,就有可能救活一个人的生命。”维克托就是在父母这种言传身教的环境下长大的。

维克托长大后,有一次,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认识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很快两人就相爱了。但姑娘的父亲是一位法官,不想把女儿嫁给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于是放话:“当你能够赚到一万英镑时,才来提这件婚事吧!”

一万英镑,对于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真是可望而不可及。他怀着极度失望的心情,去找他的好朋友聊天解闷。

他朋友丹尼尔是一位年轻的画家,正在家中画一幅大的油画肖像,画面主角是一个乞丐,他请来一个老乞丐做他的模特。只见这个乞丐穿着破旧的衣服,弯著身子,一手拿棍作支撑状,一手托碗伸向前方,额头上有几道深刻的皱纹。

维克托一看就充满了同情心,回忆起童年时敲开他家门乞讨的老乞丐。当他得知他的好友一小时才付十便士给老人作报酬时,不免为好友的吝惜而感到脸红。这时门房上来告诉丹尼尔下面有人找他,丹尼尔让维克托先坐着等他,就下去了。

维克托看着老乞丐可怜的样子,手不由自主的向裤袋伸去,掏来掏去,总算没失望,掏出一个一英镑的硬币,趁丹尼尔还未上来,就赶快塞到那乞丐的手中,老乞丐抬头用充满惊讶的眼神看着他,也没说什么就接受了。

到下一次朋友聚会时,维克托又见到丹尼尔,就问起那幅乞丐的肖像完成了没有?丹尼尔告诉他,那个老乞丐是当地的一位名门望族,阿尔弗雷德男爵,他名下的产业多到不计其数,每年捐献给慈善机构和大学大量的金钱。他之所以让他为自己画一幅乞丐的画像,是因为他的好奇心,想看看如果自己是一个乞丐时,会是怎么样?

维克托听到这真实情况,惊讶得不得了。立时为自己当时的鲁莽和轻率感到羞愧,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人家亿万富翁,还差你一英镑的硬币来施舍吗?自己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Fotolia)

不久后的一天,有位邮差送来一封信,原来是阿尔弗雷德男爵寄来的,信中写道:“年轻人,我为你的善良、正直的爱心感到自豪,我从丹尼尔那里知道你们美丽的爱情故事,这封信或许能帮助你实现这美丽的故事。”

信封内还附着一张贺卡,里面夹着一张一万英镑的支票,卡中写道:“给维克托先生和森伯莉.阿利斯小姐的结婚礼物!一名老乞丐敬上。” @*

责任编辑:王书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资治通鉴》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末年公元前403年,韩国邀请魏国出兵,协助攻打赵国,魏文侯谢绝说:“我与赵国既是兄弟之邦,又有互不侵犯之约,不敢从命。”韩国的使者怒气冲冲的离去了。
  •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仁、义、礼、智、信”,仁居首。那么古人是如何看待仁人的呢?
  • 《易经》一卦曰“谦”,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
  • 舍弃一些名利之心,你会体会到你获得了更大的快乐......
  • 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文字上都是有着很深刻的内涵。现在谈两个成语“闻过则喜”和“文过饰非”。前一个“闻”是听闻的闻,后一个“文”则是文章的文。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是面对自身错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