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鉴】弟不肖 兄不救也亏德?

作者:怀忍忍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须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315
【字号】    
   标签: tags: ,

兄弟又称“手足”,形容兄弟关系真是贴切。《读书录》曰,法昭禅师有偈:“同气连枝各自荣,些须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有人对待兄弟好像陌生人,见难不救,结果如何呢?有兄友爱弟弟,情过手足,福报不求自来。

弟不肖兄不救 结果又如何

清代时,有位叫朱轼的读书人,家中贫穷,在乡里中教学为生。一年岁暮,朱轼带着一年所得的束脩学费归家过年。在路上看到一个农夫被绑着,伤心悲泣。朱轼问他为何哭泣。农夫告诉他这一年向官府借贷来买青苗的钱,偿还不了。于是,朱轼拿出身上刚拿到的学费,帮农夫还了官府的债,让农夫得回自由身。

同乡里也有个读书人,叫刘彻。刘彻家境颇为富饶,学问也有声名,但是参加几次科举都没中举。他向神明请示自己的前程。在梦中,神明开示他:“尔本命中带有一点福禄,奈何你这一辈子亏了德,所以不可得矣!”

刘彻就请问自己亏了什么德。

神示意:“汝弟欠官府钱,你坐视不管,一点助力都不给,结果尔弟几乎丧了命,这不是亏德吗?”

刘彻说:“弟弟自己不做好,某又有何罪呢?”

神说:“路上有人受难,见到的人可能都不忍心要伸出援手。尔和弟弟同根生,为何看到他落难却毫不动心呢?尔不知同乡朱轼为不相识的农夫代纳青苗钱的事吗?他就要获得阴德之报了!”

刘彻醒来后,就去拜访朱轼,获知了他在路上帮了农夫的事,如神告诉他的。他顿时泄了气,惘然若失。后来朱轼生了三子,都得显贵,而刘彻终其一生都没能中第。

弟未成亲兄不娶  兄弟友爱结福报

上天明鉴,兄助幼弟,弟敬兄长,一家有福。(Pixabay)

许武,字文长,早年丧父,许武是长兄,家中还有两个幼弟。父亲逝世后,许武就挑起家中的农事,两个弟弟还举不动锄头,锄不了地,许武就让弟弟们在旁观看学习耕种农事。

忙完白天的农事,夜里许武挑灯读书时,就让两个弟弟坐在席侧,教他们读书,如何断句(古书没有句读),并详细为他们解说意义。学习过程中,许武时时以道义之方、立身处世之道教导两个弟弟。

弟弟们如果稍不受教,许武就跪在家庙前,向祖先祷告:“自己无德,不能感化、教诲弟弟们。愿父母在天有灵,启发诱导两个弟弟!”他一直跪着,直到两个弟弟大声哭泣,请求他给予改过的机会才站起身,从来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弟弟。

他们家中只设一张睡榻,三兄弟同寝。许武到了成家之年,有人劝他娶妻,许武说:“娶妻后,妻子和弟弟之间容易生嫌隙,恐怕会伤害我们手足之情。”

许武因友爱受乡人推荐入朝,授为议郎。后来他先帮两个弟弟找到婚姻对象,帮弟弟们订了亲,自己才娶妻。两个弟弟也都学有所成,并且得到地方举荐为官。

《颜氏家训》说道:双亲都没了,兄弟之间互相照顾,当如形与影、声与响般地相系相连。爱先人给我们的身体,延伸到爱护自己的兄弟,相互爱护,也是爱惜自己呀!小小遗孤,伶仃困苦,长兄如严父兼慈母,教导之保恤之,无所不至。兄长对待弟弟能做到这样,也是开启了人间高层面的境界了。@*#

─点阅【救世古鉴】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华传统文化讲天人感应,佛家讲万物有灵,无神论者不相信,不过上天偶尔露一手,让人看到奇迹。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据就在于中华文化,在于道统。汉代董仲舒说了个非常著名的话“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注意,孔子这里说的“继周”,有特定的含义,是指继承周礼、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华文化的轨道上,有“因”有“损益”,“虽百世可知也”。
  • “现在传统凉茶铺好像越来越少了,凉茶会式微吗?”笔者带着疑问请教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他没有急于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举了几个趣味的例子,从凉茶品牌的兴衰史到当下的快餐文化,原来凉茶百年来都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饮品,在不同的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期“凉茶趣谈”,就与大家分享凉茶的转型历程。
  • 拉菲尔《雅典学院》。(公有领域)
    100这个数字到底有什么秘密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呢?爱因斯坦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不是随便就能说他是迷信或思考不严谨的人。然而,他选择了100。为什么不是98或47?而且,不是只有科学家喜欢100。
  • 钱穆对本章的解说,则非常高妙。他说:人类社会,有法律契约,有道德礼俗,所以为指导与约束者纵甚备,然使相互间无信心,一切人事仍将无法推进。信者,贯通于心与心之间,既将双方之心紧密联系,而又使有活动之余地,正如车之有𫐐𫐄。
  • 今年适逢香港电车120周年纪念,本栏目“纪载香港”制作特辑,在上两期介绍了电车百年间香港的城市变迁以及电车的特别型号,今期将走入张顺光的收藏世界和柴宇瀚的历史天地,分享他们与电车的不解之缘。(大纪元制图)
    “为什么取名《叮叮与我》呢?就是讲我自己最喜欢、和我有切身关系的藏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收藏家张顺光从八十年代起开始收集与电车相关的纸品和物件,转眼已经过去30多年了。今次合作写书的历史学者柴宇瀚博士补充道:“取这个名字还有另一层意思,电车作为一种日常的交通工具,就是我们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电车相关的故事,可以是700万的香港人中的你和我,也可能是外国人来到香港,认为这就是香港的特色!”
  • 儒家对孝的重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都说“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汉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谥号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国正统之政,重点是讲“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统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师”,官员是“父母官”,家国同构。从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导性的伦理。
  •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无独有偶,佛教和道教都有盛大的祭典仪式。佛教中有盂兰盆会;道教也有中元普渡;这些祭典仪式都是对冥间鬼魂的盛大祭祀普渡。那么,生灵在另外时空中是否也会轮回转生呢?
  • 今期继续讲述百年电车发展历程,尤其是当下仍然活跃在电车轨道上的古董派对电车以及仍载客中的古董120号电车,有幸搭乘,宛如穿越时空,回到旧时光。(大纪元制图)
    “叮叮——叮叮——”香港电车以特有响铃声得名“叮叮车”。自1904年来,在港岛区特定的电车轨道行驶至今,见证着香港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今年适逢香港电车120年,“纪载香港”栏目专访香港电车历史专家暨收藏家张顺光先生联同历史学者柴宇瀚博士,分享新作《叮叮与我——香港电车120周年图片集》背后故事。
  • 对于本章,明代大政治家张居正如是说:“季康子之问,专求诸民。孔子之答,专求诸己。盖人同此理,吾能自尽其理,而人岂有不感化者哉!”其实呢,孔子是要季康子以身作则、以上帅下、率先垂范。
评论