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赏唐诗】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作者:踏雪飞鸿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图:宋 郭熙《寒林蜀道》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70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蜀道难》,是中国古乐府曲目,属《相和歌‧瑟调曲》,是咏叹蜀道的诗歌,南朝梁、陈诗人留下的作品只言蜀道的险阻,到了李白手上有了新开创。唐人殷璠选编的盛唐诗歌集《河岳英灵集》称赞李白《蜀道难》“可谓奇之又奇”。李白这首作品一出就成了乐府诗《蜀道难》的代表作。

《蜀道难》“谪仙”声名鹊起

唐玄宗天宝初年,贺知章初见李白,读着他的《蜀道难》,四度赞叹。《新唐书》记载李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行侠仗义,轻财重施。这样的精神,和隐于《蜀道难》的人生观一气相连通。

《历代圣贤半身像‧李白》。(公有领域)

蜀道难  巴蜀道险

蜀道是中国古代翻越秦岭和大巴山连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众多山间道路。《史记》《汉书》中都有“巴蜀道险”的记载。蜀道崎岖,高山连绵起伏,山道百折,巉岩参差,行寸步都危难。秦始皇兴建驰道,栈道长达数百公里,多是沿着巉岩峭壁凿石搭栈的危道。 蜀道在四川境内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棋盘关,全长约450公里。经广元出蜀地到达汉中,再穿越秦岭,到达关中平原 ,全长千余里。

蜀道古栈道。(照片来源:Nekitarc/Wikimedia Commons

进入李白《蜀道难》的世界

展开李白《蜀道难》宛如展开一幅奇丽伟岸又惊心悚股的山川画卷,同时也打开了悠久时空的蜀地历史神话。诗仙李白奇特的想像、奔放的情感穿梭在几条蜀道上,展现古道的奇异历史和惊险万状,诗文流泄如瀑,文情并茂收放自如,并透露出对生命的关怀。

乐府诗《蜀道难》的创作技巧开创了多样新局。其中包含长短参差的句式,诗中运用3到11字(6字的除外)句子,起伏跌宕,高低互映,好像参差的群山万壑一般多姿多样;一诗多韵,就像回荡于大大小小山谷间的不同回声,展现不同的情境氛围;在文末回荡着他对人生的洞察、关切与呼唤。

本诗三个时空情境

我们把此诗的诗句向中聚集,形似一个双腰葫芦,区分成三个环节,巧妙展现本诗三个时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开篇这异于寻常的惊人之语就让人震慑:这世间还有比上天更难的事?这奇夸的句子贯串《蜀道难》的头、中、尾,相应相和,一唱三叹,形成本诗的主旋律。诗仙的情思奔放如天马行空,语言文字奇丽瑰伟,引动人内心深处的共振。

第一个时空‧启开神话史卷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白话赏读】之一

噫吁戏!危险呀高峻啊!连通蜀地的道路又高又危,上蜀道比上青天还难呀!
(噫吁戏是蜀地方言,蜀人见物惊异,就说“噫嘻嚱”,李白采用这方言融入浓厚地方色彩。——见《宋景文公笔记》)
蜀的开国历史已经非常渺远,后人茫然不知其所由来。从蜀国的两位先祖蚕丛及鱼凫以来,跨越悠悠四万八千岁,蜀地与秦地被秦岭隔绝,不通人烟。
(据西汉扬雄《蜀本王纪》记载“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蜀西有太白山,山巅高寒,常年积雪不消,从山上险峻狭窄的山路鸟道可以横越峨眉山巅。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是青康藏以东第一高峰,高于关中诸山,峰顶有拔仙台。在今陕西省郿县东南四十里。)
在周显王二十二年,这里曾经山崩地裂,蜀国派到秦国迎亲的五壮士被压死了,之后,才有高险的山路和凿石架木的栈道相钩连,逾越险阻打通了蜀道。这是史上留下的“五丁开山”的传说。
(传说周显王二十二年,蜀国五丁开山。当时秦惠王嫁五美女笼络蜀王,蜀王派出五位壮士去迎接,返至梓潼,看到一条大蛇正钻入坑中,一壮士抓住蛇尾,其他的壮士一起相助拽蛇,在搏斗之下导致山崩,五个壮士和秦女都被压死。那座山遂分为五岭,顶上有平石,传说是秦国五女所化。蜀王伤痛地登到山顶,把这五岭命名为五妇冢山,今也称五丁冢,并在山下大川平石上作思妻台。)

以上第一部从神话历史说从头,犹如乐章的前奏,引人入胜。接着第二层时空,打开蜀道险峻难行的面纱。

当代的秦岭主峰太白山。(Shutterstock)

