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名人传》:伟大的画家、建筑师拉斐尔的一生(五)

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著 嘉莲译
拉斐尔,《博尔塞纳的弥撒》(The Mass at Bolsena),湿壁画,1512—1514年作,底宽660cm,位于梵蒂冈宫伊利奥多罗厅。(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01
【字号】    

接上文

《博尔塞纳的弥撒》

随后,在继续为梵蒂冈宫各居室作画的过程中,他绘制了奥尔维耶托(Orvieto)圣体奇迹、也称博尔塞纳(Bolsena)圣体奇迹的场景【注1】。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神父正在做弥撒,当他看到圣体因他的不虔诚而渗出鲜血,羞愧得面色发红。他的眼中满是畏惧,在聆听讲道的信众面前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他的手几乎在颤抖,手势透露出人在这种情形下会感到的惊恐。

拉斐尔,《博尔塞纳的弥撒》(The Mass at Bolsena)局部1。(公有领域)

在神父周围,拉斐尔画了姿态各异的许多人物,有的在做弥撒,有的跪在台阶上;所有人都为这桩怪事感到困惑不解,做出各种优美绝伦的动作;无论男女,都流露出愧疚自责的神情。一位妇女怀抱孩子坐在场景底部的地上,听到另一人向她讲述发生在神父身上的事,她以奇妙的姿态转过身,那种女性的优雅非常自然、栩栩如生。

拉斐尔,《博尔塞纳的弥撒》(The Mass at Bolsena)局部2。(公有领域)

在另一侧,他画了听弥撒的教宗儒略二世,还画了枢机主教圣乔治(Cardinal di San Giorgio)和许多其他人的肖像。他还因势乘便,在窗户旁边画了一段台阶,使得所有部分浑然一体——不,就好像如果没有窗子占去的空间,作品反而不完整了。可以这样说,在绘画场景的构思与布局方面,没人比拉斐尔更恰到好处、明确清晰,并且驾轻就熟了。

拉斐尔,《博尔塞纳的弥撒》(The Mass at Bolsena)局部3,听弥撒的教宗儒略二世。(公有领域)
拉斐尔,《博尔塞纳的弥撒》(The Mass at Bolsena)局部4,中间转头者为拉斐尔自画像。(公有领域)

《解救圣彼得》

拉斐尔,《解救圣彼得》(Deliverance of Saint Peter),湿壁画,1514年作,底宽660cm,位于梵蒂冈宫伊利奥多罗厅。(公有领域)

拉斐尔在对面墙上描绘的另一场景也体现出这种才赋,画的是圣彼得落入希律王(Herod)手中,被收入铠甲卫兵把守的监牢中。这幅画展现了他对建筑物的驾驭和对牢房形制的把握——这种判断力带给他之后的追随者更多的困惑。事实上,他的画中更多的是美感,这是因他一直致力于忠实再现故事题材,并且在画中描绘祥和美好的事物。

拉斐尔,《解救圣彼得》(Deliverance of Saint Peter)局部1。(公有领域)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森然可怖的监狱中,老彼得被铁链绑在两名士兵中间,狱守们陷入沉睡,天使耀眼的光芒划破浓黑的夜晚,让监牢中的一切无所遁形,并将士兵的铠甲照得闪闪发亮——虽然是画出来的,那种夺目的光泽却仿佛比真的铠甲还要真实。

拉斐尔,《解救圣彼得》(Deliverance of Saint Peter)局部2。(公有领域)

同样的艺术天才亦表现在圣彼得的动作姿态中。当彼得脱出锁链,在天使陪伴下离开监牢走向自由时,人们从圣徒的脸上看到一种信念,即这只是一场梦,并非现实。牢房之外全副武装的卫兵听到铁门响声,表现出惊恐错愕,一个手持火把的哨兵唤醒同伴,当他用火把照明时,火光映照在所有兵士的铠甲上;火光没有照到的地方,都笼罩在月色中。

拉斐尔,《解救圣彼得》(Deliverance of Saint Peter)局部3。(公有领域)

拉斐尔将此场景画在窗子上方,让墙面显得更暗了;当你注视画面时,强光照在你的脸上,自然光与画中夜景的各种光线争相辉映;火把的青烟、天使的辉光和夜晚浓黑的阴影都是那样自然逼真,他惟妙惟肖地传达出这一精妙构思,你简直无法相信这全都是画出来的。

画中可以看到铠甲上的阴影、其它投影与反光,还有光亮中弥漫的烟气,一切都被最深暗的色调衬托得那样好,真的可以说他是大师中的大师;在描绘夜晚的所有画作中,这是最逼真、最神妙、也是举世公认最为稀有特别的一幅。(待续)

