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小说:黑与红(13)

作者:李科林
font print 人气: 15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孙立人与作战参谋乘吉普车到达英军第一军团指挥所。军团长一见孙立人,像遇见了救星:

“如果中国军队,再不赶去达罗援救英军,他们就可能全部被俘。”

孙立人问:“你们不是有斯高特将军指挥的部队吗?”

“他也被围困在达罗了,请你赶快派出你的士兵去救救他们吧!”

军团长平时不可一世的傲气,已变成哀求了。

看着军团长那副惊恐万状的可怜相,孙立人斩钉截铁地说:

“快报告日军军情!”

军团长向史密斯师长点了一下头,史密斯向前一步,并腿立正,报告孙将军:

“日军在午夜前包围了达罗城,但五分钟前,又停止了攻击”。

孙问:“日军是否有撤退的迹象?”

“未见有撤退的行动。”史密斯回答。

孙立人与作战参谋嘀咕了几句:“日军为什么包围了达罗,又停止了攻击,但又不撤退,是不是有所伤亡,重新调整。既然日军一夜之间未能结束达罗的战斗,说明他们两个联队的战斗力,还不足以完成对几千人的包围圈。”

“他们在等待援军。”参谋思路敏捷地提醒孙。

“对,立即命令装甲兵一一三团,由团长刘继光亲自率领赶赴达罗,打开城北的突破口。再由步兵一营、二营从东路、西路包抄,教导总队的学生军在南面外围,狙击由包围圈逃跑出来的敌人。”

作战参谋跟随孙将军作战多年,此次出国作战,更是对孙立人的战略、战术佩服得五体投地。

孙立人虽是美国军校毕业,但不墨守军事教科书的成规,而是根据千变万化的战情,不拘一格,出奇制胜。有时简直像小孩子捉迷藏、恶作剧,让日军指挥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次大胆启用没有战斗经验的学生军,狙击南路的逃敌,就是充分理解同学们打击日寇的迫切心情,但又不能让学生军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充当主力转移过多,而是以以逸待劳的办法,将平时打人像靶的射击训练,挪到战场上。

狡兔三窟的那两窟已被装甲兵和二个营的步兵堵死,只剩一窟,留给学生军打活靶了。

离天明只有三小时了,我们的队伍顺利地通过了开阔地带,向着丘陵地隐蔽前进。突然前哨部队停止了前进,团长刘继光在电话里向孙立人报告:

“前方发现了敌人!”

孙立人命令:“按原计划进行,绕开零星的敌人,迅速接近城北,发起总攻之前,尽量不与敌人交火。”

刘团长迅速带领装甲兵团向达罗城北进逼,步兵一营、二营分两路移动到城东、城西,孙立人和学生军隐蔽在城南的丘陵高地,俯瞰全城指挥着整个战斗。

拂晓,指针转到五时三十分,一颗红色信号弹在城北腾空而起,刘团长发起进攻了!

一片闪光后,接着是轰隆几声巨响,原来是孙立人事先配备了炮兵,给予围困城北的日军当头一棒,紧接着是密密麻麻的机枪和冲锋枪的齐发声。

刘团长率领的装甲车此时已越过壕沟向城北挺进。刘继光在电话中喊道:

“日军第一道防线已突破,步兵从左面逼近日军第二道防线。”

孙立人激动地喊:“要快,要快!”

与此同时,向城东、城西进逼的部队也将包围圈愈缩愈小。包围反包围,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不出孙将军所料,溃逃的日军,由北、东、西向南突围,正好中了埋伏已久的在丘陵高地隐蔽的我军的圈套。

只见狼狈不堪的日军,一起涌向南路,以为尽快逃进丛林就是一条生路。敌军像潮水般地向丘陵地冲来,我们人人手扣扳机,就等待开火的命令了。

孙将军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居然慢悠悠地点燃了一根LuckyStrike(幸福牌香烟)还随手递了一支给作战参谋,不时地拿起望远镜观察。

敌人离我们只有二百米了……一百米了。孙将军的烟抽得更猛了,五十米了……三十米了,只见孙立人的手往下一沉,作战参谋迅速拿起电话:

“开火!”

