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能力,是人类的神秘能力和神奇文化,包含无尽的未解之谜。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预言,有相当的部分已经得到了证实。依据历史的各种记载和操作实践,古人的预言方式方法有千百种。现在的人们多数只了解到算命不过就是测算个人或者某个个人社会生活的吉凶祸福。然而特别的是,有一些可考证的古代案例证明,人类能够预言百年乃至千年历史进程。那么,今天的我们从中能够得到怎么样的启示呢?
重耳夫人姜氏引用“占星术”与《瞽史记》两个预言案例,预言都超过百年
春秋时期,曾经雄才伟略的晋献公因为宠幸戎族的骊姬,使得晋国后宫生乱。不久,晋国太子申生被陷害致死。作为太子兄弟的重耳与夷吾被迫逃亡他国。重耳这一去逃亡,持续了将近二十年时间,主要历经狄、卫、齐、曹、宋、郑、楚、秦八国。
期间,重耳好不容易到达齐国,正是齐桓公执政。齐桓公为人豁达,非常爱才敬贤,就收留重耳及与他同行的一批随从。齐桓公赠送重耳二十辆配有马的车,还主持婚礼将宗室女儿齐姜嫁给重耳。从此,重耳过上安逸平稳的生活,乐不思乡,再也不打算回晋国,打算老死齐国。
不想,没有几年,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大乱,诸侯各国对齐国开始虎视眈眈。重耳手下的谋臣和随从,深感齐国的危机,就暗地里商议谋划逃离齐国险境。正巧,他们在桑树下议论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一位采桑叶的小侍女正在树上,听得一清二楚,而树下的人却一点不知道自己泄漏消息。小侍女赶紧回报重耳的夫人姜氏。
更加不曾想到的是,这位姜氏太太,不仅知书达礼,而且明世理识天道,胸怀大义。她非常了解齐国之乱的因由,更加理解重耳的为人和未来。
重耳夫人姜氏引经据典,反复劝谏重耳赶紧离开齐国。齐姜给重耳做了各种角度的分析,说到齐国已经衰败,而晋国政治方面问题重重,上天不需要安逸之人来保守事业。只有敬畏上天,像以前的齐国丞相管仲一样励精图治,才有好的未来。晋国正是需要重耳这样的人回去复兴国家。
齐姜还引用两则存在非常久远的预言,对重耳说:“我姜氏听说,周成王封国给唐叔虞(唐叔虞就是晋国的初祖,开创国君),成立晋国的时候,正是岁星行走在大火星(又名辰星,也名商星,属于二十八宿的心宿)的位置上。这个星象的位置正好就是上古传说的对应当初商代人兴旺命运的星宿。商朝享有天下,传国有三十一个君王。那么,相应于此,晋国也当有此一样的命数。而且在《瞽史之纪》的预言书上就说:‘唐叔虞后代子孙立世的数量,将和商朝的数量一样。’现在,晋国历经国君的数量都未能达到预言的一半。加上乱世不会长久,唯有公子重耳您是有德君子之人,又有威望。有德之人必然能够得到晋国。您何必还安于现状,只求自保呢?”
后来,重耳夫人姜氏与重耳的一位随从,设计灌醉重耳后,将他送上车离开了齐国。重耳又开始了流离的历程。最后重耳得到秦穆公的赏识,助他回到晋国,成为春秋霸主晋文公。
这则故事记载在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国语》里。故事里记载了两个预言案例,都是能够预言超过数百年的历史进程。
第一个是以占星术留下的预言,预测星体位置后,预言由唐叔虞建立晋国的命数,和商朝的命数一样。而历史上的商朝命数,在春秋时期早已确认,达六百余年。晋国是周成王赐封宗族唐叔虞的封地。由周成王时期一直到晋文公时期,当时是大致三百五十余年。到三家分晋(就是韩、赵、魏瓜分晋国)时期,离晋国建立之时,大致六百五十余年,正合商朝历史年数。
第二个是用《瞽史之纪》这样的预言书,来直接佐证。也就是说,在春秋时期,或者春秋之前,已经有一种预言书能够预言长达六百年的历史进程。这部预言书虽然叫做“瞽史之纪”,但是现在人们还是无法确认它的具体内容和具体书名。在《国语‧晋语》还有另外一个记载,当时重耳准备渡河入晋国地界的时候,晋国大夫董因也再次引用《瞽史记》这部预言书的文辞,但是其中摘录的文辞没有预言百年的历史。
笔者认为《瞽史记》与《瞽史之纪》有可能是同一部预言书,或者是同一类型的由“瞽史”编纂的预言书,只是称呼上有差别。这就有可能,该书不仅真实存在,而且还有许多预言内容。反过来给我们疑问的是,为何“瞽、史”能够预言呢?这是个未解之谜。在《国语‧周语》里谈到“瞽、史”能够“知天道”。三国的吴国学者韦昭注解说:“瞽,乐太师,掌知音乐风气,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史,太史,掌抱天时,与太师同车,皆知天道者。”意思大致是,瞽,就是乐师,他们能够通过音乐与声音,来推测吉凶;史,就是太史,他们能够掌握天时知识,来了解天道。难道是因为他们“知天道”,才会有预言的能力吗?这就有待研究了。
周太史易算陈完易例,与懿仲请人占嫁女卜辞,百年预言相同
公元前705年,当时中国为东周时期,陈国陈厉公妫跃喜得贵子,取名完,这就是后人称之为公子完、谥号敬仲的陈国公子。
公子完出生后,恰巧周天子朝中有一位官位至太史的使节,路过陈国都城,还带了《周易》占卜一书。陈厉公自然是欢喜不迭,就请太史为儿子占卜未来福祸吉凶。
