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负面言语形容孩子,孩子就会展现负面言行
─孩子会采取与父母言语一致的行为
标签一旦贴上去,即使它并不准确,我们也会倾向采取和那个标签一致的方式行事。这种看似神奇的“从标签到现实”的飞跃,称为毕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译注:毕马龙效应是一种自我应验预言发展,认为内心的期望会影响现实情况,例如内心常常带着负面期望的人将会失败,而内心常常带着正面期望的人将会成功),研究人员对此已经有详细的记录。在现实情况中,孩子们是从生活中的其他人那里知道他们自己是谁的。想想你认识的那些高需求孩子。你会用什么样的词句去描述他们?那些词听起来像广告公司花费百万美元创造出来的吗?会让你希望拥有更多的高需求小孩吗?会让别人羡慕你有机会养育高需求小孩吗?
我们就实话实说吧,这不太可能。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发现自己面对着一大堆标签,这些标签有些是说出来的,有些没有明讲,但它们都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觉,也影响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高需求小孩。如果我们要和孩子建立健康的关系,就必须把标签摊在桌上,仔细分析,然后重新设计那些让我们和孩子感觉不舒服的标签─那些会遮蔽我们的视野、隐藏孩子内在潜力的标签。
五大步骤,用正面词汇形容“高需求小孩”
每个家庭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都不一样。你需要剖析,并且重新设计你们自己的标签,但是请容我让你先加入某个高需求小孩的课堂,听听其他父母写的一些标签。相信我,你并不是唯一对高需求小孩抱着悲观印象的父母。
我的高需求儿童班一开场就非常吵闹,十四位家长和十八个孩子同时到达。首先让你震撼的是混乱─整个场面就像一幅由声音构成的拼贴画。班上有快乐的声音:孩子兴奋的尖叫、笑声以及敏捷的小身体从滑梯上跳下来、在蹦床上弹跳、一边对爸妈喊着“看这个”。班上也有恐惧的声音:孩子们用手臂抱住父母的腿,逼得大人不得不拖着僵硬的腿穿过房间,同时传来抗议的哭喊,和“我才不要做”的宣告声。
我会让这些家庭一起度过课程最初的几分钟,接着便分开。孩子们继续他们的课程,父母则进入一个讨论小组。
Step 1 在纸上写下三个以上形容孩子的负面词汇
“今天的主题是标签,”我宣布,同时给每位家长三张索引卡。我要求他们在每张卡片上写一个词,描述他们的孩子在“糟糕的日子”是什么情况。少数家长立刻要求多拿几张卡片,坚称三张远远不够。每个人都笑了,因为知道其他人也可能会有不愉快的想法,感觉真的很不错。
有几位家长立刻写完了卡片。其他人则在自己的座位上动来动去,犹豫不决,手上的笔悬在空中,想到要公开承认那些可怕的想法简直令人难以忍受。我向他们保证,这些卡片会传到前面,洗牌,然后再发下去。没有谁一定会拿到自己写的标签,他们可以完全诚实。
洗完牌,我把卡片发回去,每个人拿一张。麦克是个平稳而善于观察的父亲,他有两个孩子─一个是高需求小孩,一个不是─他打破了沉默,读出卡片上头的字:“好辩。我儿子杰登什么事都要辩。昨天他企图说服我太阳不亮。我可不是瞎子,太阳明明就亮得很。‘你看看窗外,’我跟他说,‘太阳很亮。’你知道杰登怎么回答我的?他说:‘可是它在中国就不亮。’”
其他人都笑了,也回忆起他们自己那些没有结果的辩论。笑声渐渐平息,珍妮佛翻开一张卡片。“极度好动。”她念道。
这次艾比插话说:“我有四个孩子,比雅让我二十四小时值班。从她醒来到她睡着,我随时待命。我累坏了,我需要休息一下。”
其他人笑出声来。
“我不敢相信有人写了这个,因为我也是,”莎拉翻出一张卡片时说。卡片上用大写粗体字写着“攻击性”。
“希望我的分享能让大家好过些,”雅各布说,“我写的是‘暴躁’。我的孩子就像每天都会点火发射的火箭,这几乎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我都开始觉得自己像个职业太空人了。”这份列表还在继续增加中。
Step 2 认识负面词汇对我们和孩子的影响
我们使用的标签看起来可能都是很简单的词,但它们具有触发我们身体“战或逃”(fight-orflight)反应系统的力量。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生理反应,在这种反应中,我们的心跳和脉搏会加速,呼吸变快,血液冲向我们的四肢─一切都是为了战斗或逃跑做准备。我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红色区域”(red zone)。
在红色区域,我们的视野会变得狭窄。一旦我们完全因应潜在威胁而行动,我们便失去了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倾听他人声音的能力。这些反应让我们不可能同情我们的孩子,我们甚至会把中立的面孔视为愤怒和拒绝,把无辜的行为当成故意和恶意。这些负面标签不会把我们拉向孩子,为他们提供安慰和照顾,而是让我们的大脑做好“战斗”的准备。
负面词句对人际关系是毁灭性的,就像旋转的台风。它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心理学家约翰.高特曼(John Gottman)在聆听夫妻对话时发现,如果正面陈述与负面陈述的比例是1:2.9,他就能预测他们将会走向离婚。而另一方面,拥有健康关系的夫妻,正面评价与负面评价的比例则是5:1。
(待续)
─ ─摘自:《开启“高需求小孩”的正向天赋》野人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