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版“周处” 无赖变身的故事

整理:杜若
font print 人气: 1047
【字号】    
   标签: tags: , , ,

《三字经》有一则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周处除三害”,说的是晋朝周处(236年─297年)年轻时,由于好逞凶斗狠,被乡民认为是一大祸害。当时,义兴百姓将河中蛟龙、山中白虎和周处,一起称为三害;而且乡民认为三害之中,周处对乡民为害最甚。

有个乡民出了一个主意,挑唆周处去杀白虎和蛟龙,实际上他希望这三个祸害互相厮杀,起码可以除掉两害。于是,有胆又有勇的周处先杀死老虎,又杀了蛟龙。

当周处和蛟龙拼杀时,随着水流漂游了几十里。经过三天三夜,乡民还不见周处的影子,都以为他已经被蛟龙咬死了,纷纷呼喊庆祝。这时,杀死蛟龙的周处从水中冒出来,听到人们的呼喊声,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乡民眼中的一大祸害。

周处惭愧不已,心生悔意,于是前往吴郡寻找名士陆机(261年-303年)和陆云(262年-303年),想向他们请教。因陆机不在,周处只见到陆云。周处毫无隐晦地对陆云说出自己的情况,并表达想要改过迁善的心愿;但他顾虑,即便如此,最终也可能一事无成。

陆云劝慰他:“古人看重道义,有句话‘朝闻道夕可死’。何况你的前途还是大有希望的。再说,人最怕的是不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你又何必担心美誉不能远扬?”周处幡然醒悟,弃恶从善,最终成为一位刚正不阿的忠臣。

一千七百多年后,在清朝也出了一个“周处”。

清缂丝《周处击蛟图》。(公有领域)

除夕无米 强逼典当

话说清朝时有位张生,京口人,年少时家境贫寒,品行不端,敲诈勒索样样来,人们怕他就像怕老虎一样。不过张生天性豪爽,每次勒索得来的钱,随手散去,乡里不少穷人都受到他的帮助。

有一年除夕,家里没有半点米。张生想到亲友家去借,但想到昔日宿怨,他也不愿意低声下气去求人。一直等到太阳下山,张生还是想不出办法,于是拿起妻子的破衣裙,强逼当铺收下,硬是借了一千文。

撞霉运 开善心

张生买了一斗米、酒肉和线香、蜡烛和纸钱,全都放在篮子里。由于天雨路滑,快走到家时,张生摔了一跤,篮子里的东西全都撒在泥地上。

张生很气愤,回家拿来一盏灯,沿路去找,却意外地捡到一个颇有重量的袋子。回家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有账本、元宝、上百银元和数百的零钱,原来是绸庄掉落的东西。

张生顿时喜出望外,有这么多钱,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了。张生正想把袋子拿到内室,忽然转念想到,这应是收账的伙计不慎丢下的,如果他无法偿还给店家,必是死路一条,于是决定等待失主,将袋子还给他。

张生到家里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有账本、元宝、上百银元和数百的零钱,原来是绸庄掉落的东西。。(Fotolia)

坐雪等失主

张生收起袋子,从中拿了一点零钱,重新买了粮米回来,让妻子做饭。张生自己则提着一盏灯到门外,坐在风雪中,等候失主到来。

不久,张生远远地看到一个老先生和两个少年,手里提着绸庄的号灯,一面找着,一面走来,神色极为惶恐不安。张生知道失主来了。

张生招呼他们,询问他们丢了什么,老先生知道张生是个无赖,不敢直说,支支吾吾地想走开。张生忽然变了脸色,厉声说道:“你们打着灯笼四处照明,如果不是找失物,就是来查看门户,以便夜里作贼吧?”

老先生迫不得已,才说出实情,收账回来的路上,丢了一个袋子。张生问老先生袋子里都有些什么,老翁一一如实相告。

张生笑着请他们到家里小坐,老先生顾忌他是一个敲诈勒索的无赖,所以不想去。张生硬是把老先生拉到屋里去,端茶招待他。

但是老先生心思不在茶上,他不慎丢失了那么多钱,就是把家当全都卖了,也赔不起,说着说着,不禁大哭起来。张生从内室拿出口袋,老先生一看,大吃一惊,惊恐地望着张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张生硬是把老先生拉到屋里去,端茶招待他。宋 马远《雪景》。(公有领域)

不要酬金 只借银元二枚

张生安慰老先生,如果他真想贪占这些财物,早就拿去买祭品祭祀神明,然后关上门酣畅大饮,何苦一个人坐在风雪中,等着失主呢!