译者注:
【注1】1263年,一位德国神父——布拉格的彼得(Peter of Prague)朝圣途中在博尔塞纳落脚,他对祝圣过的面饼和酒(圣体)变成基督体血的“变质说”素有怀疑。弥撒中,他刚一念祝圣经文,就有圣血从圣体内冒出,流过手臂,又流到祭台和九折布上。教宗乌尔班四世正在奥尔维耶托,听到神父的报告宽赦了他,并下令修建了该镇的主教座堂,将浸血的九折布存入圣龛,以纪念这一神迹。

原文Life of Raffaello Da Urbino, Painter and Architect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点阅【《艺苑名人传》:伟大的画家、建筑师拉斐尔的一生】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之前,大多数的住家采用乔治亚、新古典主义或仿古希腊式的建筑风格。然而,位于密西西比纳奇兹(Natchez)的豪宅朗伍德(Longwood)却自成一格。尽管朗伍德也有展现一些当代流行的建筑风格,然而其室内外的设计元素很明显的就是与众不同。
  • 罗浮宫是世界上最多游客参观的博物馆,目前正在举办“那不勒斯在巴黎: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特邀展”(Naples in Paris: The Louvre hosts the Museo di Capodimonte),展览至2024年1月8日。这次展览由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博物馆出借60多件艺术品在罗浮宫展出。卡波迪蒙特博物馆是意大利规模最大且重要的博物馆。
  • 在博德博物馆(Bode Museum)庄严的宁静中,我几乎能听到乐声,伴着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的等身雕塑作品《舞钹的少女》(Dancing Girl With Cymbals)在我面前轻松地以单脚旋转。她的舞步轻盈如飞翔般曼妙,戏剧化般地高举双手平衡着姿态,敲响着手中的钹。精致古典的洋装随着她的身躯飘扬,勾勒出她舞动的每个瞬间。
  • 自2019年以来,一支由国际专家组成的考古团队在伊特鲁里亚-罗马浴场圣堂(Etruscan-Roman bath sanctuary)进行挖掘,出土了20多尊古代青铜雕像和其它物品,以及5000枚金币、银币与青铜币──这是意大利迄今为止发现最大宗的伊特鲁里亚和古罗马青铜雕像。
  • 马赛大教堂(又译:马赛主教座堂,the Marseille Cathedral)可谓新拜占庭式建筑(Neo-Byzantine architecture)的奇迹,更是法国中世纪以来所建造最大又最古老的教堂。它是19世纪崇尚历史主义(Historicism)的典范,着重在复兴过去的建筑风格。
  • 法国艾克斯大教堂(Aix Cathedral)主要是哥特式建筑,但也有古罗马、罗马式和巴洛克风格等设计元素。教堂西侧立面是哥特式设计,有精致的雕刻和华丽的装饰细节。整个外观融合多种建筑风格,包括罗马式石墙、顶部有装饰尖塔的淡黄色扁平矩形扶壁等,皆与正门中央的建筑结构形成鲜明对比。
  • 1805年,维拉诺宫成为波兰一座公共博物馆开幕,三间房合并为一个艺廊,有着庞贝粉红色的墙面和古典的装饰主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从天花板上的肖像奖章(portrait medallions)中向外望去,同时也可欣赏他们的杰出作品。博物馆每周四供所有人免费参观,这项传统延续至今。
  • 比尔特摩庄园奢华建筑的内部有250间房间,其中卧室35间,浴室43间,还有65座壁炉。庄园拥有相当先进的科技,安装了室内管道和电力(这在1800年代末期可是奢侈的享受)。此外,庄园还有室内游泳池、健身房和保龄球馆;甚至还有足以容纳一个人的升降机。图书室和宴会厅后面有一个“秘密”通道系统,直达主卧室的壁橱区域。这些通道主要由范德比尔的仆人使用。
  • 路德维希堡宫(Schloss Ludwigsburg)位于德国斯图加特(Stuttgart)北部,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型巴洛克建筑群。路德维希堡宫不论在规模、历史上的重要性、建筑风格等方面皆与法国的凡尔赛宫有诸多相似之处。因位居德国西南部施瓦本(Swabia)地区,而有“施瓦本的凡尔赛宫”(Swabian Versailles)之称。
  • 巴斯修道院教堂(Bath Abbey)矗立在英格兰西南区域古罗马城市巴斯(Bath )的中心,是公认的英国建筑瑰宝,以中世纪晚期建筑闻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