枪声、轻重机枪声、手榴弹声,响成一片,眼前的敌人像多米诺骨牌似的,成串倒的倒、逃的逃。这时东、西、北路的友军逐渐形成了个U形口袋,硬是将不可一世的日本皇军二千多人死死包围在开阔地的中央,“交枪不死”之声响彻云霄。

战争结束,孙立人坐上吉普,由参谋警卫陪同开赴城下,整理好队伍,开进达罗城中。城内的缅甸老百姓、被解救的三千英军以及英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向中国军队蜂拥迎来,热烈欢迎这支中国远征军胜利之师。

城防司令斯高特将军趋步向前紧紧抱住孙立人:

“感谢你,感谢你,中国人真了不起,孙将军真了不起!我要向英国政府为你和你的军队请功,授与你英雄勋章!”

斯高特将军眼睛里噙着感激的泪花。中英士兵长久地拥抱欢呼,互赠纪念品。

一位英国随军记者走过来,紧紧握住孙立人的手说:

“孙将军感谢你,也感谢你英勇的士兵,我要向全世界宣布,是孙将军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一倍于自己的日军,拯救了三倍多的盟军,了不起,真了不起!”

说完,他举起相机,对着孙立人“咔嚓”照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英国士兵见此情景,也不顾上下级的尊卑一拥而上,将孙立人抬了起来,高高举起,一直送到斯高特将军的指挥车旁。

为了感谢中国士兵救命之恩,英国士兵们请中国兵乘坐他们的卡车,而自己步行。

斯高特陪着孙立人,车的两旁伫立着四个士兵,一边行着军礼,浩浩荡荡向英军司令部开去。@(待续)#

点阅【自传小说:黑与红】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马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出发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们三十人一组分乘几十辆军用卡车直奔新津机场。飞机型号是C-47运输机。第一次坐飞机又兴奋、又紧张,机身发动后颠簸了几下,在急速的滑行中腾空而起,下面的房屋由饼干筒那么大逐渐缩小到火柴盒那么大。
  • 发枪了!班长们忙着登记每个人的名字,枪的号码。班长将一支支崭新的还带有凡士林的英式来复枪,发到我们每个人手中时,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你们的第二生命,是伴随你们的好伙伴,人在枪在,每天要像爱护自己亲生的孩子那样给他打扮得干干净净,决不允许有一点灰尘,尤其是枪膛里,要擦得像镜子一样光亮。
  • 我们告别了同学、班排长,坐上司务长去领给养的中型吉普,来到孟拱的美军第三野战医院。我们将军医处的转院许可证交给一位金发碧眼的漂亮护士,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将我们的名字,部队的番号,登在本上后,就发给我们每人一套天蓝色的病号穿的衣裤并带领我们到外科手术室。
  • 同学们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不到十分钟,宪兵的吉普车呼啸而去,接着紧急集合的哨音吹得又响又急,我们都怀着大祸即将临头的感觉,迅速集合完毕。
  • 刘佳听到“为它卖命,能好吗?”这句话,感觉自己从牢笼里跳出来似的,大声说:不好,当然不好,我就是被这个邪党害苦了!从小到大听它的话,结果怎么样?拚命工作,刚到中年还被一脚踢开!让多生孩子,生了养不起了,还不是自己的孩子受罪!它哪个政策是为老百姓着想?瘟疫来了,全国封控,控制不住了又全面放开,拿民生当儿戏。
  • 茂利一边装菜,一边对大车司机说:这岔路口把两块地分开,东边的老地用老法子种,菜好看还好吃,我们西边的差点误入歧途,我就是听了好人言,三退了,得到神保佑了。人活着啊,走什么路,选哪边太重要了,你选正的神就保佑你,你给坏的邪的站队,就没个好。遇到岔路口,可得好好想想走哪边。
  • 老蒙在离休前是个“长”,“平稳着陆”退下后,买花草,认识了老郑。一来二去熟了,老蒙跟老郑说,现在朋友多数相互利用,称兄道弟也不见得为情谊,我们的花缘比金子珍贵。
  • 记得我整个小学阶段好像都在捡破烂,学校每学期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上交多少斤废铁,还捡过废纸。家里能上交的东西都交出去了。那垃圾箱,臭水沟我们都不会放过。我们很大一片家属区的孩子都在同一间学校上学,全校的学生都要求捡废铁,到哪里去捡呢?
  • 大陆知名媒体人江雪的文章《长安十日——我的封城十日志》,记录了一些封城细节和感受。在严厉控制言论的墙内,作者只是用平和的文字表述,但仍然难掩内心愤怒的呐喊。
  • 郭晶是位社工,她以社会工作者独特的眼光,在封城后有意识地持续书写、思考、细腻的记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了城里人们的恐慌、惧怕、焦虑和坚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