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自信的三大态度

作者: 奥黛莉‧雅坤, 依莎贝尔‧拜优   译者:梁若瑜
font print 人气: 583
【字号】    
   标签: tags: , ,

 

我们已看到了自信和衍生而来的动力,对于均衡而有效的学习是多么重要。我们绝不能就此打住,一定要告诉你几个心得和途径,协助你引导孩子提升这至关重要的信心。

但首先要看一条有用的小定义,你查字典可能找不到,却能回答“何谓孩童或青少年?”这个问题。

孩童是指一个即将长大成人的人。得证!儿童是个应当受到尊重,且尚未拥有让他得以独当一面的经验和(生理、心理、道德、经济)资源的人。但重点是他是一块海绵!是一块会吸收情绪的海绵,就像我们在本章一开头所说的那样。

那么,尽管接下来仍可能遇到困难,身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灌输这份信心给孩子呢?

态度1:三个基本准则,让父母及孩子放轻松!

基本上,所有父母都想在学习上尽量协助孩子,但最后往往演变成一场战争。为什么呢?所有爸妈都想要帮助孩子,但并不是所有爸妈都是教学专家。

爸妈上了一整天班,也累了,无不希望孩子做功课的这段时间能尽快顺利结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家事要做,很容易就不耐烦。除非是道行高深的瑜伽行者,不然实在很难保持冷静且有求必应,尤其要是孩子还拖拖拉拉不肯开始、没五分钟就坐不住、抱怨说“我不会啦,太难了!”、“功课这么多实在很不公平”⋯⋯

这些都还算好,更别提那些学习上真的有障碍的孩子,对他们而言,做功课就是一场折磨。面对这种孩子,父母要保持冷静和关爱的态度就更难了,尤其是才写了第一题就花掉一个钟头,而后面还有好多题⋯⋯

因此我们建议父母不妨运用以下三种非常好的方法:

善待自己,并要想着,自己已尽力,这样不错了。父母不该立志成为老师之外的超级教练,并认为孩子的课业成就都须仰赖父母。一如艾德嘉.莫杭(Edgar Morin)在《道德》(Ethique,书籍资料见第216 页)一书中所言,永远别忘了要把关键的事排在重要的事前面。身处在法国这个公认让儿童超时工作(指超时用功)国家的我们,千万别忘了功课再怎么重要,也永远不如睡眠、爱的抱抱,和全家人一起吃饭。

利用一步一脚印法。我们经常观察到父母过度担心孩子进步得不够快。一旦未能够快地看到预期的结果,便会导致挫折感和不耐烦。假如孩子未能在有限时间内,达到一个往往设定得过高的标准,常常也会出现相同情形。建议父母把最终目标,切割成一连串轻易可达成的小目标。

利用一种合作式且趣味式的方式,让学习过程更有效率。芬兰的学生成绩表现优异且身心均衡,我们邀请父母以芬兰学生为例,把做功课的时间,视为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取得知识的一个步骤。于是,父母在这个步骤中,便扮演孩子陪伴者的角色:用“你可以的”替孩子加油打气,用“你想要用什么方法记住⋯⋯?”协助他自己想办法。这方面,心智图是个非常好的工具。

我们很鼓励你将这三种方法分享给你的孩子,这对他们也很适用:

善待自己:“我会尽力把事情做好,有时能成功,有时无法立刻成功,但之后我一定能成功。”重点是不气馁,明天再继续努力。

我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来学,而且我轮流切换各种题目和科目,免得我的脑袋消化不良,“一口气写太多数学题,会扼杀数学”。我排做功课计划时,以一星期为单位(就算我才小学四年级也一样),这样做起事来才不会有压力,让我脑袋有充分时间去理解。

 我不再把我爸妈视为“只会碎碎念且一直来烦我的人”。我信任他们,并接受他们的帮助。我心想我可以和爸妈一起探索一些美好的事情,用功学习也能变得好玩。

态度2:莫忘毕马龙效应,许孩子一个正面的未来

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尽量以关爱的态度对待孩子。请回想一下罗森塔尔的实验。人很容易就在孩子身上贴标签:他动作很慢、他很好动、他很安静⋯⋯别人就这样界定了他,把他关在一个他难以逃脱的框架里,然后这也变成了他对他自己的期待。因此,我们也能透过期待好的事情,对孩子许下一些正面的自我实现预言。

态度3:保持自觉和稳定,不说负面情绪的话

我不带批判地观察自己,并自问,我在做出某件事,或对他说出某些话的时候,我是在夸赞他,还是在贬低他?假如我对他提出某个意见,我究竟是在帮助他成长,或只是在抒发我自己的情绪?

