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少年友情难长久

font print 人气: 72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6年10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温静编译报导)孩子间的友情经常被形容为转瞬即逝。为了找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们花六年时间,研究跟踪了410名学生。从这些孩子上七年级开始,研究员们每年都对孩子们的友情状况做一次调查,直到他 们高中毕业(十二年级)。

这项研究的带头人是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哈特尔(Amy C. Hartl)。她与同所大学的劳尔森(Brett Laursen)以及荷兰奈梅亨大学(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的希勒森(Antonius H. N. Cillessen)共同完成了这一研究课题。

研究结果显示只有1%的友情能维持到十二年级。绝大多数友情只能维持一两年。

那么,为什么友情会终止呢?

劳尔森说:“青少年最有可能与那些和自己有共同特点的人维持长久的友情,享受共同的成功。”

“能预测友情结束的最强因素包括性别的差异、被其他孩子喜欢程度上的差异、体力强壮上的差异以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具有一些不被人喜欢的特点并不一定会让友情终结。只要两人之间都有这种不被人喜欢的特点,那么两人还是可以维持友谊的。

“我们从以前的研究中得知,孩子们喜欢和他们相似的人做朋友。”劳尔森说。

“现在我们知道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两人之间的差异会损害友情。差异能引起矛盾,妨碍需要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动及分享喜悦之情。差异能造成两个朋友之中的一人付出更多,例如不那么咄咄逼人的一方(需要忍受另一方);或者其中一人得到更多的好处,例如社会地位较低的一方会接受到馈赠。朋友之间的差异会打破维系两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心理医生菲利普(Karen Phillip)说,这也算不上什么新发现。

她说:“在七年级时,我们的身体、头脑和情感都会经历很大的变化。无法永远维持这段时期的友谊并不是什么不同寻常的事。”

她还说:“由于课程、选修课以及运动项目经常变化,低年级的高中生们经常会经历几组朋友。”

与此不同的是,我们在大学时期建立的友谊能持续更长久,是“因为我们与思维方式、智商和兴趣相似的人在一起。”

怎样帮助孩子处理结束了的友情

给孩子报名参加新的活动。菲利普说,让孩子参加新活动可以帮助他们与有相同兴趣的新朋友建立友谊。

让孩子保持忙碌状态。菲利普说:“和你的孩子单独做些事情,或全家人一起让你的孩子有事做,保持忙碌。”

倾听、表示同情并寻找解决方法。“家长能给予孩子最好的东西就是他们的时间、耳朵、指引和理解。”菲利普建议家长们告诉孩子他们的感觉,他们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这段逝去的友情。“如果孩子需要引导,那么家长可以只提供两条建议,告诉孩子他们可以怎么做”,然后让孩子自己决定怎样做。

“如果家长担心他们的孩子,那么还可以咨询辅导顾问,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和指导。通常,孩子对辅导顾问吐露事情会比对父母更多。辅导顾问能够让孩子更有信心地继续未来的生活。”

责任编辑:瑞木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尽职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顺顺当当、成绩优良,长大后能成就一番事业,即获得成功。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没有一定之规,不过新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人的特质可以预见其成功,毫不意外,这些特质很多都受惠于家教。
  • (大纪元记者余亨之旧金山报导)7、8年级是孩子智力开发的黄金期,如果孩子的思维在这段时期得到很好的开发与训练,到了高中就自然而然成绩优异,因为其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比未开发的学生前进一大步。错过这个关键的时间段,孩子的脑子就容易僵化,再去开发就非常困难。
  • 周康贤、李淑铃、康薇薇、伍巧仪这4位纽约的华裔青年,从小学起就是同学。不同家庭背景的他们互相帮助,一起考上了知名的布碌崙科技高中,并于今年以优异的成绩一起毕业。谈起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让人很受触动。
  • 我想大人吃糖和孩子最大的不同,是经过岁月和生活的磨练后,糖里的滋味已经不在舌尖了,而在脑海:脑海沉淀了我们的青春,一如我和好友这40多年来的甜美友谊。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