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密宗祖师不空和尚 在东土大唐展神迹

文/刘晓
刚到唐朝的南海郡,采访使刘巨邻就请求不空为其灌顶,不空遂在当地的法性寺停留。示意图。(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90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唐玄宗时期,长安有三位密宗高僧,即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合称为唐朝“开元三大士”,他们皆有神迹流传于世。在这三位高僧中,唯有不空和尚历经玄宗、肃宗和代宗三朝。

不空的梵文名是“阿月佉跋折罗”,汉地翻译过来为“不空金刚”或简略地称为“不空”。他是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年幼出家。十四岁时,不空在爪哇国遇到了打算前往东土大唐的高僧金刚智,遂进入其门下,拜其为师。

在传授佛法要义时,金刚智发现不空非常聪慧,对很多内容都可以很容易通晓。金刚智遂为其授菩萨戒,并预测他以后将大兴佛法。其后,在金刚智翻译佛经时,不空也在身边辅助。

开元719年,金刚智与不空一行抵达了广州,后又前往东都洛阳,受到了唐玄宗的礼遇。不空随侍在金刚智身边,直到师父于开元二十年圆寂。料理完师父的后事之后,不空遵从金刚智的遗命,前往师子国和印度。

刚到唐朝的南海郡,采访使刘巨邻就请求不空为其灌顶,不空遂在当地的法性寺停留,引导很多人走上了信佛之路。不空还面向佛像祈祷了十几日,终于感得文殊菩萨现身,信众更加笃信佛法。

不空和尚画像(公有领域)

此后,不空率弟子含光等三十七人以及众多海内外商人登船去往师子国。途中,海上风浪骤起,船只不断颠簸,众商人惊恐不已,纷纷以本国的法术祈求平安,但都没有效果,于是恳求不空加以救护。不空说道:“我现在有佛法加持,你们不用担心。”说罢,右手执五股菩提心杵,左手持佛经,口诵“大随求”一遍,海上立时风平浪静。众人无不感佩。

此后,不空一行又在海上遇到了一条大鲸鱼,其从口中喷出的海浪有小山那般高,比之前的风浪更加骇人。众商人以为命将休矣,但见不空和弟子再次作法念经,没过多久,众难俱息。

有了高僧不空,船只顺利地抵达了师子国,笃信佛法的国王派使节出城迎接。不空等人进入城中,看见许多步骑侍卫站立在街道两旁,国王以古印度人最高的礼仪接足礼亲迎不空。接足礼,即以两手承接受礼者之双足,并以自己的头面接触之。

为了表达对不空的崇敬之意,国王邀请不空等住在宫中,七日供养。每日洗浴用的带香气的水都以黄金斛盛之,国王还亲自为不空洗浴。太子、嫔妃、诸大臣等也都像国王那样恭敬地对待不空。不空在师子国不仅开坛讲法,而且广求密藏及诸经论五百余部本,以加强自己的修为。

一天,国王在与一群大象戏耍时,遇到了危险,无人敢近前搭救。这时不空口诵真言,双手结印,进入禅定。那些疯狂的大象马上跪伏在地,变得十分温顺,师子国上下都感到惊奇。后来,他在游历印度时,也是屡现神迹。

一天,国王在与一群大象戏耍时,遇到了危险,无人敢近前搭救。示意图。(pixabay)

玄宗天宝五年(746年),不空回到了大唐都城长安,向玄宗献上了来自师子国的珍贵礼物。后居住在净影寺。

当年盛夏出现了大旱,玄宗下诏令不空祈雨,并说“时间不能拖得太长,雨也不能一下子下得太大”。不空奏请立坛祈雨,不到三天,喜雨普降。玄宗龙心大悦,亲自持宝箱赐予不空紫色袈裟,并亲自为他披挂,又赐绢二百匹。

又有一天,狂风大作,玄宗再次下诏请不空禳止。不空遂拿一只银瓶,作法加持,须臾间,风就停了下来。不料,一只鹅突然将银瓶撞倒了,狂风再次掀起,比之前更加厉害。不空再次作法,狂风又突然停止了。玄宗因此赐不空“智藏”的称号。