因此检视自己所发表的某些意见是否具有教育价值,总是很重要的。

*  *  *

实际案例12  七年级/汉娜/忘记要考试

与其生气大骂,不如直接协助孩子

12 岁、就读国中一年级的汉娜,某个星期天晚上九点,对着妈妈哀号说:“妈妈,明天历史课要考1850 年到1945 年间的十六位法国总统,可是我忘记这件事了。”当天下午,她当然没忘记看她最喜欢的影集,和出门去找姊妹淘玩等等。

这时,汉娜的妈妈(汉娜是我们的女儿之一,你猜得没错)有两种选择。

选择一:劈头大骂“吼,怎么这样,你很离谱耶!你老是这样(其实没有“老是”,只是“常常”,但人一气起来就口不择言),你原本明明有一整个周末的时间可以念书,叽哩呱啦叽哩呱啦⋯⋯结论就是你自己想办法,而且我要惩罚你。”

选择二(也是最后所采取的选择):“把你的笔记本拿出来,过来这里,我们一起看看。”半小时后,靠着神奇的心智图和合作的力量,该记住的内容都记住了。

汉娜的妈妈仍提醒了汉娜,由于她拖拖拉拉,导致妈妈不得不中断正在看的一部很棒的电影,今天晚上发生的事算是一次经验,下次再遇到考试时要记得。

我们谈到心智图的技巧时,会再举出汉娜的例子。

─ ─摘自:《法式翻转教养:拯救无数法国妈妈、孩子和老师的“全脑心智图”学习法》野人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教育不是说只能发生在学校的课堂里,父母在帮助孩子学习的方面,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父母们与学校老师一起配合,可以使他们的孩子对学校的各方面感受良好,进而帮助孩子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 华兴中文学校至2010年秋季已创校二十二周年,一直以战战竞竞的办学态度,以注入中华文化的使命,面对每年不同的环境,用心认真地付出与成长,其目的是希望下一代能继续在别人领域上,留下自己的根。2010年秋季班,在家长期盼下开学了,面对一批不同年龄层孩子在此受教,华兴将以更专业的师资来传授新知。
  • 身为家长的读者若担忧孩子可能因为没有校外辅导而学业落后的话,那么本文可能对读者有所帮助。本文作者艾薇丽(Nicole Avery)是流行的父母养育博客网络编辑及作家,她简单阐述了何为“家教”以及为何大多数学童其实不需要家教的观点。
  • 我常跟家长说:“孩子功课不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他进步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学习需要静心与定力,坚决的信心与丰沛的好奇心,也需要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他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对于某些孩子,非常需要家长定时、定期的辅导。
  • 专注和专心都是学习时所必须的,它们分别由大脑的两个不同区域掌管,而且彼此互不相容,因此无法同时进行。此处的重点在于协助孩子依需求的不同,让两者间的切换变得更顺畅容易。但首先,要厘清专注和专心两者的差异。
  • 一群绵羊早草地上慢悠悠地边走边吃草,一只狗居然悠闲自在地坐在一只羊身上,享受着这世间不可多得的逍遥快活,让人好生羡慕。
  • 先前说过,如果想进入学习的状态,必须动用专注力。开学的时候,我必须要能够把“玩伴”或心事先放到一旁,才有空间接收资讯。 千万别误会了!把脑袋清空,不代表什么都不想......
  • 我们身为心理医师,经常邀请我们的病人跳脱固定行程、改变自己的习惯,做出改变。那么协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时,为什么我们建议要排定固定行程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