太史就依照“周易”的规程,得本卦为观卦,变卦为否卦,那么就取观卦的第四爻爻辞内容做判断。第四爻内容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周太史冥思一会儿,然后断语说:“这个人是要代理陈而享有国家吧。不在这本国,那就在别的国;不是这个人本身,在他的子孙辈以后。光辉自他而远远来,最终能够耀眼夺目。
在卜筮得到的这两个卦里,有八卦的‘坤卦’,代表土地;‘巽卦’,代表风;‘乾卦’代表天。整合这三个意象,就是风起于天,而行于土地上,那就是山啊。有山的物材,而又有来自天上的光明照耀,这就居于土地之上,所以爻辞说:‘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现在大庭之上陈列礼物上百,另外又奉献有美玉绸帛,天上地上的福分美好都凑齐了,那就符合爻辞说道的:‘利用宾于王。’尤其是还会有后来观仰的,所以说会在后代有发生。‘坤卦’与‘巽卦’合并成为风飘行在土地上,那么就是一种迁徙的意象,所以他们会在别的国家昌盛。如果在别的国家,那就是姜姓之国。因为,姜姓是上古时代‘四岳’的后代。名字上可以看出,山岳配天。然而一样事物不能两边都能够一般强大。看来,陈国要衰亡了,而他的后代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他国昌盛起来。”
五年之后,也即公元前700年,陈国王室出现兄弟相残,由此发生权力变化。还好公子完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公子完再也没有继承王位的机会。到公元前672年时,时任陈国太子御寇,因为得罪当政的陈宣王,被处死。恰好,公子完与太子御寇非常要好,这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到此时,公子完觉得,自己在陈国已经不安全了,因为很难避免陈宣王的忌恨和怀疑。陈完于是决定逃亡齐国。
到了齐国后,齐桓公召见陈完,看到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同时他又是陈国王室公子,就非常重视他,当即要拜任他为“卿”级官员(相当于现代的副总理级官员)。陈完历经国内的诸多劫难后,不愿再深涉政治,于是当即推辞说:“我不过是一位寄居他乡的小臣,不用背负自己的责任,现在受到的是齐君的恩惠,更不敢担当高位。”齐桓公爱才,又深有同感,为了不让陈完又要离开齐国,于是给了个“工正”的官位,让陈完安顿下来在齐国好好过日子。而这个“工正”的官职主要是负责当时的手工业和各类大型国家工业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职务。
起先,陈国有一位名叫懿仲的大夫,了解到陈完公子的人品和能耐,就打算将女儿嫁给他,于是请人卜算这门婚事的祸福吉凶。算命人给出占算的说辞是:
“凤皇于蜚,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意思是,这次婚事是凤和凰双飞双宿,和谐相处的好兆头。而且他们妫族的后代,会在姜姓之国成长。到他们子孙的五代之后,昌明发达,成就“正卿”的级别的功名。到他们的第八代,再也没有与之相比的了。
于是这门婚事很快就结成了。陈完逃亡到齐国后,在齐国安家立业,并改姓田氏。到了田完(也就是陈完)的八世孙时,已经专揽齐国大权,田氏家族达到巅峰,无可比拟。之后在公元前410年,田完的后代田和取代“姜齐”国君,建立“田齐”国家,国祚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关于陈完公子的这两个卜算案例,都记载在《春秋左传》里。按照预测的时间轴来看,这两个预言都预言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段。
毕万筮仕晋易例,与卜偃用解字法,预言百年相同
在东周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曾经是贵族的毕氏后裔散居各地。其中一个后裔叫作毕万,他决定前往晋国开辟自己的仕途。毕万找到精通易算的周王室大夫辛廖,得到周易的“屯卦”,变卦为“比卦”。辛廖说:“这个意象是吉利的啊。屯,象征坚固;比,象征收入。哪还有比这个更加吉利的呢?因此您以后繁衍昌盛的。
屯卦由八卦的‘震卦’和‘坎卦’组合而成,震卦在下,坎卦在上。从‘屯卦’变成‘比卦’的变化过程里,是从‘屯卦’的下卦‘震卦’变成‘坤卦’的。从卦象的变化看,‘震卦’象征车子、足、兄长,‘坤卦’象征土地、马、母亲、众多,那么,二者意象合并成为:雷电变成土地,车跟从着马前行,脚踏在大地上前行,兄长能来帮助,母亲能庇护,众人更是归附,一共组合形成六种意象,都是吉利的象征。‘屯卦’象征坚固,‘比卦’象征合体,二者意象整合成就是又坚固又能够合并,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的。从他们内部变化的‘震卦’和‘坤卦’来说,‘震卦’暗示能够雷震杀伐,‘坤卦’暗示能够保土安民,这些都是表示一种公侯的象征。况且毕万本来是公侯世家的子孙,看来是要重新复兴这个公侯世家了。”