天宝八年,不空申请返回本国,玄宗准许,但他刚到南海郡,就被玄宗派人追回。他继续在大唐国土上传扬佛法。

唐肃宗至德初年(756年),安禄山攻陷长安,肃宗逃至灵武凤翔。肃宗秘密联系不空,寻求秘密之法。待到长安收复后,不空所预料之事都得到了应验。肃宗后召不空入宫为其灌顶。

上元末(761年),肃宗久病不愈,不空念诵真言为其袪病。七天后,龙体即康复。肃宗对其更加礼遇。

大历五年夏,彗星出现,代宗下诏请不空前往五台山做法事。法事做完之后,彗星亦随之消失。示意图。(GEORGE SHELTON/AFP/Getty Images)

肃宗驾崩后,代宗即位,对不空同样礼遇有加。大历五年夏,彗星出现,代宗下诏请不空前往五台山做法事。法事做完之后,彗星亦随之消失。那一年秋天,不空从五台山回来,代宗派大臣以师子騘及御鞍辔出城迎接。

大历六年,京城再次遭逢大旱,春夏都不下雨。代宗下诏请不空祈雨,并说如果在三日内下雨,是和尚的法力,如果在三日后下雨,就不是法力。不空同样奏请设坛,第二天便下起了大雨。代宗十分高兴,遂赐其紫罗衣并杂彩百匹、弟子衣七副,设千僧斋,以报答其功德。

大历九年的一天,不空以生病为由上表请辞回国。代宗下敕慰问,还亲赐医药,并敕赠“司空”,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不空坚辞无效。不空甚为不悦,说道:“出家之人但求功德圆满,我今当逝,何以临终时再窃名位?”当年六月十五日,不空在沐浴后,东首倚卧,北面瞻望宫廷,以大印身定中而寂,世寿七十。

不空的圆寂让代宗十分悲痛。他辍朝三天,并赐不空弟子绢布杂物并钱四十万,另赐造塔钱二百余万。此外,不空圆寂前,出现许多异象,比如诸僧人梦见千仞宝台摧陷、文殊阁倒塌、金刚杵飞上天。而且,兴善寺后水池无缘无故地干涸、竹中生出果实、庭中之花凋谢等。

不空遗体火化后,收得舍利数百粒,其中之八十粒收藏于宫中,其头顶骨火化时不燃烧,中有舍利一粒,半隐半现。代宗下敕于本院起塔立碑,并赐其谥号为“大辩广正智三藏”。@*#

参考资料:《宋高僧传》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千古一僧的传奇经历。生前,三位皇帝、两场战争只为抢他一个人;去世后,唐太宗为他立碑提词。他究竟有何非凡的本事?
  • 王远知在母亲胎中传出了啼哭声;有一出家人预言他将来会是位神仙。后来发生的事情,证实这个生命是带着根基继续来修行的,结果是否如出家人所言呢?
  • 王灵官为五百灵官之首,他师从“四大天师”之一的萨守坚萨天师,而他拜师的经历也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
  • 中国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不少在山中隐居、修炼的得道高人,当他们走街串巷、闲步市井时,偶尔也会在因缘际会的安排下一展神通,或许是为了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仙术的精妙、道法的高深,亦或是想让人明白,人性本就通达神性,修神通、炼神术本就是坊间市井中有缘人皆可为的。
  • 王重阳是北宋末年及金朝时期的著名修道人。按历史记载,他在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南宋乾道六年)就已经仙逝了。可是在明朝古籍《狯园》中却记载,王重阳在明朝时期曾再次出现。
  • 神农即炎帝,他不仅为政是帝王之圣贤,开创了农业、饮食文化,中医和中药也是他所奠基。图为神农氏像,出自明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公有领域)
    一些史料中记载:伏羲氏之后,女娲氏继承了王位,共传了十五代,但都是承袭伏羲称号,因此有些史书上并没有这位女娲氏的记载。
  • 燧人氏统治天下的末期,在遥远的“华胥国”,另一位秉承天命下世的圣人——伏羲氏,应世而生。
  •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南梁时期,二位神者动用神通,一夜之间将整座寺院搬到了岭南。南宋时期,灵隐寺的疯僧济公突然跑到村庄里抢走了新娘。当全村人追赶济公时,一座飞来的山峰从天而降,震惊了所有人……
  • 周末秦初,陕西咸阳一带流传着一首童谣:“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元州戏赤城,继业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
  • 概括而言,漫长久远的三皇时期中,有五位神人治世的事迹广泛流传: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