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11月30日讯】(Annie Holmquist撰文/余欣然编译)几年前,我的卧室又增添一个书架。那时,原先卧室里宽大的嵌入式书架上早已堆满了书,而且日渐呈现前后两摞的风格。然而还有更多的书无处可去,只好被塞进橱柜,或堆积在房间其它地方。因此,购置这个书架绝对必要。
新书柜缓解了书架的紧张……但仅仅是暂时。很快,我发现自己又买了第三个书柜。不幸的是,这个新书架上的空间也在迅速消失。未来说不定还会有另一个书架入住,但我可能需要一番奇思妙想才能为它寻到一个立足之处。
我想,Dorie Chevlen最近在“Slate”上发表的《扔掉你的书》一文就是写给像我这样的“驮鼠”(pack rats,指爱收集杂物,不喜扔东西的人),或“书鼠”?Chevlen女士似乎对书籍采取了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日本收纳达人)处理杂物的方式,认为它们“被阅读后就应即刻请出门外”。
虽然我多少可以理解Chevlen女士希望减少杂物堆积以及与他人分享的愿望,但我认为她提出的书一看完即扫地出门,这个概念是在贬低书籍本身的价值。它们绝不仅仅是书架上装订精美的饰品;事实上,书籍能够培养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在我们的文化中已然丧失的思维方式。通过为孩子们,也为我们自己收藏书籍,可以鼓励和孕育该思维方式。这对于整个社会体系的长存来说至关重要,路易斯(C.S. Lewis,英国知名作家、诗人及护教家)的著作证实了这一点。
书籍挑战我们的思维
路易斯《惊悦》(Surprised by Joy)一书中写道:“一个年轻人若想维持自己无神论者的身份而不失自信,那他在阅读时就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到处都是陷阱”。换句话说,与书为伴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开阔我们的胸襟。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兼作家,多年来我拜读过不少名著。原本可以大笔一挥把它们从书单上就此划掉,而后拍拍胸脯安慰自己,总算成功征服了某卷经典。但其实,随着人生阅历渐长,或面临新挑战时,我曾回头反复阅读其中许多作品,并从书中汲取新的见解。正如路易斯先生所暗示的,书籍可以挑战我们的思维。如果一个人能将自己的书斋布满好书,并定期阅读,智慧的泉水就能源源不断地滋养他的心灵之井,令其头脑充满新鲜活力,可从容应对无时不在升级的思想(意识形态)战争。
书籍保存美好的回忆
“重读一本书能勾起人们潜意识里隐藏的回忆,这种感觉非常美妙。”路易斯在给阿瑟‧格里夫斯(Arthur Greeves)的信中写道,某本书让他回想起两人曾经一起散步的情景,“因为当时我正在读这本书”。
对此我感同身受。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的岩石海滩让我想起《简爱》(Jane Eyre),因为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这部经典。拿起《冬青树和常春藤的故事》(The Story of Holly and Ivy),童年时过圣诞节,妈妈和我在圣诞树旁熬着夜读它的情景历历在目。还有一些书,页面沾有泪渍,还画了许多下划线。它们让我想起那些艰难的岁月,也让我记得在心情低落时,书中所传递的真理之光如何驱散迷雾,想到此我便欣喜不已。
因此,用心保护书籍并将它们小心存放在自家图书馆中,有助于我们回顾过去。在人生的长河中,书籍可帮助我们记录在精神、心理、身体和情感方面的成长历程。
书籍帮助我们品味美
“没有文学底蕴的人……书才只读一遍”,路易斯在《另一个世界》(Of Other Worlds)中写道,“我们不会在初次阅读时就能够充分欣赏一个故事。”他接着说,“直到好奇心、纯粹的叙事欲望得到满足并沉寂之后,我们才有闲暇去仔细品味(书中)真正的美。”
我对此深表赞同。L.M.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系列是我重读或细细品味过无数次的书籍之一。反复阅读所带来的熟悉感,让我能够自如地引用书中的名言,在谈话中穿插书中幽默的轶事,甚至让我发现一些先前被忽略了的智慧闪光点。我的《安妮》丛书并不华丽,它们已经被磨损得破旧不堪。但是,它们就在手边,随时可以翻阅,为我的生活提供参照和深度思考的机会。但是,如果我忽略了细细品味,而是抱着一劳永逸的心态去阅读,那么就不会拥有今天的收获。
书籍超越年龄
路易斯在《论儿童写作的三种方法》(On Three Ways of Writing for Children)一书中写道:“我无需提醒(像你们)这样的读者,出版商所热衷的将图书按年龄段整整齐齐进行分类的做法,与任何真正读书人的习惯都不太相干。”“我们中间,有些人年长时因阅读充满童趣的书籍受到指责,孩提时代也曾因为阅读那些对我们来说太过成熟的书籍同样被指责。没有哪个爱看书的读者愿意乖乖跟随年龄的时间表一路小跑。”
不幸的是,路易斯所谴责的这种“把书整齐划一地分成不同年龄组”的做法,正是书一读完就被扔到门外之后所面临的处境。这种思维方式抑制了不同辈人之间的交流,让人无法将书籍当作传家宝从年长者传递给年轻一代。但是,珍藏书本却能为年轻人打开一扇智慧和成熟之门,同时也为老年人带来青春和希望。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都不应该丢弃书籍。毕竟,有些垃圾文学作品根本不值得占据我们的时间和空间。然而,采用近藤麻理惠的杂物整理方式对待所有书籍,会导致我们错失生活中某些最为美好的祝福。
有朝一日,如果我们沦落到一个极权社会,当书本和其所蕴含的真理都成为禁忌或难以寻觅,我们就会希望当初能响应号召,将书籍好好珍藏在自家的图书馆中。
原文Why Every Home Needs Burgeoning Bookshelves刊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