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十足的《万壑松风图》

作者:邱馨贤
宋 李唐《万壑松风图》。(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931
【字号】    
   标签: tags: , , ,

李唐是北宋末期的人。当时的皇帝徽宗虽然在政治上表现平平,但在绘画方面却有突破性的政策,比如,他打破过去由他人推荐进入画院的习惯,以考试的方式选才;徽宗很重视画家对于诗意的想像力,并以其做为鉴定标准,当年,徽宗出的考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竹锁不是竹子做成的锁,“锁”在这里当成动词,是诗句里一个很关键的字,整句诗的意思可以解释为一片竹林把桥边卖酒的店家给遮掩住了。

但“桥边卖酒家”在诗句里就占了五个字,所以很多画家把重点放在酒家、酒客谈笑、桥边的描绘;李唐先画了一片竹林,有座桥头,隐约在竹林中有幅酒旗,连酒家的建筑都没有画出来,却将诗中的关键字“锁”表现得淋漓尽致,徽宗大为欣赏李唐的诠释能力,钦赐第一名。

进入画院后,李唐受到徽宗重视,官至待诏。

《万壑松风图》这幅作品是在北宋宣和时期(宣和为徽宗年号)六年完成的(一一二四年),李唐当时是七十六岁,正是北宋发生“靖康之难”(一一二六年)的前两年。靖康之难发生后,金人攻破北宋京城,包括徽宗、钦宗两名皇帝、嫔妃、大臣、画师技工等三千多人都被掳往北方,李唐也是其中之一。

土匪变徒弟 一路保到江南去

李唐曾经在康王赵构府中做事,他听说康王已经在南方继位,也跟着其他大臣往南方走,逃到太行山的时候,却被强盗给包围住了,其中一人叫做萧照,被李唐包袱掉出来的一盒盒粉饼给吸引住了(按:以前的画画颜料不容易取得,因此调成粉块状,每次要画的时候,就调用一点),就问眼前这位老人是做啥的?

李唐报上名号,萧照大吃一惊,因为他对画画很有兴趣,又听到眼前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翰林图画院待诏李唐,于是自告奋勇要跟随李唐到南方去,萧照告别了首领,一路保护李唐到了当时北宋王室偏安的京城临安(今杭州)。

两人一路边逃边画,边画边敎,萧照后来也成了南宋著名的画家,目前台北故宫还收藏有一件萧照的作品。

当时,康王赵构也还没确定要定都哪里,李唐也找不到他在哪里,颠沛流离辗转来到南方,又没人认识,只能先以卖画为生。

李唐不入时人眼 他日重造南宋新画派

宋 李唐,《万壑松风图》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江南、江北的风景相异,养成的风土人情也大大不同,人们对书画的喜爱与北方不一样,北方喜欢大山大水,但在烟雨江南,人们并不喜欢这样的画作,所以,李唐的作品卖得不好。他做了一首诗,感叹时不我与:“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意思是山水画里的云烟、村落与雨气迷濛的江边滩头,你看起来没什么,其实这是很不容易画的,但却无法博得人们的青睐,唉,早知道你们都看不懂,我就多买一些胭脂,画大家都喜欢的牡丹就好了。

所幸,许多江北的人也逃到江南,一位疑似康王舅父的人偶然在市场上,见到一张独异于江南风格的画作,才找到李唐,将之推荐给已继位为高宗的康王,高宗重建画院后,李唐再次进入翰林图画院,当时他已八十岁了。

李唐是一个全才型的画家,绘画实力丰厚,不但会画山水,也会画人物故事画、花鸟、走兽等。长居江南后,他逐渐改变画风,北方的大山大水、中峰鼎立的构图逐渐变成了江南烟雨濛濛、西湖杨柳、平坡的半边构图,还有他创的斧劈皴法等,带领了南宋画家走向另一个画风,包括知名的马远、夏圭;他虽然是北宋时期的人,但因为影响深远,与刘松年、马、夏合称“南宋四家”。

图画说明——小论

这幅画是三拼绢,就是三块绢布拼在一起画成的,从上面天空的位置可以看到接缝,是一幅非常大的作品,《谿山行旅图》、《早春图》都是二拼绢。因为,以前的绢尺寸没有那么大,超过一百公分的画,就必须用拼接的方式来完成。

这件作品虽然巨大,但画面给人感觉愉快、宏大,并不暗沉、萧条,例如画中的松叶十分茂密,与郭熙《早春图》中的蟹爪枝给人萧条的感觉、或春芽才刚冒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这幅画像是夏天,生机勃勃,且声音很多,画中可以感受到泉水汩汩、松风摇曳、主峰两侧、山凹处、山峰处都有流泉,呼应了画名中的“万壑”。

图画说明——细部

宋 李唐,《万壑松风图》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很多史料记载李唐体格兼备,他擅于描写万物生气蓬勃的朝气,以这幅画为例,这幅画有很多细微的部分,让你觉得动感十足,跟李唐使用的多变皴法、采用的画面元素都有关系,例如在画中的山石、云、松、水等是主要元素,我们可以看到李唐以不同的皴法来做出各种阴影、变化,忠实地表现了物体的表面结构。

立体的松树:他用墨线先把树干圈出来,再用半圆形画出松树身上的节理,却没有很呆板地把整棵松画满,利用一半的密集度来表达树干的起伏,这些节理的表现与淡墨染色具体呈现了这些松树的立体感。

厚实的松针:李唐利用细笔的短针,把松针一笔一笔画出来,粗细大小不同,而没有想用染色直接带过,画法十分细致。

真实的泉壑:后面的这些水纹与传统的画法也不太一样,如果你常去爬山,就会发现水纹就如同李唐画的样子,哗啦哗啦地流淌着,跟范宽《谿山行旅图》所画的抽象性的水、瀑布不一样。

落款:皇宋宣和甲辰(按:一一二四年)春,河阳李唐笔。李唐是河阳三城人,就是现在的河南孟县。但这幅画没有画名,所以“万壑松风”应该是后人所取。◇#

──转载自《艺谈ARTIUM》

(点阅艺谈ARTIUM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郑之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画室的墙壁上写有这样的座右铭,作为灵感之源的提醒:“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创造动物》这幅画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动态地描绘了神体,并满怀愉悦地赞美自然界。此画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国作家史丹利‧霍洛维茨(Stanley Horowitz)写道:“冬天就像蚀刻版画,春天是水彩画,夏天像油画,而秋天是综合四季的马赛克(镶嵌画)。”几世纪以来,诗人与作家用笔歌颂四季,而画家用色彩使之流传千古。
  • 聚会宴饮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古希腊,有一种称为“会饮”(symposium)的特殊宴会,是当时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随后,宴饮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十分盛行,并以不同的形式传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岁时就计划为但丁《神曲》着手绘制插图。他的艺术才能大多体现在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上。除了神曲之外,他还为其它文学名著制作精美的插图,如《圣经》、《失乐园》、《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图的面世,即被大众认为文学结合视觉艺术的一大杰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