张生把袋子中的财物全部拿出来,放在桌上,对他说:“银元原封没动!我只是借了点零钱,拿去买了米!”老先生喜出望外,连连叩头拜谢。

起身后,老先生执意请张生拿取一半钱财,作为酬谢,张生拒绝了。因老先生不走,张生就笑着恳求借两块银元,好吃顿饱饭,过过大年。老者见张生如此诚恳,就拿出两块银元给了他,再次拜谢后离去。

夜梦帝君 痛改前非

张生用两枚银元买了好酒好肉,献神祭天,夫妻二人对饮,美美地吃了一顿年夜饭,才去睡觉。

当晚梦中,张生被人绑着,带到一个很像是文昌帝君的王者面前,王者叱责他:“你多行不义,再不改过,定会堕入饿鬼道!”张生叩头乞饶时,忽然有人拿着一张状子,进来禀报。

王者一看状子,脸色立即大变,说:“这是大善事啊,足以抵销以前的恶迹,应当还他禄籍,使他登入本年科榜。”转而对张生说:“你回去之后,一定要痛改前非,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张生醒来,知道还银之事,已得神明庇佑。于是天亮之后,张生写了一封奏书,以表改过迁善的决心,并在文昌帝像前焚烧,发誓行善,以赎之前罪过。从此以后,张生勉励自己尽力向善,然而生活却愈加贫困,常常几天都揭不开锅。

明末黄杨木雕文昌帝君坐像。(公有领域)

商家慕高义 资助张生

孟秋中旬,几乎所有的秀才都去金陵参加秋试。张生每日为养家活口忧心,无暇顾及考试。这天,忽然遇到那名绸庄老先生,老先生问他为什么不去考试?张生说没钱。

老先生请张生在家等候,稍后老先生带来自己积攒的工钱二十两白银,交给张生,让他赶快启程参加考试。

老先生离开后,张生盘算着:拿这么多钱去考试,还不知道能否考中,是否还是拿钱买米,可以半年衣食无忧。

正在犹豫不决时,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老先生和一位年轻人。老先生向张生介绍,那位年轻人就是他的东家,少年东家有感于张生的大义,一直想要报答张生。张生这次参加考试,东家考虑到张生家眷生活困难,于是准备了二十两银子以及四石白米送给张家,让张生能够安心地参加考试。

张生谢过老者和东家,即刻起身搭船,前往金陵。待到揭榜时,张生榜上有名。老先生和东家又为张生准备进京赶考的费用,结果张生再次登榜,考中进士,入仕为官,官至观察使(正四品)。@*#

出自《世说新语‧自新》、《坐花志果‧张观察》上卷 十八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处自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周处是晋代义举阳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不拘小节,性情凶悍粗鲁,恣意妄为,简直成了乡中一害,乡亲们都十分怕他,总是躲得远远的,不愿和他交往。
  • 些年,有一位大叔到某地打工,因为这里没有认识的人,三转两转来到一个大型的公司旁边,正四处张望,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位看上去有些身份的人。他不经意的看大叔一眼后又仔细的打量一番。大叔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此人把他带到了办公室,并快速打电话叫两个儿子马上赶过来。
  • 在大山中清修的日子,犹如置身云外仙都。道乐声声,道香袅袅,道人们不问世俗,专注于每日的修行功课,浑然忘记光阴流转与时岁变迁。公元1644年,来自北方的哒哒铁蹄声,打破了中土大地的局势,亦震动了这座大山。
  • 他年纪轻轻,但头顶好几个世界面包的头衔,晋升台湾之光的行列,大家总说他是下一个吴宝春,但他说台湾只会有一个吴宝春。他说我要当下一个王鹏杰。
  • 陈洪书的故事,不仅说明了瘟疫真的是由瘟神在控制的,还说明了人的命运也是有神安排的。
  • 《太上感应篇》开篇说:“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说祸福没有一定的门道,都是人心感召而来的;善恶的报应,就好像影子随着形体移动一样,永远都无法分开。
  • 高僧虚云住持云栖寺,传戒讲经。在传戒期间,殿前那棵早已干枯的梅树忽然开出了几十朵白莲花。而且寺中的菜园,所有的青菜都绽放出青莲花。看上去,每一朵花宛如站着一尊佛像一样很是殊胜。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经年过三十还没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长相面术。有一天见到王某,其姑父面露忧愁之色,对他说:“你到十月应该有大难,不能够逃脱,怎么办呢?”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雷州半岛南渡河畔小镇窑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国家各项运动对个人命运深刻影响下,展现坚强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状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过河时吟诵的诗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状元的资格便被褫夺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