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同是咳嗽用药不同?中药“升降浮沉”的奥妙

文/薛丽君(中医学院副院长)

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质。(Shutterstock)

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质。(Shutterstock)

人气: 1871
【字号】    
   标签: tags: , ,

【编者按】同样是咳嗽,为什么中医治疗时的用药方法却大相径庭?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质,了解这些性质,你会更进一步懂得中医用药的奥妙。

中药的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势。它们的意义如下:

1. 升

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

2. 降

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

3. 浮

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

4. 沉

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

总结来说,凡属于升浮者,都能上行、向外;如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凡归类沉降者,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热、泻下、利水、收敛、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种不同的药性,也是临床上用药的原则,这是它的意义所在。因为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也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别,在治疗上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药物。

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气上逆的呕吐,当用姜半夏降逆止呕,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药;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耆、党参、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提,不可用大黄等通便药;病位在表者,宜发表而不宜收敛,因表证须发汗解表,当用紫苏、生姜等升浮药,而不能用浮小麦、糯稻根等收敛止汗药;病位在里者,宜用清热、泻下或温里、利水等沉降药,不宜用解表药等。

举例来说,如果肝阳上逆的头痛,误用升散药,反而会造成肝阳更为亢盛的情况;脾阳下陷的泄泻,误用泄降药,容易造成中气更为下陷,导致久泻不止的症状。

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中医治疗时也会应用到中药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Shutterstock)
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中医治疗时也会应用到中药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Shutterstock)

升降浮沉,也是药性的一种归纳方法,且应用上和归经有密切联系。

例如,肺病咳嗽,当用肺经药物,但又须区分病势,来考虑升浮沉降的药物。例如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引起的咳嗽,当用升浮药发散外邪、宣畅肺气,如麻黄、桔梗等;肺虚久咳就应该用敛肺止咳的五味子、诃子等沉降的药物来治疗。

又如,气分上逆的病症,应当用沉降药来治疗,但又须区别属于何经的病症,如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经降逆药;肺气上逆、咳嗽气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经降逆药。

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因此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散、热无沉降”的说法。从药物质地来说,凡花、叶以及质轻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石以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

但是,上述情况又非绝对,还必须从各种药物的功效特点来考虑,例如,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在性味和质地方面,如紫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从性味来说应是升浮,但因为质重,所以作用为沉降;胡荽子药用种子应是沉降,但因为性味辛温,所以作用为升浮,等等。此外,透过药物的炮制,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转化,如酒炒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敛、盐制则下行等。

<摘自《生活里的中药材大百科》 幸福文化出版>

· 中医师:吃中药时 千万别吃这6类食物

· 你真的上火了吗?别乱吃“清热药物”

· 承制御药200年 同仁堂梦断谁手(上)

责任编辑:李清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