毕万就前往晋国求仕,得到当时晋献公的赏识。晋献公在位长达二十六年,任用诸多异姓贤人,为晋国开疆拓土,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毕万因为战功显赫,被晋献公封地魏地,为未来子孙建立魏国功业打下基础。
当时毕万得到分封的时候,晋国掌管占卜的大夫卜偃,直接用毕万的名字来预测说:“毕万的后代必然盛大。万,是非常大的满数;魏,相当于‘巍’,也是很大意义的名号。如果在这样的意象之中开始得到恩赏,那就是天启了。天子的地位,拥有的是兆民;诸侯的地位,拥有的是万民。现在,毕万的名称又大,数字也满,将来跟随他的人必然众多啊。”这种解字法,也是一种独特的预测方法。
这则故事记载在《春秋左传》里,同时也是用两种不同的预测方法来预言战国时期魏国的先祖在春秋的发迹历史,历程也超过两百年。
卜算百年千年,是真实历史
以上三则故事,以例证的方式,保存中国古代预测百年千年历史的卜算案例。这种例证方式的体现在于:
首先,这些故事都有具体历史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文献记载,人们都能够知道具体历史情况,也都能够考证。其次,故事里针对某个人的预测,同时或者不同时地采用两种预测方法或者预言文献,来推断所预测到的结果,也就是预言断辞。也就是说,预言一个事物,可以用多种预测技巧和预言方法来共同判断。这样,在预言上就能够互相补充、互相参照、互相佐证,有意无意地共同增加预言的准确度。第三,他们都能够预言超过百年的历史进程,也证实古人在预测方面取得非常高超的成就。这种百年以上的预言推算水平,远远超过了一般性的个人生活预言。
所以说,我们可以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中国古人是有能够预测和预言百年千年历史的能力的,是有凭有据的。相传为三国时关羽玄孙辈分的关朗,他生活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他留下一部《关氏易传》,书中第一篇就是“卜百年义”,意思就是卜算百年历史的易理。该文从儒家易学的角度,大致阐述了如何卜算未来百年历史的变化原则。这也证明,古人卜算百年千年历史预测案例,是有学理依据和道术基础的,前面说到的故事也不是空穴来风的,更不是虚构的。
自从甲骨文在清末发现后,至今超过百年历史,考古界、学术界在不断证实,古人在各种卜算的技巧和历史记录上,都有非常丰富的卜算经验和实践操作,由此也能证明历史上各种卜算技巧有过非常成熟和完善的历史演绎过程。那么,在这些过程中,他们是否不断积累和沉淀着预测百年千年历史进程的秘密呢?这些可以实证的文献资料,就在我们眼前,难道我们还要视而不见吗?
后来的历史确实不断证实了这样的中国古老传统的道术文化现象。这就是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一些非常有名的百年千年历史预言书,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马前课》,唐朝李淳风、袁天罡合著的《推背图》,北宋邵雍的《梅花诗》和《皇极经世》,明朝刘伯温的《烧饼歌》,唐朝黄檗《禅师诗》等等,他们都是采用不同的易学角度,或者说是不同的易学推衍体系,或者是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都能够做到对百年千年历史的推衍与预言,留下神迹般的文化成就,也留下人类真实文明的脉络。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的预言历经数千年,在不同时期按照步骤地涌现,似乎也在展示古老中国一个秘密的预言文化脉络:第一,他们的预言能力能够百年千年,或许可以更加久远;第二,这样的预言文化现象从来没有在中国中断过,就像是一种秘密的承传,时隐时现,总是能够在恰当的时期有神话般的人物来帮助推衍和展示这些文化。这些现象不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思和体悟吗?历史演绎的一切,正在告诉我们未来吧。
参考资料:
《国语集解》,春秋左丘明,徐元诰撰,中华书局版,2002年
《周易集解纂疏》,唐代李鼎祚集解,清代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中华书局版
《史记》,汉代司马迁,中华书局版
《左传译注》,春秋左丘明,李梦生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尚氏易学存稿校理‧周易古筮考》,民国尚秉和,张善文校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6月
《周易故事》,峻华、朝辉著,华夏出版社,2008年4月
《关氏易传》,南北朝北魏关朗,哈佛燕京图书馆藏
@*#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