第二时空‧蜀道难 凋朱颜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白话赏读】之二

这蜀道上,山势高耸特立入云霄,日神羲和(太阳)驾六龙车前进到了这儿都过不得,只能回车。蜀道下方是在谷间盘回曲折、漩涡激浪的大川。
那飞翔高手的黄鹤也无法飞度,攀爬能手的猿猴猱猴到了这儿也发愁。
一条从秦地通蜀要道,经过青泥岭,道在万仞悬崖上曲折百回,一直变着方向。
山势险峻一路高上天,天上的参、井二星(参宿和井宿,分别为蜀秦分野)伸手可及;靠着参星指引方向入蜀,峰回路转百步九折,令人惊心屏息,禁不住手抚胸口坐地长嘘。
问君:西游蜀地何时还?高山中非常惊险可怕,山岩危峻无法攀越啊!
只见鸟儿对着古木悲号,雄鸟领着雌鸟奋飞,犹然无法飞越,绕着枯林空转。
入夜了,子规啼月,悲苦幽怨的叫声满空山,山也发愁。
攀越蜀道难于上青天啊,一听到蜀道,人人美好的朱颜都要凋萎。

第三时空‧不如早还家

连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白话赏读】之三

蜀道连峰,一峰高于一峰,离天不满尺,绝壁狭道窄险,飙风烈烈,峭壁倒挂枯松。
瀑布湍急,落水击打崖石发出喧闹声(砯),转石掉落万丈山谷,轰响声隆如雷。
蜀道真的很危险啊!你们远道之士为何还上蜀道来呢?
大剑山、小剑山高峻险绝,长三十里的栈道跨越两山间,成了险要的屏障,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把关的如果不是亲信近属,很可能化作豺狼,据地作乱。
经过这里的人呀,早要避开猛虎,晚要避开长蛇。它们磨利齿吮人血,杀人如麻。
成都虽然是织锦之城,繁华之乐不敌蜀道之难,不如早早还家呀!
(*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古为掌理织锦官员的官署,也称“锦官城”。)
往返蜀道,难于上青天,引颈西望蜀道徒然令人嗟叹!久久不已!

蜀道上湍急的大瀑布。(Shutterstock)

【诗人身影】

李白出生在蜀地,出生前母亲梦见太白金星然后生下他,因而给他取字“太白”,保存他与仙界的连系信息。 巧的是,蜀道上的最高峰太白山与“谪仙”李白的字妙合,而太白山顶就有拔仙楼。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上裴长史书》 )。六甲是道家历书;百家就是古代诸子百家之书。李白的族叔李阳冰有言:“太白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淫靡)之作,故其言多天仙之辞。”说李白读的都是圣贤之书,耻于写放荡颓靡的作品,他所作的诗文多天仙之辞。

离乡到长安之前,李白隐居在蜀地岷山,不应州举出仕做官,喜爱纵横术和击剑,行侠仗义,轻财重施。常人最是牵挂的名与利,被李白甩在身后,他在凡尘中寻索着上蓬莱之路。后来他入世到了唐玄宗身边,是因为在他心中一角也一直矗立着任侠好义立奇功的高士鲁仲连的雕像,李白有诗云:“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卓绝二公外,丹心无间然。”这是他树立的人生的理想标竿,一遇机会就会去实践,而后惟愿飘然隐退。

李太白初次离开蜀地到长安,寄宿在旅店。秘书监贺知章听闻过李白大名,就到旅店访他。一见李白奇姿不凡,就请他展示诗作。当时李白拿出的即是这篇《蜀道难》。贺看着看着惊叹不已,连连赞叹了四声。李白诗追忆贺知章:“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当时贺知章解下身上的金龟换酒,与李白同乐尽醉。李白一出蜀山就被戴上“谪仙”的称号了,恰与李白出生时,得字“太白”遥映。

《蜀道难》诗话

《蜀道难》起伏之妙,展现了诗仙“才思放肆,语次崛奇,自不在言”(《唐诗品汇》)。读者随着诗仙的才思前行,攀蜀道、临深渊、履绝壁,倏起又倏落,股栗心颤;山道曲折高险,颤巍巍望星举步,水击石落轰然雷鸣,虎蛇环伺子规悲鸣,忽实忽虚,不禁毛开骨悚,悚然于荒绝的畏途。

《蜀道难》除了描绘蜀道的境况之外,诗的题旨雄浑飘逸,穿梭在蜀道的险境中,犹让后人捉摸不定。从唐朝开始就有不少有关本诗题旨的猜想,有的说本诗讥讽掌管蜀地节度使“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残暴,或说是讽刺劝谏唐玄宗避祸入蜀的失策,“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但分析史实的人事时空,都不相合。

开元、天宝之间,当时人都传说“锦城之乐,而不知畏涂之险,异地之虞”(《日知录‧卷二十六》)。李白在本诗中引事入篇,海说事理,合于乐府讽世立教的本意。

诗歌本身的意义除了来源于诗人的赋予,更来自于阅赏者的感受。诗仙在本诗结尾处寄语读者:“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对映本诗的主旋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恰可作为生命的借镜——追求人间的锦绣富贵,比起返本归真更是难至。因为在追求名利富贵的同时也造成业力的累积,生生世世只能在轮回中还业,而努力于放下执著返本归真,则能让生命得到升华!@*#

─点阅【爱赏唐诗】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